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利拍卖丨“金刚坡下”佳画汇聚纪念傅抱石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弘扬有经典 2024-05-15 02:37:00

傅抱石(1904-1965)

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

——傅抱石

1939年4月,傅抱石携全家老小辗转到达重庆,落脚在沙坪坝西郊金刚坡下的一个农家院子,房间原是堆放杂物的仓库,既狭小又阴暗。房内有一方桌,这既是一家人的饭桌,也是傅抱石的画桌。每次画画的时候,他都要把方桌挪到门口,借着户外光线才能作画。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里,傅抱石不断地宣传抗日,发表学术著作,不断地创作国画,进行篆刻实践,以高昂的爱国热情高擎起“在学术上战胜敌国”的旗帜,守望民族的文化,重塑民族的信心。

他把这间小屋命名为「山斋」,常在作品款识中题写「金刚坡下抱石山斋」字样,作为自己这段时期作品的重要标识。傅抱石在金刚坡避居7年零6个月,直到1946年10月迁回南京。金刚坡的岁月成为傅抱石绘画精品的诞生地,是其「一生最幸福的一个阶段」。 今年时值傅抱石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遴选傅氏“金刚坡时期”多幅佳画,期与社会同好一道缅怀纪念这位伟大画家。

傅抱石全家在重庆西郊“金刚坡下山斋”合影

(约摄于1942年)

傅抱石 雪山行旅

1944年作 立轴 设色纸本

105×30 cm

【题识】甲申秋分前一日重庆西郊,新喻傅抱石。

【印文】傅、往往醉后

【展览】

「纪念傅抱石诞辰105周年收藏大展」,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2008年10月30日-11月11日。

【出版】

1.《苏富比图录》第15页,香港,1987年11月。

2.《傅抱石年谱》第8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

3.《傅抱石全集》(第一集),第310页,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

4.《涤砚草堂藏画》第148-149页,爱莲居艺术出版社,2008年2月。

5.《傅抱石名作精选集萃——纪念傅抱石诞辰105周年》第60-61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

6.《傅抱石年谱增订本》第132页,叶宗镐编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12月。

7.《中国历代名家名品典藏系列——「近现代绘画:傅抱石」》第133页,三希堂线装书局出版,2013

年8月。

8.《傅抱石信息资料6》第11页,南京博物院,2013年。

9.《金刚坡下——傅抱石》第61页,江苏凤凰出版社,2019年6月。

出版书影

傅抱石 《雪山行旅》(局部)

这件《雪山行旅》作于1944年,是傅抱石先生成熟期的一幅作品。这张雪景创作于皮纸之上,这是因为抗战时期物资匮乏,他便就地取材,使用了四川当地的皮纸。由于皮纸表面的质地并不均匀,有的地方厚一点,有的地方薄一点,所以最终会呈现出一种斑驳的感觉。在用笔时,傅抱石先生会尽量用枯和干来寻求画面的苍。在烘染的时候,他又会大量的用水,来寻求润。这种苍和润的结合,是山水画追求的一个很高的境界。作品下方是一片丛林,上方白色的地方都是雪。在树影之中,有一位高仕戴着帽子向前行走,在雪地中寻求诗意,一位着暗红衣衫的书童拿着包裹紧随其后。傅抱石先生描绘的是文人高士在行进中寻觅自身心境的一幅画面。

——根据萧平视频采访整理

傅抱石 赤壁夜游

1945年作 立轴 设色纸本

画心:104.5×36 cm

诗堂:28.5×36 cm

【题识】

1.新喻傅抱石东川金刚坡下山斋写。印文:抱石私印、抱石得心之作

2.苏子瞻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嫋(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乙酉七月廿日重庆金刚坡下新喻傅抱石。印文:傅抱石印、抱石斋、乐夫天命

【傅二石题跋】先父抱石此帧赤壁舟游图,章法奇绝大胆,笔法雄强泼辣,人物神态潇洒,又以工整小楷书东坡后赤壁赋全文,实为难得之精品也。丁亥春傅二石拜观并敬题。印文:傅二石

【说明】

1.傅二石题边跋合影。

2.傅二石撰写专文六纸介绍本幅《赤壁夜游》及《后赤壁》。

3.北京2004秋Lot0244。

《赤壁夜游》诗堂

傅二石撰写专文六纸介绍本幅

《赤壁夜游》及《后赤壁》

本件《赤壁夜游》为傅抱石抗战时期避居重庆金刚坡时所作,画面构思精妙,傅抱石以独具个性的「抱石皴」写近景江岸直立绝壁,淡墨破笔飞扫,以重墨点苔,苍劲斑驳,高不见顶,居于画面右侧;远岸山岩赋以淡赭,似山似云,变幻莫测,气势磅礡。两岸崖璧之间的大片空白以代表江面,仅以淡墨横扫几笔,传递「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之意,一叶扁舟上,苏东坡手持酒杯,友人「吹洞箫」助兴,畅游于天地之间。用笔凝练流畅,细线勾勒,有上古遗韵,注重刻画表现画中三位人物不同的气质面貌。完成画作后,傅抱石以工整小楷在画幅上方抄录《前赤壁赋》全文,力如金刚铁杵,缜密俊秀,不失飘逸。画面右上角钤盖「抱石得心之作」,显示出傅抱石对本幅《赤壁夜游》十分满意,此印亦使用于存世诸多傅抱石精彩画作之上。

傅抱石 关河一望萧索

立轴 设色纸本

65×75 cm

【题识】抱石蜀中写。

【印文】傅

【鉴藏印】某景书屋、湖帆藏印

【出版】

1.《中华书画第一辑》,中华书画出版社,1984年10月,页6。

2.《20世纪美术作品国家档案》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2010年12月5日,入编证书号:00000694。

【说明】本幅为国华堂及吴湖帆旧藏,钤有“某景书屋”及“湖帆藏印”。另有“孙仲威题于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于签条。

傅抱石《关河一望萧索》题签

此图未署年款,仅题“抱石蜀中写”。可知这是他20世纪40年代初在重庆金刚坡所作。从画面所绘来看,表现的是“关河一望萧索”题材。“关河一望萧索”原为北宋词人柳永《曲玉管·陇首云飞》中的一句,此句包含着丰富而复杂的人生情味。清末海上大家任伯年就曾以此为画题进行过创作,然与任画之简疏空旷相比,傅抱石此幅《关河一望萧索》的画面意境更显真切,全篇为层叠河山所占据,人物与马被置于右下一角,傅抱石在皮纸上以淡墨着色挥写河山,水、墨、色浑然一体,元气淋漓,苍茫辽阔,境界邃远;近景人物作唐人装束,腰挎宝剑,倚马凝望关山。人物用笔洗炼,气韵传神,特重表现人物内在气质,眸子中透出几分凝重忧郁之气。此图用笔放中有收,人物刻画精致,虽粗头乱服,却给人矜持恬静之感,正是傅抱石“大胆落笔,小心收拾”创作观的具体体现,实乃傅抱石蜀中山水之典型作品。

傅抱石 陶渊明

镜框 设色纸本

83×56 cm

【题识】抱石写于东川金刚坡山斋。

【印文】傅、抱石长寿、抱石斋作

【说明】

香港佳士得,1992年拍卖会,编号306。

傅抱石 渊明沽酒

1964年作 102×66cm

「渊明沽酒」属于傅抱石绘画中 「营制历史上若干美的故实」,是傅抱石常画常新的题材之一。本幅《渊明沽酒图》未署年款,但写「抱石写于东川金刚坡山斋」。画面满纸密树丛林,气氛疏朗清冷,枯树排列组合极见秩序,细节如枝干粗细,伸展交叠姿态不一,交错变化,其位置经营,于微妙中穹尽布局之精妙。陶渊明与童仆被置于画面右下部,信步徜徉,脸容舒泰,一派悠然之态,皆用洒脱的细线疾写而出,不勾画衣纹的繁复,也减去多余的细节,极具高古气息。五柳先生峨冠博带、宽袍大袖,拄杖与童子穿行于密林之中,身后童子背负酒壶紧随主人,毕恭毕敬。物造型近乎夸张,却呈现出飘逸自然的意趣。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跃然纸上。由此不难察觉,傅抱石以朴素沉着、平实无华的技巧来展示历史人物的气节,令观者感到他描绘的不只是画,更是一种心境。画家借手中之笔抒发了自己寄情于世外,追求平静淡泊的愿望,表达了浓郁的浪漫主义思想。

傅抱石 凭栏仕女

1945年作 立轴 设色纸本

88×55 cm

【题识】乙酉小寒,重庆西郊金刚坡下山斋,新喻傅抱石。

【印文】傅抱石印、其命唯新、乙酉

【傅二石题签】傅抱石先生《柳阴仕女图》真迹神品。傅二石敬题。印文:傅二石

【傅二石边题】先父抱石乙酉(1945)年所作《柳阴仕女图》系先母罗时慧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送赠日本友人者,今日回归神州,不胜欣幸。此幅之构景未尝见有别稿。洵不可多得之佳作也。识者宝之。二○○四年十二月十六日,傅二石敬题于台北亚太会馆。印文:傅二石

【著录】《名家翰墨》34期,《中国近代名家书画全集·傅抱石侍女》,第80-81页,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傅抱石先生画人物和仕女有一方图章,叫上古衣冠。傅抱石画人物一般都是以古代人物的形象,所以叫上古衣冠。上古衣冠有一个特点,就是古气中间带有一定的拙趣。

傅抱石曾说过,在中国绘画史上他最喜欢魏晋和明末清初。他的人物画主要想追溯的形象,应该是魏晋时期的。傅抱石对顾恺之是深入研究过的,并追求其的作画精神的。我们在看傅抱石的仕女画时,会发现似乎跟顾恺之的人物形象有某些牵连。本幅仕女脸上和嘴巴的色彩用的很鲜艳,很鲜艳但并不俗气,有一种古媚。这张作品,凭栏仕女前面画有柳树,构图是取了一个特写,在特写中间,无论是凭栏中间的背景、还是前面的柳树,在这张作品中间都是起到一个烘托的作用。这是傅抱石最擅长用的「烘云托月」手法,他把其他地方都画深了,留出最亮的部分就是这个仕女的面部和胸部。此幅中自然流露出古媚的气息,是傅抱石先生最大的特点。

——萧平(根据采访整理)

0 阅读:0

弘扬有经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