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物质奖励孩子?小心中了德西效应的招!激发孩子潜力得这么做

亲子的时光 2019-06-07 16:27:57

昨天去幼儿园接元宝回家,在小区里遇到丹丹妈妈,闲聊的时候谈起了她给女儿奖励的事情。提起丹丹,她叹气道:“丹丹自从上个月学校开展感恩节活动以后,小姑娘有时候知道主动帮我擦个桌子、洗一次碗,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当时我想着为了鼓励孩子,就给孩子设置了‘积分奖励’的方案,表现好的话,丹丹会得到一枚小猪佩奇印章,凑到了10个印章,就可以得到十块钱的奖励。”

“孩子一开始特别积极,每次干完活就找我要小红花,因为这意味着自己能够有更多的零花钱,可以买自己想买的酸奶或泡泡水之类的小玩具。”

“不过这种情况也就坚持了半个月,这两天丹丹也不会主动来帮我干活了,昨天吃完饭,让丹丹帮我擦一下桌子,她居然跟我说她的零花钱还没花完,她现在不想得到小红花了,然后就自己玩自己的去了,唉!”

听了丹丹妈妈的抱怨,我知道,她错误的使用了奖励的手段,导致孩子对目标的追求出现了转移,她的家庭教育,走入了“德西效应”的误区。

什么是“德西效应”?

心理学大师爱德华·德西博士曾经开展过一次著名的实验,用以研究奖励的做法对人的动机会产生哪些影响。

在这次实验中,德西博士随机选择了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同时,将这些学生分成了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这个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

在第一个阶段,所有参加实验的学生都没有获得奖励。

进入第二个阶段后,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能够获得1美元的奖励,而对照组的学生则没有奖励。

在实验的第三个阶段,德西博士给学生们提供了自由休息的时间,在休息时间内,学生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结果发现:即便是在休息时间段,对照组的学生也会比实验组的学生愿意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也就是说,获得奖励的实验组的孩子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得很快,而没有奖励计划的对照组则对解题依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在这个著名实验的基础上,德西博士得出了研究结论:当一个人进行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的内在吸引力。这种现象就是“德西效应”。

错误的奖励方式,容易走入“德西效应”的误区

在与很多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经验”分享。

“儿子,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元。”

“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每天打30分钟的游戏。”

“姑娘,如果你这次能够考上重点初中,妈妈就带你去欧洲旅游。”

其实,这种不恰当的奖励方式,会把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学习和探索未知的欲望,转变成为物质金钱奖励而学习的动机。一旦物质激励的力度与孩子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孩子的学习兴趣便会急剧下降,当物质激励的动力枯竭时,孩子的成长进步也就停止了。

“德西效应”提醒我们,在日常家庭教育中,外部激励如果运用不当,很可能会弱化孩子的内在动力,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不恰当的物质奖励容易带来哪些问题?

在物质奖励的刺激下,孩子往往容易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很多副作用。

一、为了得到奖励,目标错位

本来,让孩子做家务的目的是为了分担妈妈的压力,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对孩子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一个有爱心的的孩子或者一个学习努力的孩子,原本有着纯粹的初心和动力,但是当这些活动跟金钱和物质奖励挂钩之后,孩子的目标很容易发生了错位,孩子会慢慢觉得,做这一切,只是为了得到小印章、物质和金钱奖励的手段,做家务和努力学习不是孩子的目的——赚钱才是目标,这样的结果,是不是有悖于爸妈对孩子的初衷呢?

去年的时候,我的一位表姐带着孩子来我们这里旅游,在我们家小住了几天。有一天,当表姐和我家宝妈在厨房忙活的时候,听到元宝在客厅哭闹要妈妈,她便大声对她的女儿说,“慧慧,照顾一下元宝弟弟,你带他玩一会”,这个时候,她那15岁女儿的一番话让我们大家大吃一惊。

“让我照顾弟弟没问题,不过你得给我买个包,就是昨天我看中的那个!”

我们真的难以想象,当这个孩子长大,她的妈妈年老生病需要儿女照顾时,会不会以“没有奖励”为由拒绝,那该是多么心酸的后果啊,作为妈妈,或许她没有意识到,正是长期采取不恰当的物质金钱激励的做法,把本来很有爱心的孩子养成了冷酷的孩子。

二、助长贪婪的心理

奖励本来就是一种正反馈机制,每一次的满足都会要求这种正反馈的输入不断增强,所以,我们会看到,当人习惯了奖励的做法之后,便会对奖励视为理所当然,只有不断加大奖励的力度,才能让人更长久的感觉到满足。

这就如同一个成年人,一开始喝一杯咖啡就能提神,但一段时间后,即使喝两杯咖啡也会犯困提不起精神,只有加大量才能实现提神的效果。

小区里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他们家也实行家务劳动报酬。有一次晚饭后,他的女儿被安排洗碗的时候,孩子嬉皮笑脸地面对爸爸说:“1元有些少,我们班同学珏琪说她洗一次碗,她妈妈给5元,爸爸能不能也每次给我5元?”这位爸爸气恼地回答“一分钱也没有”,女儿直接回答:“那我不想洗了。”

这样的结果,让这位爸爸感觉好无语。

三、破坏了孩子对知识的探索兴趣

学习最需要的是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和踏实的学习态度,这是保持好成绩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方法。

当孩子尚未产生学习的兴趣时,我们或许可以利用孩子的生物本能,对其施以必要的物质激励,以推动家庭教育的开展,但从长远来看,这只会收获片面的短期效果。

有的父母凡事都跟学习挂钩,买玩具、买衣服、买食品、看电影,以为这样是多管齐下,会有效促使孩子认真学习,实际上,这种做法恰恰是削弱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会让孩子认为,学习只是获得这些奖励的手段,而不是目标。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只指望靠表面看得见的刺激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那就永远也培养不出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要力求使学生亲自去发现兴趣的源泉,使他们在这种发现中感到自己付出劳动并得到了进步。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兴趣来源”。

怎么做,才是激励孩子的正确方式呢?

既然有“德西效应”这个坑,那么,是不是就不要给孩子奖励了呢?其实,适度的奖励是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持续动力的,不过,一定要注意以下这几点原则。

一、弱化外部激励与取得成就之间的联系

比如,孩子这次考试不错,我们可以对孩子说:“儿子啊,我看你这段时间学习比较紧张,咱们去旋转餐厅吃个自助大餐,放松放松。”

这样的做法,能够弱化孩子“为了自助餐而努力学习”的应激模式。实施外部激励的关键是如何把握其中的尺度,以及如何在实施外部激励的过程中对孩子开展相应的心理疏导及与之相配套的跟进教育。

二、变换奖励原则,帮助孩子找到内在驱动力

从一开始,父母就要将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比如说“做家务是每个孩子都要学会的技能”,“当你变成勤劳的人,妈妈会很骄傲”,“认真写作业的孩子是个优秀的孩子”,这样才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内在的“动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通过研究发现,那些优秀的社会人士所具备的源源不断的坚持精神的背后,是“动机”和“奋斗目标”。简单地说,就是让孩子擦桌子就是擦桌子,没有任何交换的条件。

同时家长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在孩子的奖励上采用一些变通的做法,比如当孩子某次擦完桌子,突然给他奖励一个玩具,并且明确告诉孩子奖励的原因:“你这次擦得很细心,桌子缝旮旯都很干净。”、“这次英语测验,作文写的很好,没有病句,通顺有内容。”

不过,这样的奖励不能天天给,偶尔给一次,能够让孩子有所期待。每次奖励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把孩子具体的“优点”或“进步”挑出来说清楚,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明白他到底是那里做的好,有助于孩子进步和坚持。

三、奖励要适度

通常,奖励孩子的标准需综合考虑家庭的经济能力、孩子的进步幅度等几个方面。切忌“超标准"和不切实际地对孩子进行奖励。比如,有的父母属于低收人阶层,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是为了满足孩子、激励孩子,经常给孩子购买高价玩具和名牌鞋子等作为孩子考好成绩的奖励,其实,这样做不但达不到效果,反而娇纵了孩了,与奖励的初衷背道而驰,是非常不合适的。

四、避免胡乱奖励

孩子只有在对自己的能力不确信的时候,才需要有外在的激励和表扬来肯定他的自信。所以无论在什么事情上,只要孩子已经形成了较为确定的能力了,就不需要经常夸奖和激励了。比如,孩子在搭乐高积木时,凭借自己的想象搭了个恐龙,我会真诚地表扬他,构思巧妙,外形形象。当孩子搭了好几遍时,我就用:”这次颜色搭配的比前几个好“,这样的表扬让孩子听上去更真实,更能带来成就感。

表扬的话过头了,不如不说。

结束语:天底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将来有出息、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而这一愿望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帮助孩子找到内在驱动力,同时适当使用外在激励影响孩子。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0 阅读:1

亲子的时光

简介:俩娃全职爸爸,专注亲子、家庭教育知识分享,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