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4次参加高考,先后考上复旦、北大、清华,都因一恶习被劝退

赵从心不 2025-03-11 19:04:47

2007年,南充十中一个学生以677的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看到这个消息,校领导是既高兴又忧愁,他考清北就像玩儿一般,只希望这一次他能够好好学习。

这或许是校领导第一次面对优秀学生有这样复杂的情绪,原因无他,只因为这个学生名叫张非,2007年已经是他第四次参加高考,一次复旦,三次清北,可偏偏他不学好。

张非

荒唐

1983年,张非出生在四川广安县的一个普通家庭,爸爸是当地的一个老师,挑李满天下,自家结苦瓜,对于张非,爸爸也十分的头疼。

其实,张非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上也是一点就通,可是他的聪明从来不放在学习上,看着挺老实的一个孩子,偏偏闷着坏。

张非

其实这也不怪张非,张非有一些小结巴,虽然成绩好,可那个年纪的孩子调皮,看人下菜碟的他们自然也就把目光看向了沉默寡言的张非,也就一直欺负他。

性格使然,张非也没有把这些事情告诉老师同学,没有人倾诉的他也就越发的孤僻,时常弄些小的恶作剧,悄悄回击那些欺负他的同学。

张非

本以为初中毕业后,那些欺负会少一些,然而没想到的是,在中考前,张非因为一些琐事,与父亲大吵了一架,他也知道父亲一心想让他去当地的重点高中,所以在中考的时候,故意在卷纸上胡乱写答案,以此来让父亲的心愿落空。

少年的叛逆,就是这样的不顾后果,不知道他这乱写,耽误的是自己的未来。

网图

成绩出来后,张父看着儿子的成绩,瞬间明白了儿子的小心思,事情已成定局,痛心疾首的他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把儿子送入中专,希望儿子能够有个一技之长。

然而,本就性格有缺陷的张非到了中专这个更大的染缸,真的能静下心来学习吗?

网图

在这里,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张非更加的放飞自我,无人管教的他直接放弃了学习,在同学的带领下,一头扎进了网络世界中,不可自拔,甚至连课都不上了。

看着张非的空座,听同学说张非又去网吧了,老师叹了一口气,联系了张父,让他来给张非办理退学。

网图

网吧中,张父看着儿子蓬头垢面的样子,怒火中烧,直接给了他一巴掌,试图打醒这个自甘堕落的儿子,让他迷途知返。

感受到脸上火辣辣的疼,张非猛然惊醒,看着爸爸脸被气的通红,这是张非第一次从父亲的眼中看到失望,他知道,这一次自己闯祸闯大了。

张非

少年都是崇拜父亲的,办过退学后的张非跟在父亲的身后,突然,他拉住父亲,坚定的对父亲说:“我想去高中复读......”

浪子回头金不换,到底是自己儿子,虽然失望,张父还是心疼的,他立即与岳池中学的老师联系,虽然荒唐两年,可是张非毕竟还是有底子的,经过考试后,他也顺利进入岳池中学学习。

张非

年少轻狂,再次坐进教室的张非,翻着高中书本,看着同学们埋头苦读的样子,回家以后,竟然对着父亲大放厥词:“我非清本不上!”

看着自负的儿子,张父只觉得荒唐,毕竟这时候张非已经耽误了两年的课程,考清北无异于笑话。

高考

立下目标的张非似乎在一夜之间长大,网络也彻底被他抛之脑后,早起晚睡,一心只读圣贤书。

2002年,张非做到了高考考场上,高考成绩出来后,张非以619分的成绩被复旦录取,张父满脸欣喜,可是张非却并不满意,他对父母说:“我要复读,我要考清北。”

张非的话让张父张母脸上的笑瞬间凝固,于他们而言,复旦已经很好了,可是看着儿子的目光,父亲只是说了一句:“儿子有出息!”

毕竟有这一次的高考成绩,张非这一次直接进了岳池一中复读,这一年,他也越发的努力,可是第二次高考成绩,还不如第一次,才考了609分。

所有人都觉得这一次张非清北无望,但偏偏2003年,清北降低了对张非所在地区的录取分数,虽然比上一年还低了十分,但是张非幸运的被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录取。

全家人喜不自胜,张非也一遍一遍的看着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他凭借自己努力考上了心仪的学校,他的未来定然不会差,事实真的会如此吗?

独自外出求学的张非,他是天才不假,可是偏偏,北大校园中,有无数的天才,更何况,他还是一个没有目标的天才。

在这个全凭自觉学习的大学校园中,张飞故态重发,再次迷上了网络游戏,他以为到了大学就万无一失了,不去上课也是常有的事情。

网图

然而,没想到的是,期末考试,张非7门必修课不及格,直接被学校劝退,看着提着行囊狼狈回家的儿子,知道原因后的张父怒火再次涌上心头。

可是被北大劝退的张非却不甘心,竟然要三战高考,南充一个私立高中知道此事后,立即决定接收张非,让他入校学习。

放弃复旦,被北大劝退,此时的张非名头可并不小,当然都是些不好的声音,对于那些目光,张非全部摒弃在外,将所有的不甘化为学习的动力。

2005年,三战高考的张非早已经熟悉的所有的流程,而他这一次考试也是超常发挥,直接拿到了南充市理科状元的名头。

报志愿时,被北大劝退的张非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清华,并且还拿到了私立学校给了不菲的奖金。

在北大不学好,在清华总行了吧,父母就是抱着这样一丝希望,又把张非送到了清华,分开前,父母还不断地叮嘱儿子好好学习,不要再上网了。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张非竟然再一次被劝退,原因竟然是他不喜欢数理基础科学的专业,觉得无聊的他重新走进了网吧,寻找有意思的事情。

这一次,张父都不知道该说张非什么了,看着儿子一次次的沉迷网络,断送自己的未来,他已经是满眼的失望。

张父也知道,要想让儿子有真正的未来,戒网瘾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他每天陪在儿子的身边,带着儿子去看看大自然。

2007年,距离这一年高考仅剩3个月时,张非以张空谷的名字走进南充十中的高三班级,这一次张非已经声名狼藉,借着高考挣钱的名声不胫而走,他几乎成了众矢之的。

可是对于这些,张非都不在乎,他沉下心来,三年高考五年模拟,几乎是为他量身定做,这条路他走了三次,早已烂熟于心。

第四次高考,张非以677的高分,以南充市理科第二名的成绩再次被清华录取,这一次入学,张母担心儿子再次沉迷网络,直接跟着儿子住到了清华附近,陪着儿子读书。

在母亲的陪伴下,张非也磕磕绊绊的读完了大学的课程,想要考研的他再次准备起来。

泯然众人矣

然而,这一次,一向自负“学霸”的张非却怎么也过不了研究生考试这一关,毕竟研究生除了笔试还有面试,不管是清华的研究生还是中山大学的研究生考试,统统以失败告终。

无奈之下,张非也只能踏上社会,开始自己的求职之路,可是这样一个沉浸于自己世界中的人,根本不适应职场上的生活,三番两次碰壁,不断的更换工作,就连自己创业,也是以失败告终。

最终,张非只能回到家乡,准备一年,考上了岳池县的一个事业编,一代天才就此沉寂,过着与常人无异的生活。

四次高考,一次复旦,三次清北,他原本有着光明的未来,可偏偏,沉迷于虚拟世界中的他一次次放弃自己的机会,天才最终陨落,任谁不说一句可惜呢?

上帝是公平的,给张非开了“智商”这个门,也给他关上了“情商”的窗,可偏偏他还没有自制力,让自己做出改变,可悲可叹又可惜!

参考资料:

《离开北大清华他究竟为了啥?》,2007年6月20日,《华西都市报》

《离开北大清华再高考不为钱是迷网》,2007年6月23日,《中国日报网》

0 阅读:38
赵从心不

赵从心不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