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中,哪一位建国后饱经风浪,却始终屹立不倒?并非许世友

九品写史官 2024-11-07 06:26:44

新中国诞生了57位功勋卓著的开国上将,他们不仅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且在国家建设初期,均担纲重任,坐镇关键岗位。

可是,由于其显赫的地位,这些上将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往往首当其冲,不少人遭遇了撤职、下放、乃至严格审查的曲折经历,命运多舛。

那么,在这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是否存在这样一位上将,他虽身处风暴中心,却能始终坚如磐石,未曾倒下?答案是肯定的,但这位传奇人物并非广为人知的许世友将军。他就是韩先楚。

韩先楚,1913年出生于湖北红安,一个英雄辈出的地方。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从参加平江起义,到上井冈山,再到参加长征,韩先楚始终冲锋在前,屡建奇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更是屡立战功,成为我军著名的战将。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这是对他革命生涯的肯定,也是对他军事才能的认可。

韩先楚的传奇,并不仅仅在于他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建国后,面对复杂的政治形势和严峻的挑战,他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在历次运动中,他多次身处险境,却总能化险为夷,这背后,是他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以及对正义的坚持。

第一次严峻考验

1959年的庐山会议,是一场政治风暴的前奏。彭老总因为一封信掀起轩然大波,许多老战友、老部下生怕被牵连,都避之不及。但韩先楚却顶住压力,没有说半句污蔑之语,甚至在会议间隙去芬兰别墅看望了彭总。这样的勇气,在当时的环境下,实属难得。

等会议开完,原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邓华、第二副司令员洪学智都被撤职,而第三副司令员韩先楚同样没有随大流,但由于他是福州军区司令员、金门前线的重要指挥,暂时就没人借题发挥。等沿海平静,有些人就重新找事,说韩先楚是“俱乐部的漏网分子”,一时间各方都在观望上级态度。在韩先楚处境危险时,原四野司令员林总发声:“对韩先楚的错误要坚决地批,同时又要坚决地保护、使用。”这句明贬实保的话让韩先楚顺利过关。

第二次严峻考验

1967年,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在怀仁堂反对事态继续恶化,因而被扣上“帽子”,成为敏感人物。在此背景下,许多旧部都不敢过多接触,但韩先楚却异常大胆。他每次入京开会都会登门拜访徐帅,不仅仅见面,每回都还要吃饭,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徐帅出于担心,有一次忍不住问:“你来看我,不怕影响自己前程吗?”韩先楚对此毫不在意:“我韩先楚无所谓!”这样的态度,让徐帅特别感动。因为中央的几位领导对韩先楚都特别欣赏,且他跟徐帅间也没什么实质性的特殊活动,别人想攻击都抓不着点,危险就在无形中化解。

第四次严峻考验

1971年,四野老首长出事后,中央派人去搜寻相关物品,在北戴河就翻出了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的信。当李文卿写好拿过来给许世友签字时,韩先楚正巧在一起聊天,知晓信件内容后,韩先楚说这跟自己所想一致,让许先别急,自己也去写,到时一起交。而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住在韩先楚隔壁,有天串门时获悉了此事,立马表示也参与进来。于是,三封相似的信就呈报上级。

按规定,大军区司令员有重要工作必须向军委及中央做书面汇报,先由林总批阅,再送往毛主席处。但“林办”的叶主任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没有往上递,而是将信给扣了下来锁在北戴河的住处,九一三后被翻了出来。这种事情可大可小,周总理把三封信认真看完后半晌没有出声,再次开口时语气坚定:“三封信都没有实质性问题,到此为止,概不追究,信件交给办公厅副主任王良恩,由他存档。”当年各大军区都有人被牵扯其中,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因此,能稳就要稳,不宜因为一些捕风捉影之事再生动荡。周总理如此处理,毛主席也是认可的。

1973年5月,毛主席接见韩先楚时,说了一句:“路线出感情,我知道,你们对我还是有感情的。过去的事算了,以《国际歌》为界。”有两位最高领导的保护,韩先楚最危险的一次也顺利渡过。

第五次严峻考验

1973年八大军区对调后,韩先楚从福州军区调到了兰州军区,没多久,一场针对邓公的浪潮就来袭了。那时很多军区、地方都展开了对邓公的批判,就兰州军区显得“落后”。一次军区党委会上,有人妄言眼下的批邓工作过于缓慢,跟不上全国形势,要加大力度。韩先楚听后愤怒地反驳:“哪里来的反革命?谁是反革命?他有被开除党籍吗?我没见过保留党籍的反革命。”一连串有逻辑性的问题问得那些人哑口无言,会议马上就停止。

随后韩先楚更是要求军区内不允许开展任何批判的活动,已经贴上去的大字报,务必限期清理掉。虽然韩先楚改变不了中央的决定,但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已做到了最好,非常有勇气!

晚年生活

韩先楚将军的晚年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长期超负荷工作,身体逐渐出现了各种问题。据历史记载,他晚年曾罹患肝癌,这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对他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尽管接受了治疗,但病情还是不断恶化。

最终,这位历经无数战火洗礼、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于1986年10月3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

2 阅读:628
九品写史官

九品写史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