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认为是“学渣”的他21岁攻克世界难题,23岁被破格聘为正教授

赵从心不 2025-03-13 19:04:45

“很高兴看到你的论文,你的论证过程堪称完美。”2011年,芝加哥大学数学系教授邓尼斯·汉斯杰弗德给中南大学的“刘嘉忆”寄去的一封信,他迫切的想要认识一下这位论证出“西塔潘猜想”的“中国专家”。

世界各地的数学专家看到这篇论文,经过论证后,确定了刘嘉忆论证思路的合理有效性,可是刘嘉忆这个名字太陌生,而邓尼斯教授寄出去的信件也石沉大海。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在猜测,刘嘉忆究竟是谁?

他是谁?

此时所有人大概都想不到,这个引起世界数学大拿讨论的人竟然只是中南大学大二的学生,原名叫刘路,刘嘉忆只是一个化名。

1989年,刘路出生在辽宁大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在国企工作,母亲则是一个工程师,两个人都是那个年代的大学生。

强强结合,父母都这样的优秀,对于刘路,家人自然也抱有很大的期望,然而,随着他的长大,看到他,亲友只是摇头,刘路真的太平平无奇了。

在众人看来,刘路在学习上真的没有什么天赋,成绩中等,老师看到也是恨铁不成钢,可偏偏刘路就是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良好的家庭对于刘路而言,是优势,也是困扰,旁人那“你父母优秀你也该优秀”的目光也成了刘路的压力。

上了初中以后,刘路的数学天赋也慢慢显现出来,他对于数学的专注度,超越了同龄人,这也促使他能够沉下心来去钻研各种数学难题。

当同龄人还在与数学课本和卷纸上的难题作斗争的时候,刘路已经开始从一个数学专业书籍中研究各种理论,一放学就钻进房间,捧着各种与数学有关的书看个不停。

放在数学上面的时间多了,其他科目时间自然少了,刘路也成了一个偏科生,数学在班里甚至年级数一数二,可是在一些文科上却差不多是倒数。

看着刘路的成绩单,老师也忍不住叹气,尤其是语文老师,甚至还怀疑过刘路是不是对自己有什么意见,才是考的这么差。

网图

而父母看着儿子这么努力,偏偏不出成绩也有些无奈,还专门和儿子聊天,教他学习的方法。

对于这些,刘路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直到初三要面临升学时,刘路意识到,要想系统的学习到更高深的数学理论,需要到更好的学校去。

有了这个念头,刘路也把放在数学上的时间,匀给了其他学科一些,数学是个严密的学科,在这上面能够不断钻研的刘路,智商怎么可能会差。

他沉下心来学习以后,其他学科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功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

网图

然而到了高中以后,刘路依旧放不下数学,竟然重复了初中时候操作,放松其他学科的他成绩再次落到成绩榜单的中列。

到了高三时,刘路就疯狂的学习其他科目,有数学的基础,理科方面几乎不用担心,2008年高考结束,刘路以超过一本线56分的成绩被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录取。

证明西塔潘猜想

在中南大学这个广阔天地,刘路更加的心无旁骛,每天除了上课就是钻进图书馆,捧着一本本枯燥的数学理论书籍看,不断的拿着笔写写画画。

同学们对于刘路这个同学都感到奇怪,他每天挺努力的,可是却没有什么亮眼的成绩,直到2010年,刘路的一个研究,直接让老师同学大跌眼镜。

刘路在数学逻辑这门课上很有天赋,每节课都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不断的思考,老师也对对这个戴着眼镜的看起来十分瘦弱的学生记忆深刻。

一次课堂上,作为拓展,老师讲了西塔潘猜想,这是一个困扰了全世界数学家们20年的难题。

这一个问题,困住了无数在数学领域做研究的人,这也激发了刘路的好奇心,从知道西塔潘猜想开始,他就不断的查找各种资料,不断的推演,几个月过去,刘路的每一次推演,结果都不理想。

灵光乍现就在一瞬间,2010年10月的一天,刘路又在图书馆待了一天,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他晃了晃脑袋,靠在椅子上休息,突然间,似乎有什么东西从脑袋里闪过。

刘路迅速抓住这丝灵感,然后奋笔疾书,在本子上不断的推演,原来他之前的大致方向是对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出现了错误,差之分毫,失之千里。

之后的几个月时间,刘路不断地将自己论证的过程整理出来,不断继续推演,优化整个过程,整理成论文。

数学系的教授看着刘路论证过程,也大为吃惊,而刘路再将论文翻译成英语以后,便以刘嘉忆的名字邮寄到《符号逻辑杂志》。

世界终究是个名利场,杂志社也不例外,《符号逻辑杂志》的审核将刘嘉忆这个名字很陌生,也没有仔细看,自然不可能及时的发表出来。

幸好主编主编邓尼斯·汉斯杰弗德教授对于西塔潘也有一定的研究,一直想要论证出来,这才在整理稿件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刘嘉忆的论文,一时之间,刘嘉忆迅速在数学界火了起来。

最年轻的教授

当中南大学领导知道那个声名大噪“刘嘉忆”竟然就是自己学校本科在读学生后,也是大吃一惊,当知道刘路准备备考南京大学的研究生后,为了将人才留在学校,也立即做出反应。

侯振挺教授亲自找到刘路,表示要收他为学生,并且带着刘路出现在更多人的面前,让他与更多的数学家沟通交流。

2011年9月16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数理逻辑学术会议邀请了12位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在这些外国面孔中,一个年轻面孔格外的显眼。

这个人就是刘路,他的面庞还有些稚嫩,可是底气却不输这些大拿,他用了40分钟的报告,获得了所有人的掌声,而他也是这一次会议上唯一的亚洲高校代表。

这个只有22岁的青年,在这一年大放异彩,而他也给了无数人惊喜,那些看着他长大的那些人,或许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偏科少年,竟然有朝一日会站在国际舞台上接受掌声。

2012年,中南大学为了留住已经毕业的刘路,直接破格将他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且给了他百万奖金,一方面用于安家,一方面用于学术研究。

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身负盛名,可依旧不骄不躁,每天除了看书就是做研究,而他也在沿着自己的路不断的往前走。

尾声

或许这就是刘路成功的原因之一,他对于自己的未来有规划,从决定走数学这条路开始,他就一直在前进,即使旁人如何指责他,他依旧沿着自己的方向不断前进。

正如他在初高中升学时,为了更广阔的数学天地,他也在不断的努力学习其他学科,为自己的未来铺就道路。

刘路虽然偏科,可是他始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肯付出努力,也愿意探索,终于把这条路走了出来。

参考资料:

1:搜狐新闻,大四在校生获聘“正教授”。(2012-03-21)

2:教育中国,大三学生攻克国际数学难题,3院士致信教育部推荐。(2012-03-29)

3:中国青年报,刘路:我坚持了自己的兴趣。(2012-04-08)

4:搜狐大连,大连奇才成中国最年轻教授,改写计算理论历史。(2014-07-07)

5:中南大学新闻网:刘路获2012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0 阅读:0
赵从心不

赵从心不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