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观复博物馆藏品欣赏

春翠的文化 2024-12-10 19:00:50

观复博物馆创办于199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具有法人资格的民办博物馆。上海观复博物馆是其分馆,位于上海陆家嘴城市新地标——上海中心大厦的37层,设有四个固定展厅:瓷器馆、东西馆、造像馆、金器馆,以及一个临时展厅。

馆名来源:出自《道德经》里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世间万物的生死轮回,我在这里反反复复的观看着。

1、北宋 磁州窑白地黑彩花鸟纹梅瓶

磁州窑泛指当时分布在我国广袤北方土地上的众多窑口,是北方民窑的典范。此梅瓶一面开光内绘枯枝花鸟纹,小鸟体态丰满,目圆睁作回首状,羽毛纹理均精心刻绘。鸟停息于枯枝上,更添几分静谧,似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感。另一面花卉纹饰,花朵娇美,枝叶与之呼应,更添率意洒脱之感。 从北宋开始,历经辽、金、元直至明代,约五百年的时间里,白地黑彩的装饰在北方地区及南方一些地区广为烧造,足见这种装饰风格深受民间喜爱,生命力十足。

2、北宋 建窑油滴盏

油滴盏是瓷器中的名品,中国宋代南方建窑和北方山西、河南等地均有烧制,形似油滴。油滴盏的釉面密布着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儿,直径从数毫米之微至针尖大小,形似油滴。“油滴”的形成其实是铁氧化物在釉面富集,冷却后以赤铁矿和磁铁矿的形式从中析出晶体所致。在黑色釉面上呈银白色晶斑者称“银油滴”,呈赭黄色晶斑的称“金油滴”。

3、北宋 青白釉刻花莲瓣纹花口钵

青白釉俗称影青釉,是一种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青中有白和白中显青瓷器的专门称谓。北宋时期,景德镇陶瓷工匠在当地白瓷生产的基础上,成功地烧制了色质如玉的青白釉瓷器。由于胎、釉中铁元素的含量极低,釉的玻璃相清澈,因此,典型产品,胎质细洁,釉色青莹。景德镇的这一项成功发明,很快影响到当时的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区,相继出现了一批烧制青白釉瓷器的窑场,进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青白窑系。

4、南宋 吉州窑玳瑁釉盏

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和镇,始自五代,盛兴于宋。所烧品种多样,其中黑釉类器物别具风格,如仿玳瑁釉器、树叶纹盏和剪纸贴花器等。 此盏敛口,斜腹壁,圈足,胎体较薄,器形规整大气,制作精良。盏内外有不规则黄色点状纹形成的“玳瑁釉”,莹润厚实。所谓“玳瑁釉”,是因其釉色为黑黄交织混合,犹如一种名“玳瑁”的海龟背部花纹,因此得名。玳瑁釉是一种窑变釉,是吉州窑瓷器上常见的一种装饰,以这种釉装饰的瓷器主要有瓶、罐、炉、盏等。世界各地的很多博物馆都有收藏。

5、南宋 龙泉窑梅子青釉荷叶形盖罐

龙泉窑作为南方著名的青瓷窑口,以其独特的梅子青釉,粉青釉知名。这件荷叶形盖罐是龙泉窑梅子青釉瓷器的代表作品,整器既无精美繁复的雕饰,也无艳彩浓抹的图案,唯以其造型之秀美,釉色之纯净俏丽,风格之敦厚,显示出迷人的艺术魅力。其釉色碧绿如翡翠,温润如春水,真正达到了中国陶瓷学千百年来追求的“如冰似玉”的理想境界。 荷叶形盖罐多产于元代龙泉窑,宋代产品中最著名者为四川遂宁金鱼村窖藏,故极为珍贵。

6、金代 磁州窑虎形枕

此瓷枕为卧虎形象,为金代流行样式。相传金代贵族追求“龙床虎枕”的奢侈生活,龙床尚未有实物发现,目前存疑,而虎枕则大量出现,尤其以山西地区为主,与传说相应证。 卧虎形象鲜明,有赖于古人悉心观察,抓住虎之神韵,头圆阔,耳短小,口微张露出锋利虎牙,双眼平视,炯炯有神,不怒自威。前爪相交,后爪相合,尾巴盘绕。既表现出虎之凛凛又不乏人们主观塑造的虎之憨态。以粗细变化的线条表现虎斑纹,笔触细腻圆融,寥寥几笔已将大自然的灵动绚烂之美勾勒得恰到好处。以虎背为枕面,枕面饰折枝花卉,虽与器形主题无关,亦是清新自然,表明了一种民间文化情趣。从整体到细节,尽善尽美,制作工艺上乘,色彩艳丽,保存完整。

7、金代 磁州窑褐彩妇人枕

8、清康熙 青花矶红描金松鼠葡萄纹将军罐

9、清乾隆 窑变红釉倒流壶

10、清晚期 驼色镶金贡局壶

这件驼色紫砂壶通体经打磨抛光后,呈现出细腻莹润的光泽。此外,这件紫砂壶的海棠形提梁、球形钮、壶盖口沿、壶嘴,以及壶底边沿都镶有金口,璀璨夺目,更显独特气派。

贡局壶是清末外销泰国的宜兴紫砂壶,壶式采用铜提梁及镶铜工艺,工艺难度极大,尤其紫砂高抛光工艺,没有留下文字记录,今天也无人可以仿效。

11、北齐 贴金彩绘释迦牟尼旃檀像

12、北魏 贴金彩绘菩萨立像

13、唐 汉白玉佛立像

14、战国 八螭纹金饰件

这是一件战国金饰,多层次,上有螭龙八条。《说文》中提到“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 可以看到其中二螭口咬类似鹿形动物,其他螭龙缠绕于漩涡纹饰之中。金饰似是失蜡法铸造而成,厚重而繁复,造型别致,做工精细,,是战国黄金工器的一个代表作。失蜡法也称“熔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

15、汉代 双头螭虎金饰

16、西汉 错金银十八面骰子

此件器物通体错金银,共十八面。骰(tóu)子,一般称色(shǎi )子,一种赌具。按用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六博、塞棋等博弈游戏;另一类是酒骰,用于饮酒行令。它一共有十八个削面,能把直径仅有7.3厘cm的铜珠表面,切割成规则的十八面,表明我国西汉时期的数学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也说明汉代工匠在实践中已能熟练地应用几何学知识。

17、唐代 錾花㶉鶒花卉绞带盖金执壶

此执壶,盖呈宝顶式,中有束腰,莲花形钮。壶身直口,细长颈,圆鼓腹,上腹部接出长曲流,对侧接片状曲形把手,上有系,将壶盖通过细链连接于此,避免掉落。最下部为外撇式圈足。整器顶部制作成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花瓣造型饱满。器身装饰纹样,丰富细腻,展现出唐代鼎盛时期,极高的金属工艺制作水平。

18、宋代 梅花纹花口金杯

19、宋代“陈二郎”款金叶

此片金叶用纯金制成,长方形,形状似书页;四角印“铁线巷”;中印 “陈二郎”;戳记“十分金”。金器在我国古代应用非常广泛,金叶即是黄金货币的一种,俗称“金叶子”。将黄金打成金叶形式可以防止掺假,保证其质量。南宋时期黄金货币因为价值高,所以并不直接参与日常的商业流通。据文献显示它主要用于兑换钞、缴纳赋税、赏赐、上供、军费开支、国费开支等。

20、六朝 錾花柿蒂纹龙足金鐎斗

鐎斗,又称“刁斗”,盛行于汉、晋。常与形状如钵、胎壁较厚、口沿置对称半环形双鼻的火盆共存,说明鐎斗被搁置于火盆上,盆中加放炭火即可用来温食,应是模仿“暖锅”而作。外出途中可作温食用具,军旅多用之。唐诗中有“行人刁斗风沙暗”的诗句。

21、清早期 紫檀百宝嵌蟋蟀斗盒

这是一件清代早期的蟋蟀斗盒,通体材质为中国人所酷爱的紫檀,中国的紫檀家具制作水平在清代时期达到了颠峰。在这件紫檀木盒上还有百宝嵌的装饰工艺。百宝嵌出现于明代,后一直流行于至清代,起到突出构图主题和强化装饰效果。在常见的文房用具、陈设品以及衣箱、立柜等上镶嵌有翡翠、宝石、玉石、玛瑙等珍贵材料,所制成品非常受欢迎,甚至流行至日本,风靡至今。

22、清代 铁象棋 (32颗棋子)

中国象棋是起源于战国时期的一种棋类游戏,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圆形棋子共有32个,红黑二色各有16个棋子,摆放和活动在交叉点上。中国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在战法上遵循古代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作战思想,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二人对抗性游戏。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招,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在棋战中,人们可以从攻与防、虚与实、整体与局部等复杂关系的变化中提升思维能力。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0 阅读:0
春翠的文化

春翠的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