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件禁止出境的国宝瓷器

春翠的文化 2025-01-01 16:39:02

2002年、2012年、2013年国家文物局共计发布三批禁止出境文物目录,共计195件(组),保护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其中:禁止出境瓷器共24件,下面我们逐一盘点。

1、吴“永安三年”款青釉堆塑谷仓罐

故宫博物院,三國,吳“永安三年”款青釉堆塑谷倉罐。这件谷仓罐的下半部为一个完整的青瓷罐形,肩部堆塑有一龟驮碑,碑上刻有“永安三年时富且洋(祥)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亿)万岁未见英(殃)”等24字铭文,这表明其年代为东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上半部则堆塑了多种饰物,包括三层崇楼、动物如狗、鸟、老鼠等,以及楼阁建筑、伎乐人物等形象,展现了当时江南地区地主庄园的生活场景。

2、吴“赤乌十四年”款青釉虎子

中国国家博物馆,三國,吳“赤乌十四年”款青釉虎子。这件虎子造型呈卧虎状,背部有提梁,腹部刻有铭文“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和“制宜”表明它制作于公元251年,即孙权的赤乌十四年。铭文明确地标明了吴帝的年号和瓷工自己的姓名,因此不应被视为夜壶,而是作为盛水的器物。

3、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

六朝博物馆,三國,青瓷釉下彩羽人紋盤口壺,该壶于1983年在南京市雨花台区长岗村的一座三国东吴时期的墓葬中出土。其造型包括圆弧形盖、盘口、束颈、圆鼓腹和平底,盖钮为回首鸟形,颈部绘有七只虎状异兽,肩部装饰有四个铺首、两尊佛像和一对双首连体的比翼鸟。壶腹部绘有两排持节羽人,共21个,这些羽人身体极瘦,头有双角,脊背有毛,双手持节。

4、青釉神兽尊

南京博物院,西晋,青釉神獸尊,青釉神兽尊的造型奇特,整体呈盘口短颈削肩鼓腹平底的形态,高度为27.9厘米,口径13.2厘米,底径16厘米。器物的造型仿佛一个大鱼篓,肩与腹之间两侧各有三系,肩部堆塑神兽的首部,昂首张口,嘴内含珠,颈i下有胡须,以器腹为兽腹,以器耳为兽耳,体饰四爪、双翼、脊毛和尾,雕刻生动。这种造型和装饰手法在六朝青瓷中极为罕见。

5、青釉仰覆莲花尊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朝,青釉仰覆莲花尊的颈部设计独特,外沿饰有一对桥形耳,颈肩部有六个双系环耳,颈部装饰分三层:上层贴一对飞天,中层刻三圈弦纹,下层贴饰对称的忍冬,莲花纹。腹部和足部装饰有仰覆莲瓣,上腹还有贴花菩提叶装饰。器身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绿温润,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宁静感。

6、白釉绿彩长颈瓶

河南博物院,北齊,白釉绿彩长颈瓶施以纯正透明釉,釉色薄而滋润,具有玻璃质感,普遍呈现白中泛黄的颜色,有些釉厚处泛青色。在乳白色透明釉上施数道绿釉,胎料经过加工淘洗,比较细腻。器物的白釉泛青,腹部有翠绿彩斑,色彩对比鲜明。这件瓷器不仅是中国最早的白釉加彩瓷器之一,也是北方白瓷的代表作。

7、白釉龙柄双联传瓶

天津博物馆,隋,白釉龍柄雙聯傳瓶,造型包括盘口、单颈、双腹相连,连接处有两个环形系。瓶身两侧各有一条修长的龙形柄,龙头探入瓶口内,仿佛在贪婪地吸吮着瓶中的玉液琼浆。瓶身通体施以白釉,釉面细腻光洁,没有早期白瓷常见的白中闪黄或闪青的痕迹,显示了隋代白瓷烧制技术的成熟和精湛。瓶底刻有铭文:“此传瓶有並”,由此得知,这个瓶子的名称应为传瓶。

8、青釉塑贴人物纹凤首龙柄壶

故宫博物院,北朝至隋,青釉塑貼人物紋鳳首龍柄壺。该壶采用塑贴、刻画、印花等多种技法制作,纹饰丰富,包括联珠纹、莲瓣纹、胡人舞蹈纹、宝相花等。壶盖与壶口吻合成凤头状,使得整个壶体形似一只挺立的凤鸟,而壶柄则塑成一条蟠龙,龙口衔住壶口,前肢撑于壶肩部,后肢延伸至壶底。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唐代瓷器的造型特点,还融合了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的造型风格,并融入了中国传统龙凤装饰和北朝佛教艺术元素。

9、鲁山窑黑釉蓝斑腰鼓

故宫博物院,唐,鲁山窑黑釉藍斑腰鼓。花瓷腰鼓的制作工艺复杂,采用了洒彩或立粉堆线法,在黑釉上加施带蓝色的釉料,经过高温窑变后,呈现出天蓝色或月白色的块状彩斑。这种独特的装饰技法使得花瓷腰鼓在视觉上显得静穆典雅,给人以美的享受。

10、青釉褐绿点彩云纹双耳罐

扬州博物馆,唐,该罐通体施青黄色釉,胎色为米黄色,器身布满以褐、绿两色相间的大小斑点组成的纹饰,这些斑点排列成联珠状卷云图案,并在每组之间绘有莲叶和莲花纹。罐直口,卷唇高颈,鼓腹,平底,肩部置对称扁环形双系,系上饰有云纹和“王”字。

11、越窑青釉褐彩云纹五足炉

临安区博物馆,唐,越窑青釉褐彩雲紋五足炉。这件五足炉是皇家物品,出土于唐末吴越国第一代国君钱鏐的母亲水丘氏的墓中。其吸取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造型的特点,并融入中国传统的龙凤装饰艺术,整体造型规整庄重,体型硕大,疏密得当,集镂空与釉下彩绘于一体。器身饰有釉下彩云气、如意纹等精美图案。其釉色呈现出纯正的青色,尽显秘色瓷的魅力,底座上描绘的褐色釉下彩云纹,精美流畅。

12、青釉褐斑贴花舞蹈人物瓷壶

湖南博物院,唐,该瓷壶的器形小巧圆浑,具有八方短流和弓形鋬,两双系,腹部圆鼓,这些攻计使得它既可以作为执壶使用,也可以通过系绳携带。其装饰风格采用了模印贴花技术,这是长沙窑釉彩之外的重要装饰特征。贴花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舞蹈人物、植物花卉、家禽动物等。其中,人物多为胡人形象,有的吹奏乐器,有的持兵器,还有的在舞蹈,这些人物形象生动活泼,动作包括勾手搅袖、摆首扭胯、提膝腾跳等,展现了唐代舞蹈的雄健迅急和柔软潇洒的特点。

13、耀州窑摩羯形水盂

辽宁省博物馆,五代,该水盂于1971年出土于辽宁省北票市水泉1号辽墓。其整体造型设计成龙鱼形,上颚向上翻卷,双翅高振呈飞翔状,鱼尾商桥,呈"U”字形。器身呈摩羯状,雕满鱼鳞状纹片,两旁双翅伸展,尾部高扬,尾鳍张开。水盂胎体纯白,胎质细致坚硬,器内隔成前后两室。器内外均施青釉,釉色清淡,晶莹素洁,足根无釉。

14、秘色瓷莲花碗

苏州博物馆,五代,秘色瓷莲花碗是五代时期越窑秘色瓷的代表作之一,这件秘色瓷莲花碗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碗高13.5厘米,盖托高6.6厘米,整体通高约20.1厘米。碗为直口深腹,外壁饰有浮雕莲花图案,盏托形状如豆,上部为翻口盘。秘色瓷莲花碗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唐宋交接之际秘色瓷的空白,揭示了青瓷工艺的巅峰。

15、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

陕西历史博物馆,五代,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高18.3厘米,腹径14.3厘米,足径8.7厘米,造型新颖别致,纹饰繁缛华丽。壶身腹部刻有牡丹花纹,刻花立体浮凸,给人以花枝亭亭的感觉;提梁是一只俯卧的凤凰图案,意态娴雅,壶嘴被做成张口侧卧的母狮,其腹部还有一只幼狮在吸吮乳汁。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16、汝窑淡天青釉弦纹三足樽式炉

故宫博物院,北宋,汝窑淡天青釉弦纹三足樽式炉是宋代的一件珍贵瓷器,其造型仿汉代铜器,具有古朴大方的特点。此炉高12.9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17.8厘米,直口平底,口径和底径相若,下承以三足。外壁近口沿处、近底处各凸起两道弦纹,腹部中间凸起三道弦纹。外底有三个细小支钉痕。此炉通体满施淡天青色釉,釉质莹润光洁,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釉面开细碎纹片,釉层肥厚,釉色丰腴莹润。

17、官窑粉青釉弦纹盤口穿带瓶

故宫博物院,南宋,高33.6厘米,口径9.9厘米,足径14.2厘米。瓶洗口,长颈,圆腹。高圈足,颈至腹部凸起7道弦纹,圈足两侧各有一长方形扁孔可供穿带。通体施粉青釉,釉层肥厚,釉面满布开片纹,纵横交错。此瓶仿汉代铜器式样,线条简洁雅致。凸起的弦纹改交了造型的单调感。增强了器物的装饰性。釉色给人以凝厚深沉的玉质美感是宋代官窑瓷器的代表作品。

18、钧窑月白釉出戟尊

故宫博物院,北宋,高32.6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21厘米。涂酱色釉,刻划数目字“三”。此尊风格古朴、庄重,为宋代宫廷使用的典型陈设用瓷。传世钧窑器物的底部多刻有“一”到“十”不同的数目字,其意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据现存实物证明,器底所刻数字越小,器形越大。目前全世界所见仅约10件左右,除此件以外还有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钧窑丁香紫釉出戟尊等。

19、定窑白釉刻花龙首净瓶

定州博物馆,北宋,这件白釉刻花龙首净瓶被誉为“定瓷之王”,净瓶的口部呈倒置漏斗形,颈部上半部形如倒置的漏斗,下半部呈竹节形,肩部塑有龙首形短流,龙首高昂,张口露齿,一目圆睁,下颌饰一缕龙须。颈上部饰仰覆莲瓣纹,中部为覆莲纹相轮圆盘,下部为竹节纹。肩部一侧塑龙首流,肩、腹部饰以覆、仰呼应的莲瓣纹,用刀具刻出的莲瓣线条圆润,有浅浮雕之美。

20、官窑贯口瓶

吉林省博物院,南宋,南宋时期的官窑贯耳瓶通常仿自古代青铜投壶造型,具有端庄典雅的外观,釉色厚润光亮,开片如“蟹爪纹”,并带有冰裂纹特征。其造型简洁大方,颈部两侧的贯耳不仅具有装饰性,还增加了瓶身的平衡感。这种设计使得官窑贯耳瓶不仅在当时作为宫廷专用御品,而且在现代也成为了收藏家眼中的珍品。

21、登封窑白釉珍珠地刻划虎纹瓶

故宫博物院,北宋,该瓶高32.3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9.5厘米,瓶形似橄榄,圈足,胎为灰褐色,表面施有洁白的化妆土。瓶身通体采用珍珠地划花装饰,主题纹饰为双虎搏斗。一虎站立,张牙舞爪,另一虎作欲扑状,形象刻画生动,矫捷凶猛,搏斗于草丛中,衬以洞石、芭蕉等图案。此外,瓶身近底处有一周莲瓣纹,图案以外空白处戳印珍珠形小圆圈,因此称为“珍珠地”。登封窑以烧制白瓷为主,尤其以白釉珍珠地刻划花和白釉剔花最具特色,是中国中原民窑的佼佼者。

22、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

江西省博物馆,元,这件瓷器继承了宋代景德镇青白釉的传统,青白釉清澈透明,色调高雅。元代瓷器上铜红釉开始大面积施用,而此器是目前仅见的有确切纪年的青花釉里红瓷器。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的前后侧面多处书写文字,正中大门青花书写对联一幅,上联“禾季丰而仓廪实”,下联“子孙盛而福禄崇”,横批“南山宝象庄五谷之仓”。两侧壁釉里红书写文字。该谷仓通高29.5厘米,横宽20.5厘米,是中国唯一一件有明确纪年的楼阁式瓷仑。

23、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扬州市博物馆,元,1984年从扬州市文物商店收购。梅瓶口小,颈短,肩丰。肩以下逐渐收敛,至近底部微微外撇。浅底内凹。通体施霁蓝釉,云龙、宝珠施青白釉,两种釉色对比鲜明、强烈。主纹刻划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并衬以象浮动的珊瑚枝一样的四朵火焰形云纹。巨龙咸武、雄壮、悍猛,腾空飞舞于万里蓝天之中,颇有叱咤风云之势。在国内外收藏的三件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中,此瓶器型最大,造型秀挺,釉色净润,纹饰精美且又生动活泼,气势磅礴,是梅瓶中的极品。

24、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南京市博物馆,元,该梅瓶高44.1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13厘米,由江西景德镇窑烧造,胎质洁白细密,青花呈色稳定。其腹部以较大的篇幅描绘了西汉时期“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图案,充分展现了烝相萧何对韩信的惜才之情。这件梅瓶于1950年出土于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山沐英墓,沐英是明朝开国功臣。关于其年代,虽然有部分学者认为可能属于明代,但大多数证据表明其为元末明初的作品。

0 阅读:34
春翠的文化

春翠的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