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四年,起兵靖难终于打到长江北岸的朱棣,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盛庸。朱棣怎么打也打不过盛庸,挫败之下,都打算议和北还北还,再从长计议了。
这时,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率领一队骑兵及时赶到,力战之下扭转了败局,朱棣很快就率兵渡过长江,攻陷南京,登基为帝。
可以说,朱高煦是朱棣称帝的大功臣。他此前还几次在战场上救过朱棣的命,如果没有朱高煦,朱棣当不上皇帝。
他也是朱棣最爱的儿子。朱棣还曾在战场上对他说过一句非常暧昧的话:勉之,世子多疾。这是在暗示他,将来若能登基,会立他为皇太子。
可是,朱棣登基之后,经过2年的慎重考虑,还是背弃了对朱高煦的承诺,立他不喜欢的嫡长子朱高炽为太子。
朱高炽胖得连马都骑不上,又腿脚不便,走路的时候都得让人扶着。英武的朱棣,十分看不上这个大儿子,立他为太子,可以说是心不甘情不愿。
他为什么还要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第三代继承人的考虑,也有朱棣对明朝未来发展路线的思考。
原因1:好圣孙朱瞻基根据明史记载,朱棣在登基之后,犹豫了整整2年,究竟要立哪一个儿子为太子。他也问过不少大臣的意见。
一次,他又就储君问题,咨询永乐大典的主编解缙。解缙先按照老生常谈,说了一通皇长子朱高炽既嫡又长、仁孝、天下归心之类的话。
朱棣听得直皱眉头,一句话都不说。若是这种正确的废话能打动他,他也不至于当皇帝2年了都没立太子了。
解缙观察着朱棣的脸色,说出了决定性的3个字:好圣孙。
朱棣终于露出了笑脸,点了点头。
好圣孙,指的是朱棣的大孙子,也就是朱高炽的嫡长子,朱瞻基。
在明史和明实录的记载里,朱瞻基在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在朱棣那里刷足了好感度。
建文元年,朱棣正在打盹的时候,突然梦到了去世一年的朱元璋。朱元璋手里拿着个象征帝王权力的大圭,交给朱棣,大圭上写着4个字: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朱棣猛然惊醒,听到了大孙子出生的消息,那便是朱瞻基。
朱瞻基满月之后,朱棣去探望朱瞻基,发现这个孙子小小年纪,却气质不凡。他惊喜地说: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
这个梦给了朱棣莫大的底气。不到半年之后,朱棣就发起了靖难之役,并登上了皇位,应验了梦中的场景。
在朱棣看来,朱瞻基这个宝贝孙子,简直是上天赐给他的祥瑞。
朱棣登基之后,常驻在南京,却把随他打仗的朱高煦打发回了北京,朱高炽也在北京待着。
与此同时,朱棣传召徐皇后,带着大孙子朱瞻基到南京来和他会和。
他惊喜地发现,好几年没见的大孙子,虽然只有4岁,却十分强壮,而且聪明伶俐。他得意地把孙子抱去给大臣看,收获了一片称赞。
在朱棣心目中,朱瞻基就是第三代继承人的最佳人选。
而解缙的话提醒了他:朱瞻基是朱高炽的儿子,如果他立朱高煦,而不立朱高炽,那么朱瞻基就没有机会了。
朱棣心目中的天平,开始偏向于朱高炽。
原因2:朱高炽的优势是文治,朱高煦的优势是武功虽然朱瞻基在朱棣的心目中有重要的地位,但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的时候,朱瞻基只有6岁。即便古人有3岁看老的说法,朱棣也不会把立太子这么一件重大的事,都压在一个6岁小孩身上。
朱高炽能脱颖而出,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朱棣对明朝未来的思考,那就是他去世之后,明朝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
朱棣登基的时候,已经42岁了,他的3个哥哥,全都没能活过40岁就已经去世。
不过,朱棣觉得自己长年征战,身体健康得很。他迟迟不立太子,就证明他认为自己还有挺长的时间能活,立太子的事,不急在一时。
那么,根据明朝人的普遍寿命,朱棣可能觉得,自己还能做一二十年的皇帝。
此时北方草原的蒙古人,还在犯边。朱棣并不打算纵容他们,没过多久就发起北征。按照他的设想,应该是在他的有生之年,把蒙古的问题解决。
那么,在他去世之后,明朝需要一个怎样的皇帝呢?
朱高炽和朱高煦虽是亲兄弟,风格却截然不同。
朱高炽或许是因为身体肥胖骑不上马,更注重文治方面。他和不少文官交好,他立太子的最大支持者也是坚持嫡长子继承制的文官们。
朱高煦则骁勇善战,在靖难之中立下过赫赫战功,和不少武将都有过命的交情。夺嫡之际,他最大的支持者也是勋贵和武将。
可以说,如果朱棣认为,自己去世之后,明朝的重心在于文治,那么他就会选择朱高炽;如果他觉得,自己在有生之年依然无法解决北方的问题,去世之后明朝还要继续打仗,那么他就会选择朱高煦。
从朱棣当上皇帝之后依然多次御驾亲征来看,朱棣显然对于自己的征战能力信心满满,也有志于在自己这一代解决北方问题,给后代留一个太平的天下。
他后来也多次对朱高炽说,朱瞻基将来会是一个太平天子。这也说明,朱棣对继承人的希望,就是建立一个太平盛世。
在这种期许之下,老成谋国的朱高炽显然比莽撞的朱高煦合适得多。
原因3:嫡长子继承制古代从周朝开始,一直到明朝,2000多年里,一直坚决地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在立太子和分封诸王的时候两次强调:“国家建储,礼从长嫡,天下之本在焉。惟帝王之子,居嫡长者,必正储位”“朕惟帝王之子,居嫡长者必正储位”。
在朱元璋亲自编撰的皇明祖训里,也多次强调嫡长子继承制的重要性。
而朱高炽,正是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煦是徐皇后的第二个儿子。
如果朱棣坚持要废长立幼,立朱高煦为太子,那么他会引起重大的舆论危机,重视礼法的文官们,会纷纷据理力争,甚至有可能会造成皇帝和文官的间隙。
毕竟,如果他立朱高炽,或许支持朱高煦的武将会不服气,可是嫡长子继承制和皇明祖训摆在那儿,他们也没理由多说些什么。
可是如果他立朱高煦,文官们可是要为了传统和礼法死谏的。
虽说朱棣是一个坚持自我的皇帝,并不怎么在乎文官是怎么想的。但是当时天下初定,维持朝廷的稳定,不要在立储这件事上让朝廷分为两派,是很重要的。
而且,朱棣的登基,在古人的观念里,属于得位不正。他的皇位不是朱元璋传给他的,而是他起兵抢的。
这无疑给子孙后代一个非常不好的榜样:皇位是可以靠武力争抢的。
倘若子孙后代纷纷效仿,那么明朝就要乱了套。
这一点唐朝就是前车之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又没给后世立好榜样,在废了太子之后舍嫡次子李泰而立嫡三子李治,以至于后世的唐朝皇帝没多少是正常顺位继承的。
所以,朱棣登基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给子孙后代树立好榜样,不要动辄想着靖难抢皇位。
朱棣改明太祖实录,一再强调自己才是朱元璋看中的继承人,朱元璋临终前还要召见自己,是朱允炆拦截了朱元璋的传召才能登基,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合法性,也提高子孙后代效仿他的门槛。
而朱高炽作为朱棣的嫡长子,是朱元璋亲立的燕王世子,是朱元璋指定的朱棣继承人。
如果朱棣不立朱高炽为皇太子,那么他拿朱元璋来为自己的合法性背书,效果就打了个折扣。
朱棣立嫡长子为皇太子,也是在为子孙后代树立榜样。
如果他立朱高炽,那说明,明朝还是要遵守嫡长子继承制的,朱棣的靖难,只是特殊时期的一场例外。
如果他立朱高煦,那说明,嫡长子继承制和皇明祖训只是一纸空文,皇位是拳头大者居之。
所以,朱高炽从一开始的优势就非常明显。朱棣之所以犹豫了2年,是因为他实在是太过于偏爱朱高煦,且朱高煦在靖难当中功劳太大,在朱棣眼里值得一个太子之位的鼓励。
只是,他再喜欢朱高煦,也得为江山稳定让位。
朱棣在立朱高炽为皇太子之后,就再也没有考虑过朱高煦。后来他又把朱瞻基立为皇太孙,更是标志这朱高炽的太子之位无可动摇。
后来,朱棣的放任朱高煦打压朱高炽,不过是一半出于年迈帝王对太子的忌惮,一半出于对朱高煦的愧疚罢了。一旦朱高煦越界,他就毫不犹豫地将朱高煦踢出局了。
你说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