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我国医疗教育,非要国家管?看看美国,中美这账算对明白了!

昊昊聊趣事 2025-01-24 02:58:57

2024第N种回顾方式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美国人居然要靠卖血过日子?

这两天中美“对账”,各种颠覆认知的事情屡见不鲜。问题是堂堂发达国家,人民“卖血为生”实在是惊掉人眼球。

中美对账评论两级反转

原本很多人以为,美国民众的生活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房子大、车子多、生活无忧。但谁能想到,在一个普通美国家庭的日常背后,竟然藏着这么多让人心酸的故事。

有一位美国女生发帖子,说自己为了去参加朋友的婚礼,因为买不起礼服、付不起机票,只能通过卖血来筹钱。六次献血,她终于攒够了800美元。“这800美元,不仅是婚礼的费用,也是我活下去的希望。”她这样写道。

而更让人吃惊的是,她这并不是个例。有一位美国网友回忆,小时候妈妈为了带他们去动物园玩,竟然选择卖血换门票,这成了他童年最快乐的记忆之一。

这些故事听得中国网友满脑子问号:难道美国人的生活真得这么艰难?

如果说个人经历还不够有说服力,那么数据绝对能让人大吃一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类血浆出口国,每年靠着仅占全球4%的人口,贡献了全世界70%的血浆产品。

2022年这一行业的出口额达到425亿美元,超过了许多传统大宗商品的出口收入。很多中国网友看完这条数据直接惊了:卖血竟然成了一门“产业”?这和大家印象中的“灯塔国”形象完全不符。

与此同时美国网友看着中国普通人的生活分享也彻底破防。有一位美国网友在看到中国一所法学院的学费后,眼圈都红了。中国的学费一年的学费仅在1000美元以下,而她为了自己的法律学位,背上了45万美元的债务。她哭诉,这辈子都不可能还清这笔钱。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美国大学学费高得吓人,一些学校一年的费用甚至轻松超过10万美元,而贷款的利息又高达7%。对很多普通家庭来说,读大学就是一场漫长的经济折磨。

再看看日常生活开销,美国人的生活压力更是可以隔着屏幕扑面而来。房租1948美元,电费110美元,网络80美元,汽车保险186美元……算下来,每个月收入里可能只剩下几百美元。

有人问:生病了怎么办?另一位网友直接回答:没有怎么办,能活就活着,不能活就听天由命。

这场没有中间商捣乱的“对账”背后充满了反转,以往的滤镜被不断打破。中国网友向美国人展示了自己的生活:十块钱一个月的手机套餐,一碗不到十块钱的牛肉面,月入五千就可以吃穿不愁。

这些原本在我们看来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细节,却让很多美国网友羡慕得直呼不可思议。纷纷感叹感叹,中国普通人的日子才叫人过的生活。两方网友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了两国之间的民生差距。

悲剧的背后是基础民生私有化

那么美国人的这些生活压力从何而来?归根结底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答案很简单就是基础民生的全面私有化。在美国,医疗、教育、住房等直接关系到普通人生活质量的行业几乎完全被市场掌控。

大家应该都听过一个词叫资本逐利,资本主义的第一追求就是利益,妨碍利益的事情都要避免。这样就导致那些本该以服务为导向的领域,变成了资本掌握的吸血工具。

美国的医疗系统,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昂贵的体系之一。在这里,看病意味着掏空钱包,甚至负债累累。哪怕是最基础的医疗保险,每个月的保费也要超过400美元。

这听起来已经很贵了,但其实还远远不够。因为医生和医院往往会开出离谱的账单金额,做一次普通的阑尾炎手术,就至少要上万美元。

如果不幸得了重病,几十万美元的医疗账单就像一座大山摆在你面前。这让很多人宁愿硬扛,也不敢走进医院。数据显示,美国超三分之一的民众,因为负担不起医疗费用,而选择放弃治疗。

在这个体系里,病人不是需要被服务的患者,而是成了“消费者”。医疗服务不是为了治病,而是为了赚钱。正因为如此,美国的医疗系统,可以让一种普通的药品价格翻几十倍,可以让病人住一天ICU花费上万美元。

类似的问题在教育和住房上同样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些行业完全按照市场逻辑运转。

对许多人来说,大学是一生的梦想,在美国还代表着无尽的噩梦。高昂的学费让很多家庭负债累累。

就像前面说到一位美国女生,毕业十年后依然背负着8万美元的学贷,甚至比刚毕业时还多了不少。甚至之前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是花了21年才还完了自己的助学贷款。

可想而知,在教育这个关乎国家未来的领域,一代代的年轻人,还未进入社会之前就背上巨额债务。这些年轻人很难不失去对未来奋斗的动力。

再说住房,美国的房地产行业早就被资本垄断,市场上的供应量被人为控制,价格自然越炒越高。在美国大城市的房租,都已经逼近普通工薪阶层的承受极限。数据显示,美国一线城市的月租金普遍在2000美元以上,即便是二线城市,也轻松过千。

如此高的住房成本,让不少普通家庭为了节省开支,只能选择租住简陋的拖车。咱们经常吐槽的高房价在美国也是一样的,买房对美国普通人来说同样是一个枷锁。除了动辄几十万美元的首付,还有每月数千美元的房贷以及房产税。

你看咱们耳熟能详的医疗教育住房,三大基础民生在美国都已经这样了,更别说其他了。随便再举一个通信的例子,美国的通讯行业完全由私营企业垄断,收费标准堪称“吸血”。

在中国,最低有5块8块的月租套餐,这些套餐还会附赠短信电话的通信次数和一部分流量。而美国的手机月租最低也要5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300多元,是中国最低套餐的60倍。

短信和通话还要额外收费,发一条短信要0.2美元。有人曾尝试拨打一次国际长途,30分钟没打通几次,结果账单显示150美元。美国通讯公司的理由是,你使用了我们的服务,但没谈成对不起我们不负责。

基础民生私有化的另一个后果是加剧社会不平等。在医疗和教育系统中,有钱人可以得到最好的服务,而穷人甚至连基本的保障都得不到。

这种资源分配的极端化,让美国底层民众的生活压力进一步放大。卖血这种看起来很悲惨的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下,却成了很多家庭维持生计的最后手段。基础民生行业的私有化不是自由市场的成功,而是一种对普通人生活的吸血和掠夺。

中国的体制优势

当美国的基础民生在市场化中泥足深陷时,中国却走出了完全不同的一条路。

我国从基础设施到医疗教育,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被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这些手段避免了资本逐利的弊端,也让普通民众得以享受稳定而可靠的社会保障。

同样是三大基础民生,我们先说医疗。在中国,无论是乡镇卫生院还是大城市的三甲医院,绝大部分都是公立的,收费标准有明确的政府指导,并且覆盖全民的医保体系,大大减轻了看病的经济负担。

大部分人每年缴纳的医保费用不过几百元,看病时还能报销多数费用。这种医保的普惠性是美国所无法企及的。

比如一个普通的住院治疗,其中大部分费用都可以由医保报销。相比之下,在美国同类治疗的费用可能高达数万美元,即便有商业保险,依然让人负担沉重。

教育领域,在美国大部分好一点的学校都是私立学校,所以学费居高不下,而中国的情况就不一样,中国的私立大学一般也叫野鸡大学,通常是不太好的学校。

正常情况下公立大学才是更好的选择,而且公办学校的学费相对低廉,从小学到高中基本实行免费教育,大学学费每年也多在数千元人民币范围内,远低于美国动辄数万美元的学费。

而助学贷款制在大学期间更是不收利息,让学生有机会在毕业后按计划还款。

这样的体系才让教育真正成为了大多数人通向更好未来的途径,而不是像美国那样,变成类似卖身契一般需要用一生来偿还沉重的债务。

住房方面是由中国政府主导,尽管一线城市的房价仍然较高,但大多数地方的房价比美国好多了,尤其是保障性住房像公租房这种,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了可承担的选择。

而且在中国强大且完备的基建下,快速发展的高铁和公共交通,让许多人可以选择住在更为经济实惠的郊区,还能享受便捷的通勤条件。

能实现这样的壮举,正是基于国家在资源整合与公共服务方面的强大调配能力。在这一点上,美国基础设施私有化的管理,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目前我国当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在民生领域的成就绝对不能被随意否认。它为大多数普通人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保障,避免了资本逐利对民生的侵蚀。或许正是这样的体制设计,才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感慨:中国老百姓过的,才是人过的日子。

信息来源:

极目新闻 2025年01月17日 《中美网友在小红书上“对账”,见证中国魅力的无可阻挡》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0 阅读:0
昊昊聊趣事

昊昊聊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