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相声走不出天津,还有作者的原因,为了作品竟然有脏话蹦出

北展溜溜球 2021-03-15 15:46:31

相声有三大起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相声起源于华北,盛行于京津冀,普及到了国内外诸多地方。

这个三大起源地的说法在今天看来倒是并不准确,南京城虽有相声起源的名声,但业已没有相声起源地的实力了。因此,相声终究是北方的艺术;相声演员,最好的藏在天津的剧场里头。随便有不信邪的观众来杠!

到了近些年,相声也只在北京和天津之间出现诸多论调,有对相声发展的考量,也有演员红火与否的比较,甚至包含两地的相声争论。

这就是所谓的京派相声和津派相声,其他的像是陕派相声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受众还是太为狭隘。相声新势力,虽然在西安,但和传统陕派相声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不将其列入陕派相声的代表之中。苗阜王声的青曲社可为代表。

以上及下文的内容,都是对于演员表演风格来说的,不是按照地域来划分的。要按地域划分起来,大多数演员的祖上都是天津人,这就没办法研究下面的问题了。

天津演员有实力,北京演员能红火,算是社会共识。

这里就有人疑问了,既然说天津演员有实力,可为何能让实力稍逊的北京演员名气十足呢?

这里就扯出了两地相声表演方式的不同。北京是皇城脚下,官方的演出团体多如牛毛,大多数演员捧的都是铁饭碗,吃的都是公家饭,到年龄就退休喂鸟,颐养天年;

天津九河下梢,来往的人多,听相声的观众也就多,但却少官方团体,这就给民间团体的发展提供了机会,茶馆遍地都是。

茶馆有了,培养演员便成为了重要的事情。一时间,相声演员如雨后春笋般迸发出来,这种情况持续到现在,并且随着相声的火爆,有了二次扩张的趋势。

茶馆的演员和之前撂地差不多,说一段相声挣一天的吃食,不挣钱的时候也有的是,郭德纲不就写过一人抱个大西瓜的事情吗?那些演员没有铁饭碗,只能硬着身子表演,像是尹笑声、刘文步、黄铁良等老艺人都是战斗到最后一刻。

北京的老演员,多出现在采访和大型演出之上,有几个坚持在茶馆演出呢,毕竟不缺那几个钱。

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老演员不下去,年轻演员上不来,也就抓不到社会的脉搏,也就只能局限在小剧场演出。

为什么,年轻人有想法、有活力、有朝气,却没机会。后台需要有把场的老人,但不是越多越好。相声能耐是需要积攒的,北京演员靠着媒体走红了,一招鲜吃遍天;天津演员只能靠实力走红,实力到的时候,人也老了。

还有一点,天津的相声界并不团结,这在剧本的改良上就可以得到印证。无论是本地人还是作品中描摹的剧中人,大有混不吝的气质,本质上偏于自私。

先说演员和作者,廉春明的本子给演员一个本子,允许演员随便更改,给相声的二度创作提供很大方便;天津可不成,王鸣录写一个本子,说什么,一个字不许动啊,“动我一字,如淫我母”,这谁还敢动,又有谁敢改?

就像是姜昆和梁左一般,梁左的本子可能不适合相声表演,只能算是一段素材或是一段不成功的相声。经过姜昆的更改,是指带有相声的特色,再有舞台上的演绎,便成功了。

本来相声的成功是演员和作者双赢的事情,但为了自己所谓的虚荣心,所谓的作品原创度,就将路全部封死。

没了好本子,有好演员又有什么用?

0 阅读:5
北展溜溜球

北展溜溜球

分享文化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