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抑郁、双相患者年龄不小了,咋还那么幼稚?如何变得成熟?

安汐谈情感 2024-11-03 15:00:51

本文字数约:5272 字

阅读时间约:7 分钟

本文章节:

01、一个人幼稚,其实源于叠加性心理创伤

02、父母如何提升孩子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

03、积极调整这3种年龄,找到最佳生活状态

很多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青少年、大学生患者的父母有一种感觉:

明明孩子的年龄也不小了,为什么有些想法和行为那么幼稚?

在精神分析流派里,这很可能被解释为“固着”,说孩子的发展停滞在早期的某一个阶段。

精神分析流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每经历一个阶段时,都会面对一些挑战或危机。

如果儿童在某个阶段没有顺利渡过,而是遭遇了某些情感体验或过度满足,就会导致“力比多”的大量消耗或滞留。

这又会导致他们在后面的成长中,没有足够的能量维持正常的心理机能,于是就“固着”在那个阶段了。

精神分析流派能意识到这跟心理社会因素有关,这是难得的,可是理解得还是比较表浅,也否认创伤的存在,又解释得很玄乎,而且无法帮助患者及父母解决实际的问题。

精准精神心理学发现,如果一个人的想法、行为显得很幼稚,这确实跟他们过去的经历密切相关。

这源于他们经历过的“病理性记忆”,包括叠加性心理创伤、叠加性心理渴求、不良的归因模式。

为什么这么说?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变得更成熟?

我们每个人该怎么找到最佳的“心理年龄”状态?

以下进行深入分析,并提供一些建议。

01、一个人幼稚,其实源于叠加性心理创伤

人们平时在生活中说的“年龄”,通常说的是“物理年龄”,也就是个体出生多少年了。

但其实,如果变换观察和衡量的角度,人的“年龄”还有其它方面。

比如“生理年龄”,它主要指个体的身体机能状态,状态越好,就相当于越年轻。

比如有的“小年轻”体质孱弱,爬两层楼就气喘吁吁,他们的“生理年龄”可能比经常健身的中年人还“老”。

而“心理年龄”,主要指个体精神心理、内心世界的成熟度和活跃度。

如果“心理年龄”太小,人就显得幼稚;如果太老,就显得死气沉沉、毫无活力。

还有“社会年龄”,主要指个体的社会行为成熟程度。

能深谙社会运行规则,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甚至过得如鱼得水的,通常都是“社会年龄”比较成熟的人。

以上4种年龄,除了物理年龄是无法改变的之外,其它3种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积极进行调整。

比如很多人通过运动、健康饮食和作息实现了“逆生长”。已年过8旬的钟南山院士坚持锻炼、生活习惯很科学。他的生理年龄可能才60岁左右。

钟南山院士,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华为任正非,他也80岁了,但看起来远没有这么“老”。他的心态也很年轻,勇于拼搏和尝试,说明他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都还比较年轻。

而且,他本来就是成功的企业家,深谙社会和人性,现在经过“中美科技战”的磨砺,他的认知维度继续提升,对国际社会的运行规则有更深入的了解。

可以说,任正非的“社会年龄”超出了绝大部分人。

任正非,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反,很多跟任正非年龄相仿的老年人,他们活了大半辈子了,还是看不清国际社会优胜劣汰、“拳头大就是哥哥”的丛林法则。

他们还以为西方发达国家奉行的是所谓“民主、平等、自由”普世价值观。在这方面,他们的社会年龄是比较“幼稚”的。

而很多父母觉得患病的孩子很幼稚、很不成熟,往往也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都比较小,跟物理年龄明显不匹配。

那什么叫做“幼稚”?这只是一种形容,具体来说,就是孩子有很多不理性的认知和行为。

比如遇到问题不是冷静解决,而是推卸责任、躲起来,或者一味闹脾气;

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不考虑别人的难处和实际情况;

追求绝对的公平公正,认为世界就是非黑即白,不是好人就是坏人,跟三岁小孩一样单纯;

认为世界分善良的人与不善良的人,对于自己认知维度没有办法理解的人或事,就认为别人不善良…...

那么上面这些认知和行为是怎么来的?往往是激活了内隐记忆层面的病理性记忆。

比如患者遇事就逃避,这像极了低龄孩子遇到难题就手足无措,只会哭或者躲在大人后面的样子。其实,这是患者相应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被激活了。

他们马上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焦虑、恐惧;产生不良认知——比如“这太丢人了,我肯定搞不定,还会被笑话”,最后决定躲起来。

当然,客观上也说明他们缺乏自信,而这背后,又是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能力是一步步积累和锻炼出来的。

又比如有的患者非要得到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就大哭大闹,指责父母自私,而不考虑实际情况和困难。

这背后可能有多个病理性记忆,譬如父母无意中对患者造成过大量心理伤害,患者本来就对父母非常不满、愤怒;

又或者患者渴望得到的东西能满足他们强烈的虚荣心,而虚荣心的背后,往往有被过度夸奖、过度赞美的叠加性心理渴求。

再举个更具体的例子,有一位患者小桃,她接受系统化、精准化临床心理干预时,已经21岁了,即将大学毕业、步入社会。

但她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明显跟不上物理年龄。比如,她总是怀念5岁之前,甚至不停地说想回到5岁之前,给人感觉很幼稚。

这背后同样也是叠加性心理创伤。

小桃从5岁开始,就遭受了大量来自父母、亲戚、校园生活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压抑、悲伤占据了她生活的大部分。

上了高中后,她患上重度抑郁症和强迫症,去过很多地方看病都无法康复。

大学即将毕业时,她认为自己的未来毫无希望,害怕面对接下来的人生,甚至接受不了自己已经21岁了。

从5岁到21岁,她压抑了16年,强烈的负性情绪得不到释放,大量的不良认知得不到积极的引导和纠正,这些痛苦的经历她根本不愿意接受。

而相比之下,5岁前的时光和感觉真的太美好了。那时她还过得幸福、快乐,世界是美好的,父母是爱她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这种感觉甚至在她心中形成了一种心理渴求,所以她非常不理性地渴望回到5岁之前。

从这个角度来看,因为遭受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一直得不到修复,小桃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都成长得很慢很慢,甚至是停滞。

后来,创伤修复师Lucy修复了小桃的主要叠加性心理创伤,在修复的过程中,纠正了她很多的不良认知。

叠加性心理创伤被修复后,我又对她进行“高维度认知行为治疗”。

我尤其跟她强调,她要意识到,5岁前的时光固然是美好的回忆,但她不能停步不前。

她要利用人生经验和阅历,不断提高眼界,变得更加成熟、睿智,才能真正实现5岁时憧憬的幸福生活。

很快,小桃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有了明显的提升,甚至可以说有脱胎换骨的改变。

很多患者在接受系统化、精准化临床心理干预之后,心理年龄、社会年龄都有了明显提升。

他们变得比同龄人更成熟、睿智,跟患病时判若两人,甚至是脱胎换骨,令父母感到非常惊喜!

也就是说,如果患者的主要病理性记忆得到修复,认知维度得到提升,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乃至于逆商都能快速提升。

系统化、精准化临床心理干预是一条实现这个目标的捷径。

02、父母如何提升孩子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

那未能接受系统化、精准化临床心理干预的患者,该怎么提升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呢?

这部分患者的家长可以积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父母要学会“自我家庭治疗”,尽可能修复孩子的主要病理性记忆。

要是没有这一步的基础,父母讲大道理讲得再多,也只会成为“正确的废话”,起不了明显的作用。

很多父母可能以为只有专业的心理干预,才能修复孩子的病理性记忆,其实不然。

“自我家庭治疗”也是修复病理性记忆的一种方式,虽然慢了一些,但只要方向是对的,慢就是快!

最近,我们会在“自我家庭治疗”的文章专栏里,介绍如何寻找孩子的主要病理性记忆,并且如何修复。

而孩子的病理性记忆得到修复后,扭曲而错误的认知也会得到纠正,也就不会那么偏执、“轴”,能更加理性地看清楚事物。

除了有针对性地处理病理性记忆之外,父母进行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积极改变对待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改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这也很关键。

第二,父母要引导孩子增强自信,增强实打实的能力,真正做到人格与思想的独立。

很多孩子过于依赖他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自然就让人觉得幼稚、不成熟。

这其实与父母的“包办式教育”有关,总是大包大揽,让孩子努力学习就行,其它什么都不用管,这会削弱孩子的自主意识。

久而久之,孩子很容易成为网络上说的“妈宝男”“妈宝女”,容易受到别人的欺凌与排挤。

父母要学会一边教孩子生活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边慢慢放手,鼓励孩子多尝试,试错了再及时积极引导。

通过这个过程,孩子能慢慢提升自信,逐渐敢于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人格、思想上的独立。

此图为AI生成

第三,父母要与时俱进、终生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提升认知维度与思维层次,这样才能持续地引领孩子。

建议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了解“人性三原色”——趋利避害、侥幸心理、虚荣心。

因为看清“人性三原色”和社会运行的规则之后,我们看待事情会更透彻,内心更淡定,也知道如何更好地处理在社会中遇到的各种情况。

换句话讲,这就是“社会年龄”得到提升了。

而且,现在的社会瞬息万变,选对赛道比努力更重要。父母要积极了解前沿的新闻时事、科技信息等等,看清社会的发展趋势,成为孩子人生规划的“指路人”。

03、积极调整这3种年龄,找到最佳生活状态

其实,有一种心理年龄的“停滞”,对个体来说是好事。

比如我的心理年龄就“止步不前”。

我是1973年出生的,今年已经51岁了。但非常奇妙,我总感觉自己一直都是30多岁,完全没有五、六十岁的感觉。

最近几年,我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

我觉得,主要是我在30多岁的阶段里,遇到了重大的人生转折,有过积极的正性情绪,那种充满希望和干劲的感觉,一直留在我心头。

2004年7月,我31岁。我从复旦大学硕士毕业后,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工作。

我不断改良、优化UROD(全麻下超快速脱瘾)技术,为毒品、药品成瘾患者提供超快速的躯体戒断反应治疗。

我感觉自己找到了职业发展的方向,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2007年,我34岁,我遇到了我的爱人Lucy。她的出现,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她不但让我的人生更幸福,也让我的事业变得更有希望,如今还在精神心理领域实现了颠覆性的突破!

所以,无论物理年龄如何增长,我总感觉自己一直停留在30多岁,永远积极向上,不断努力、奋斗。

而且,这也跟我的生理年龄“逆生长”有关。

在2013年的时候,有一个人见了我一面,悄悄对Lucy说,“你这个老公,有50多岁了吧!”

我知道以后哭笑不得,我那时明明才40岁啊!有那么显老吗?有长得那么着急吗?

后来我才意识到,那几年我顶着巨大的创业压力,内心比较焦虑,生活作息和饮食又不健康,外表看起来确实比较老,我自己也经常感到疲惫。

我偶尔翻翻旧照片,我也觉得那时的自己太显老了,难怪别人错判。

但现在,我非常注重心态调整,坚持健康饮食、体育锻炼,身体机能比以前好多了,没有了以前很累的感觉。

也就是说,我逆转了自己的“生理年龄”,我“逆生长”了。很多老朋友、老同学都开玩笑地说,“老何真是越活越年轻了!”

我还想起一件事。

2012年,我在武警广东总医院担任心理科主任。有一位家属对我说,“何主任,你现在已经达到了60岁成功人士的水平。”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这人在拍我马屁,肯定有事相求。

但我深入询问后,这位家属说,他是真的觉得我对社会的理解超过了很多人。换言之,他觉得我的“社会年龄”非常成熟。

其实,对比起现在的我,2012年的我对于社会和人性的理解,还是比较“幼稚”的,吃过很多教训。

可是,那么多年过去了,我的社会阅历大大增加,认知维度也提升了,尤其在我爱人Lucy的引导下,我具备了自我反省的意识与能力。

这些年我一直在精神心理领域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对社会运行的规则也看得更加透彻了。

虽然我无法改变自己的物理年龄,但我是个“不服老”的人。这不是倔强。而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很多大学教授退休后仍被学校返聘,他们会继续充满热情地投入工作,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非常好,身体也健朗。

可一旦学校不返聘他们了,他们很快就失去了自我价值感,认为自己真的老了,没用了,被社会抛弃了。

这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会令他们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都迅速变老,甚至是断崖式衰老,导致大脑功能加速退化,经常忘事,罹患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更高。

希望大众要意识到,一个人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是相互影响的。

如果个体的社会年龄比较小,看不清人性和社会的运行规则,就很容易陷入精神内耗中,感到焦虑、痛苦,形成叠加性心理创伤。

而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会破坏个体的精神心理状态,影响“心理年龄”的成长,也会损害免疫力、抵抗力等身体机能,也就是“生理年龄”出现衰老。

还有些人有严重的“年龄焦虑”,一旦自己的物理年龄达到某个岁数,他们就认为自己老了。

世界卫生组织此前发布过年龄分段: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叫做“老年人”;90岁以上是长寿老人。

所以很多人才45岁,就感慨自己人到中年了;到了60岁后,又说自己要服老了。

其实,世卫组织的划分并不完全合理,其忽视了心理年龄、生理年龄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

我已经51岁了,按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新的年龄分段,我已经是中年人了。

但我认为自己还很年轻,我此生为人的使命感也鞭策着我要活得有价值,并懂得“积极努力、顺其自然”。

希望大众要有意识地别对自己进行“消极的年龄暗示”,更不需要有“年龄焦虑”。

我们要通过调整心态、健康生活,让自己的“心理年龄”“生理年龄”保持年轻、有活力;

但我们也要觉察自身的精神心理隐患,避免陷入幼稚、不成熟;

我们还要通过拓宽认知边界、提升认知维度来提升“社会年龄”,获得更多智慧,思想变得更成熟,这才是良好的生活状态。这样,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会更坦然!更淡定!

0 阅读:46

安汐谈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