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一场考试,4张卷纸,十二年的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这一刻,也有无数贫困家庭出来的孩子,铆足了劲,只为改变命运的一刻。
2018年,宁夏的一处高考考点,考试结束后,随着大门的打开,一个穿着简单白T的少年率先跑出考场,当记者问他题目难不难时,这个少年露出一口大白牙,说道:“这么简单的题目还想阻止我打工。”

少年张扬的笑脸,嚣张的话语,是自信,还是摆烂?如今的他又在哪里?
清华通知书2018年7月,烈日炎炎下,少年正在工地扛钢管,衣服被汗浸透的一次又一次,混着工地上的灰尘,看起来狼狈不堪。
就在少年专心工作的时候,接到了邮政的电话:“是单小龙吗?你的录取通知书到了,带着身份证来xx地拿一下。”

挂断电话后的单小龙呆愣愣的听着老年机里传出来的忙音,还是叔叔的叫声让他回到了现实,他丢给叔叔一句通知书到了就赶紧去向工头请假。
单小龙以最快的速度来到快递点,快递员核对过身份证上的信息后,笑着把早已经拿出来的通知书递给他:“小伙子有出息呀!考上清华了!”

看着手里的通知书,单小龙也忍不住红了眼眶,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未来的他也一定能让爸妈不用这么辛苦了。
回到工地,工友们早已经从叔叔的口中,知道单小龙去拿通知书的消息,他们纷纷围了过来,看着还没有拆开的通知书,眼睛中满是羡慕和高兴。

小龙这孩子踏实肯干,才18岁,干起活来毫不含糊,工友们看着他小小年纪,也免不了心疼,这时候看着他拿到清华的录取通知书,就好像自己孩子考上了一样,都在替他高兴。
单小龙这时候,只想着赶紧回家和爸爸妈妈分享这个好消息,他们还都在家等着呢,虽然他们早已经知道考上了,可是长辈总要看到通知书心里才安定。

与工头请过假后的单小龙,用手里的钱给爸妈买了礼物,然后立即往家赶去,车上的单小龙看着越来越熟悉的景色,又看了看书包里的通知书,过往的一切也如幻灯片一般闪过。
寒门贵子2000年,单小龙出生在固原市西吉县一个贫困的乡村之中,父母都是普通的小老百姓,也就会种个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一家人都还在温饱线上挣扎。

即使家里十分贫困,可是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单父坚持要三个孩子读书,他认得字不多,可是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他们这一代已经这样了,不能耽误孩子们的前程。
穷人孩子早当家,家里实在太穷了,老大单小东在上初中后,说什么也不愿意读书,要外出打工供妹妹弟弟读书,也让父母减轻一些压力。

老大懂事的让人心疼,单父单母虽然不舍,可是看着空无一物的家,他们叹了一口气,默认了老大的决定,也是这时候,单父下定决心,不管如何,二女儿和小儿子一定要把书读完。
二女儿在自己的努力下,成功考入银川医科大学,也成了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全家人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单小龙也抱有很大的期望。

单小龙的成绩一直很好,三年级的时候,在村子老师的建议下,父母咬牙把小龙转去15公里外镇上的小学,这里的学习资源更好。
没有钱在学校附近租房的单父就每天骑着摩托车接送单小龙上下学,风雨无阻,也因此,说起上学的记忆,让单小龙最深刻的就是未亮的天空、父亲的后背以及摩托车的汽油味。

单小龙是个努力的孩子,小升初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当地的和重点初中,在那个爱攀比的年龄里,读书就是他的全部,而他也凭借自己的努力,中考在满分750的情况下,他考出了690的高分,能够进入银川一中读书。
这是个好学校,然而,单小龙却犹豫了,这里的生活费和学费也更高,家里的压力也就更大,他想要去离家更近的学校。

单父知道后,大骂了他一顿,给他塞了300元钱和一个破旧的老年机,把他送到了宁夏一中,而这300元钱,是单小龙一个月的生活费,手机则是方便他与家人联系。
那时候,智能机已经流行,班里的同学熟悉后,也开始交换社交账号,方便回家后联系,有同学问单小龙要,可是他只是摇摇头,表示自己没有账号,然后继续埋头苦读。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这不仅仅是宋濂读书时的写照,也是单小龙的。
他知道自己读书是父母辛苦换来的,他也要不断的努力,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放在了学习上,只为了高考那一刻。

高考结束后,他着急回家收拾东西,跟着叔叔去工地打工挣钱,他学习好,高考题在他看来,确实不难,也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高考成绩出来后,单小龙向工头请了半天假,到网吧查的成绩,看到676的分数,他笑着笑着哭了,这瞬间,他或许想起了烈日下埋头苦干的父母,想起了初中辍学的大哥,想起了无数个日夜挑灯夜读的自己......

接到儿子电话的单父早已经在家等着,在父亲的面前,单小龙打开了通知书,当通知书打开后,清华门的“纸雕”出现在眼前,单父老泪纵横,他拿着通知书,连连说着好。

2018年9月,单小龙在父亲的陪伴下,来到了清华大学,小时候,是父亲接送他上下学,这一次,父亲陪着他走进清华园。
在学校期间,已经有很大名气的单小龙也受到了同学们的关注,少年尊严,他不堪其扰,可是也无奈,有时候也会觉得难过,他并不觉得自己的家庭需要同学们的同情。

2021年,为了锻炼自己,单小龙选择参军入伍,在部队中磨炼自己的意志,两年参军生涯,他明白了很多,也理解了很多。
兵役结束后,他重返校园,曾经那些目光少了许多,而他也全身心扑到自己的学习上面,每一次发放奖学金,他都榜上有名。

所有的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家里也在政府的帮助和单小龙奖学金,情况也好上许多,至少不用为了生计而发愁。
2024年6月底,单小龙也从清华毕业,他也要开始人生新的阶段,在毕业之前,他已经获得免试攻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而他的未来,想要在人工智能领域继续深耕。

单小龙出身平凡,却不甘于平凡,他用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往前走,而他也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改变了自己一家人的命运。
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2017年河北沧州的庞众望、2018年宁夏的单小龙,他们都出生贫寒,可是从未对苦难说放弃,而是让自己咬紧牙关,将命运给予的苦难踩在脚下,用苦难筑成自己通向成功的阶梯。

他们本来就优秀,还这样的努力,最终迎来了逆风翻盘的时刻。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或许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才让人们真的相信,出身贫寒又如何,只要自己努力,照样是贵子。
参考资料:
《那个“在工地上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的学生,现在怎么样了?》清华大学

《单小龙:“我的个人叙事是家国叙事的一部分”》清华招生 公众号

《大象夜读|从工地搬砖到清华求学,学霸单小龙如今怎样了?》大象新闻2024-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