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授衔,傅作义为何不是开国上将?毛主席:授上将委屈他了

老张车纪 2025-04-22 11:29:24

我们参考了苏联的制度,对那时的军衔做了一些调整。1955年,正式定下了新的军衔等级,一共6等19级。新的军衔制度出台后,不少为新中国做出大贡献的将军们,都拿到了上将军衔。

那时候大家在讨论授衔名单时,都炸开了锅,主要是名单里头的上将军衔获得者,像董其武、陈明仁这些起义将领都在列。但只要你稍微留意一下,就能发现这批授衔的将领里头,居然少了傅作义的身影。

说起来,傅作义可是他们的老上司,要是论起功劳来,他可不比那些上将们少,那为啥他的名字没在那份名单上呢?

董其武是傅作义的老部下,跟了傅作义二十多年,两人关系铁得很。可在这次授衔的时候,名单上有董其武,却没傅作义,这事儿让好多人都议论纷纷。

【抗战时的民族英雄】

董其武和傅作义是在1924年那会儿认识的。那时候,傅作义已经是天津警备司令了,他正打算扩充队伍。董其武得知这个消息后,就跑来想碰碰运气。傅作义瞧了瞧董其武,觉得他挺有本事,就让他当上了上尉参谋。

尽管这个岗位挺不起眼,董其武却没瞧不上,毅然决定留下。到了九一八事变那会儿,董其武二话不说,立马写了请缨上战场的信交给傅作义,表达自己想要抗日的心愿。

傅作义在国家遭遇困难的时候,跟董其武他们讲:“打日本鬼子是大事,关乎咱们整个国家和民族。只要蒋介石点头让我们抗日,咱们就不能因为自己的那点小利益而退缩。”

之后,在傅作义的指挥下,董其武等人在绥远的那场抗战里打得非常棒。因为这场抗战,傅作义他们和八路军的联系也越来越多了。

为了帮傅作义打日本鬼子,贺龙带着的八路军第120师,那是真给力,他们还鼓动周围县城的3500多名小伙子去当兵,直接加入了傅作义的部队。

傅作义那边派了人来八路军在山西的办事处,说想让中央和八路军派些政工干部过去,帮他们在各部队里建起政治部。后来绥远那边一开打,董其武带着队伍打的红格尔图战役,真是把敌人给狠狠收拾了一顿,给后面的仗打了个漂亮的前哨。这事儿还让毛主席知道了,他还亲自写了信,夸绥远的抗战是“全国打头阵的”。

董其武在打仗那会儿表现得很棒,这其中也有傅作义的一份功劳,特别是在他们一起搞和平起义那会儿。抗战那会儿,傅作义跟中共中央就有来往,这给后来的起义铺好了路。

傅作义不光让八路军派来政工干部和党员,他还亲自派人去各地找那些爱国的、有上进心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先到延安和八路军那边学习、培训,等学成之后,就回来到傅作义的队伍里,专门负责做政治思想工作。

在傅作义的军队里头,他们参考了八路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搞了个《第35军十项纪律》,用来好好管管部队里的事儿。这样一来,傅作义的部队整个风气都变了,精神状态和打仗的方式都大不一样了。

傅作义在抗日战争里的表现赢得了毛主席的大力称赞,毛主席写信夸他,说他那种誓死抗争的精神,简直就是民族英雄的典范。全国四万万同胞听到这事儿,都觉得精神振奋,士气大增。

董其武是傅作义的手下,连《大公报》都把他列为傅作义麾下的五大抗日英雄之一。那时候,蒋介石还说:“傅作义部快赶上八路军了。”这话就是说,傅作义的部队跟八路军已经很接近了,就差那么一点点。

所以,蒋介石动手让特务机构混进傅作义的部队里。这些特务在傅作义部队里头“搜查”,翻出了一些暗藏的共产党员,接着就给蒋介石交上了他们的名单。

蒋介石让傅作义想办法解决那些共产党员的问题,不然他们可能会有危险。为了确保这些已经暴露身份的同志能安全离开,给他们每人发了些路费和一头毛驴当交通工具。然后,就让董其武安排一个加强连的兵力,负责警戒和护送他们。

最终,这些共产党员被成功护送到了延安。从那以后,不少爱国青年和政治工作干部也开始慢慢离开傅作义的军队。

【和平解放的功臣】

尽管傅作义后来受到蒋介石的影响,参与了反对共产党的行动,但他对北平和平解放的贡献可不小。听说在傅作义谈妥和平解放的协议后,在绥远留守的董其武还专门跑到北平来找他,明确表示了要跟着傅作义一起干的决心。

后来,多亏了傅作义的卖力推动,绥远得以和平解放。傅作义带领的起义军队也被解放军整编。他俩在起义中立下大功,都获得了中央的肯定。

1955年刚开始授衔那会儿,鉴于董其武以前的优秀功绩,军区打算给他一个上将军衔。董其武自个儿心里头觉得,自己以前犯过错,不配当上将。可谁承想,毛主席很快就找人给董其武带话,说啥也得让他接受这个上将军衔。

可当大伙儿瞧见以前的手下董其武都升为了上将,而他曾经的顶头上司傅作义却没能得到这样的提拔,心里头难免犯嘀咕。

说起给傅作义授衔这事儿,毛主席心里其实有别的盘算。当初大家伙儿在讨论授衔名单时,有人提议把傅作义也加进去,这一下子就炸开了锅。后来呢,负责这事儿的人就去问了毛主席的看法,结果傅作义的名字就从名单上给划掉了。

毛主席没点头的原因挺直接,傅作义在抗战那会儿,还有和平解放北平这事儿上,功劳可不小,就给个上将军衔,确实感觉亏待了他。

北平和平解放的意义重大,傅作义做出的选择,不光让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得以留存,还避免了200万北平百姓遭受战火摧残,同时守住了北平城里的大量文物古迹。

另外,傅作义的那个决定,让董其武有了起义的机会。傅作义一决定起义,蒋介石就想把董其武拉过来,为了不让董其武也跟着起义,还许下了高官和厚待,但董其武都没答应。这多亏了傅作义的帮忙,他亲自跑到绥远去,起义这才这么顺利。

傅作义干得非常出色,这让毛主席对他刮目相看。北平和平解放后,毛主席专门找傅作义聊了聊,问他在新中国成立后有啥打算。傅作义直接说了,他琢磨着要投身水利工程建设,给老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好事。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打算让傅作义和那些起义的国民党高层将领一同成为国防委员会的副头头,但毛主席说:“给傅作义这样的位子可不够,他的贡献可比那些人大多了。要是傅作义当时硬守着北平不放,咱们现在哪还有这个北平城,更别提在这儿开会了。傅作义可是立了大功劳,得给他整个部长当当。”

【军队将领变成水利部长】

很明显,毛主席心里一直记着傅作义的贡献。在仔细询问了傅作义自己的想法后,就让他去当水利部长了。而且,在挑水利部其他成员的时候,毛主席还特意说了,只要是傅作义推荐的人,咱们都得用上。

这能看得出来,傅作义那时候地位可不低。虽然他没能戴上上将军衔,但他的政治路子还是很宽的。再说了,那时候当上上将的那些将领里,有好几位都算是傅作义的手下,要是他和自己的手下一起被授予军衔,那肯定不太合适。

就算没给傅作义军衔,他享受的待遇也已经非常好了,要是真给他个上将,那反倒像是给他“降级”了。最关键的是,那时候傅作义已经不在军队里,而是一心一意地搞水利建设。而那些被授予上将的人都是军队里的头头脑脑,所以他没在这名单上,想想也就明白了。

肯定的是,为了稳住傅作义,周总理按照指示给他讲明了情况,傅作义听后也表示明白了。

另外,为了让傅作义能在水利部站稳脚跟,毛主席注意到傅作义因为以前的身份在部门里受到排挤后,就让周总理给水利部下了指示,规定不管大小事务,都得有傅部长的签字才行。同时,也让傅作义参加党组的会议,让他能说出自己的看法。

这对傅作义在水利部干活儿帮助可大了。大概从1950年到1957年那会儿,他一直琢磨着三门峡水库的事儿,还特地搞了个黄河水利委员会来处理这事儿。

为了把黄河治理妥当,彻底解决黄河水灾问题,并让黄河流域的经济有所改观,他一路从黄河下游走到潼关实地考察。他亲自到现场去看,去做调查研究。

到1972年,他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离开水利部长的岗位。这23年来,他一直在水利电力工作的最前线努力付出,直到快不行的时候,心里还惦记着北方地区的水文状况。他也因此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担任部长职位时间最长的人,这足以看出当时中央对傅作义是多么看重。

傅作义病得厉害那会儿,周总理亲自到医院探望。一听周总理来了,傅作义硬是从迷迷糊糊中睁开了眼。周总理又一次赞扬了傅作义过去的贡献。尽管那时已经是1974年了,傅作义心里还是老想着自己以前做错的那些事儿,满心懊悔。

在这次探望中,周总理又一次转达了毛主席的话,说傅作义对北平和平解放贡献巨大,对他的功劳给予了认可,这让傅作义心里踏实了不少。虽说傅作义没能像他的老部下董其武那样晋升为上将。

不过,中央一直都很看重他,对他的贡献也是一直认可的。新中国成立后,他也用自己的工作成果来回报这份看重与认可。

1 阅读:38
老张车纪

老张车纪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