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家督促上小学的儿子写作业,无奈外面春光正好,小家伙只想赶快去楼下放飞自我。不情不愿地摊开作业,也是一副生无可恋、魂不守舍的样子。我不禁心头火起,大声喝骂:“专心一点!要知道你老爸我像你这么大时,要是写作业这么不专心,你爷爷早就一巴掌招呼上来了!”没想到儿子人小鬼大,立马抓住了我话里的漏洞反唇相讥:“你看,你自己小时候写作业也不专心,有什么资格说我!”[翻白眼]
儿子这话让我一时间愣在当场,居然无法反驳。是啊,我总说他学习不努力,读书不专心,可是仔细想想,他老子我貌似读书的时候也做不到永远专心致志听讲,永远充满热情不开小差吧?我好像也曾在中学课堂上打过盹,也曾在大学里逃过课,曾经瞎编过作文,也曾经涂错过考卷——我还有什么资格指责儿子![笑哭]
我拿这事说与同事听。有人就一副过来人的神态说:“现在的年轻人啊,是一代不如一代吃苦努力!10后不如00后,00后不如90后,90后不如80后,而80后也不如70后。就说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吧,看看80年代的第一代统考大学生们,人家那才叫勤奋好学,每个人都十分认真地读书……”[吐]
大家是不是感觉听说的80年代大学生都是这个样子全心向学?
这种公知体的话术,原本我也会毫不犹豫地相信的。可是经过周末儿子的这么一“提醒”,我就忽然表示怀疑了。毕竟,人之初也,其性相通。每个时代的新新人类虽自有其特性与偏好,但没有道理本性不同。既然我们这一批00年代的大学生曾经在校园里逃课、睡大觉、经商甚至特立独行玩行为艺术,难道90年代的大学生就循规蹈矩,80年代的大学生就只会埋头读书?[看]
八十年代的复旦校园
不,我不信!既然都说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最用功最刻苦,那我就去故纸堆里翻看一下八十年代的大学生的相关新闻报道。嘿嘿,果然,一查之下就发现一切口口相传的溢美之词都只是为了激励后辈的美好幻想,80年代的大学天骄们,也和我们一样怠惰过、消沉过、挣扎过、呐喊过,也曾经和我们一样放纵过无处安放的青春,甚至比我们这些晚辈更加过分过头——毕竟,谁的青春不逃课呢?[偷笑]
80年代大学迎新的画面
不信,且看看当年的媒体上是如何报道八十年代的大学生的“罪状”。我归纳了一下,当时媒体给大学生们大概总结了有这么四大罪状:
1,厌学逃课
与很多人想象中的80年代大学生们珍惜学习机会刻苦读书的场景不同,当时报纸上可是对大学厌学思潮格外关注。看看这则1988年的报道:“去年(1987年)以来,全国有700多名研究生中途退学。 今年单是北京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就比往年减少了1000人。南京大学以往录用博士是三四十取一, 今年招收80名博士生,报名的却不足80人。在读学生旷课和考试作弊的情况相当严重,不少大学晚上自修教室的利用率不到一半!”[敲打]
80年代的大学课堂
还有,“据报道,不少学校的课室,晚上兼营招待所,接待来自农村的个体户。有些大学校园场地和学生宿舍成了‘贸易中心’,学生在这里摆摊设点,出售服装、书刊、饮料等各种商品。厦门大学学生成立了南强公司、旅游公司、音响公司等,开展各种经营活动。”
在上海,则是“时下,上海各大学校园内一股不愿读书的风气正在迅速蔓延。有关人士惊呼“新的读书无用论”已侵蚀到高等学府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成为大学校园内来势凶、冲击大、引人注目、令人忧虑的问题。[惊呆]
80年代的清华学子们
教师到堂授课,1/3学生缺席已司空见惯,有时甚至一节课只有十几人乃至几个人来听讲,几乎每个教室的前两排都是“虚位以待”。某名牌大学教师到外校授课,眼见听课者日益鋭减而气愤难平,有一次竟只来了两个人,这位教师找到系主任大发雷霆:“你们学校究竟还要不要我上课?”岂知那位系主任反唇相讥道:“我也到贵校上课的,你们那儿不也是这样吗?”此外,以往缺课现象主要发生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等课程上,但现时各专业课都出现逃课现象。”
更过分者,80年代的前辈学长们,还分工合作,排班上课,啥也不耽误!“现在某些院校中,同学之间有"分工”,保证每天有2/3的同学到校听课,其余在家休息,逐日轮换,他们称之谓“轮休”。即便来校听课,课堂上又“分工协作”,每一门课只有二至三人记笔记,其余在课堂里各行其事。事后,同学间相互抄笔记以应付考试。[机智]
当年的男生宿舍
在一次范围较广的问卷调查中,竟然有2/3的同学对作弊行为表示未尝不可!”
看到这些报道,我突然就感觉在面对80年代的前辈大学学长的威压时有了底气啊!至少我这个00年代的大学生可以自豪地说一句:“当年我大学考试可从没做过弊奥!”[加油]
2,经商废学
80年代中后期正是改革开放潮流开始席卷神州的时候,个体户开始爆发,一时出现了下海经商热。当时流行一个说法叫“十亿人民九亿商”,可见全民经商之热。
八十年代的大学饭票
这股经商热潮自然也吹到了大学的象牙塔中。1988年,就有香港记者写下过这样一篇新闻速写:
“北京前门大街行人熙熙攘攘,两个学生模样的少年在叫卖冰棍,笔者买了一支赤豆冰棍,边吃边与他们聊天。据那少年说,他们的学习成绩并不差,但因物价飞涨,家庭生活困难了,父母说念了书也没多大用,就算念完大学,也不过七十来元的工资,不如早点出来挣钱,还有机会当个万元户。[求抱抱]
而在北京东华门的夜市上,一个佩戴大学校徽的青年在出售女式时装,从胸围到夏装,货物相当齐全。他说,他是从别处买来转卖的,生意好时, 每晚可赚三五十元。“你不是在上大学吗?”笔者问。“嗨:现在谁都在挣钱,我白天上学,晚上捞外快,就这么着。” 这就是今日北京,或者说整个大陆的现实!”
别说,80年代的大学校园里还真有一些学生经商做出了大名堂。如当时北京某工科学院有个学生欲乘飞机去外地实习,找老师开材料(当年坐飞机除了钱还得有相关文件材料)。这可是80年代啊,多少国人压根都没见过飞机!老师惊讶地问他“你有多少钱?”那学生伸出两个手指,老师吃惊地问:“两万?”那学生说: “二十二万!”原来他是家乡一家公司驻京办事处的代理人。老师这才无可奈何地说:“你坐宇宙飞船我都不管了。”[听歌]
八十年代某大学校园里学生开办的咖啡厅。居然已经知道让女大学生穿上女仆装招待顾客了,就问你惊讶不惊讶!
当然,有赚的就有亏的,有的大学生甚至亏得裤衩都没了。如当时报纸报道过的,北京某大学一名学生为了倒卖彩电,在大江南北转了二圈,结果彩电卖不出去,负债累累,最后只好一逃了之。[跪了]
这些还算好的,至少没有在校园里影响他人。可是还有一些没本钱做生意又想暴富的大学生,就在大学里公开聚赌。当时有一名外语学院的大学生就对报纸记者说过,他们学校的学生宿舍,每天入夜就听见攻打“四方城”的吆喝声,一打就打到半夜,“老师不管吗?”记者问。那学生满不在乎地说: “这年头谁敢管谁啊!”[敲打]
在没有电脑手机的八十年代,打牌打麻将就是大学生最常见的宿舍娱乐项目
当年的大学校园经商是如此火爆,以至于北京理工大学的时任校长朱鹤孙都不得不站出来专门强调说,他反对学生个人从事经商活动,因为整天想着做买卖,就不可能有精力去抓文化学习,而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功课。清华大学张维教授亦在媒体上公开发言反对学生从事倒买倒卖的活动,提议大学生应多搞些高层次的科技开发活动,把兴趣转到科研、发明与技术服务上来,要与所学的专业相结合——当然,至于这些呼吁能不能起到效果,各位可想而知。
3,耽于恋爱
虽说大学里恋爱男女早已是校园风景,大家见怪不怪了。但是我们很多人总是有一种刻板的印象,就是80年代的大学生在感情这件事上还很单纯,他们那时候的校园恋爱还远没有如今这么多这么开放。
一张80年代的大学女生艺术照
直到我翻看到旧报纸的相关报道,才知道,对不起,我错了!我为什么会有80年代学长学姐们不谈校园恋爱这种特不靠谱的想法呢?[伤心]
据1986年的一份调查材料表明,85.36%的大学生都曾经或正在进行恋爱的事情(这个比例让读物理系本科时全宿舍,以及左右隔壁宿舍和左右隔壁的隔壁宿舍全都是四年单身狗的笔者情何以堪啊![伤心])谈恋爱、找对象是许多大学生活动与谈论的首要话题,甚至不少大学生将即将到来的1987年私下称为“大学生恋爱年”!
80年代的北大校园一景。话说我咋在大学里就没见过这种风景呢?
比较有趣的是据1984年的一份在北京十多所高校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79.5%的女大学生希望男朋友也是个大学生,然而只有28%的受访男大学生想要找一个大学生做女朋友——这是怕Hold不住吗?[绿帽子]
而在关于“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个话题的讨论上我就更加佩服80年代的坦率直白了!毕竟接受了几十年文明熏陶,这种一看就是送命题的问题,怎么着也得给个双手NO啊!可是当年的男大学生们,竟然有50%明白表示“我不反对这个说法!”[作揖]
80年代某大学一场晚会的演员合影
不过80年代终归是启蒙未久,也确实还有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对此很看不惯。当时曾有一名女大学生愤怒的写信指责大学校园里谈情说爱风气太盛,严重影响学习氛围。而学校方面放任自流不加约束,辅导员只说“不提倡、不反对、重引导!”真是气煞人也![笑哭]
4,讲实际轻理想
在八十年代社会上开始流行一切向钱看的思潮,因此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被波及。开始抛弃理想信仰拥抱实用主义。1988年的《中国高等教育(社科版)》上曾刊文痛批“(80年代的大学生)忘记了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走向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利己主义思想也在一部分人中有所发展...”[汗]
同一时代的女生宿舍照片,明显比前面发的男生宿舍照片清爽多了
当时一些大学生已经开始为自身利益考虑,在校园里整天拉关系走后门谋求一个好的毕业分配,蝇营狗苟到处钻营,严重败坏了大学的学风。
无怪乎当年的《教育文摘》直接开骂:“部分大学生将创造与需求对立起来,讲实惠,图安逸,追求优越的工作环境、美满的家庭,过早地进入享受角色,胸无大志,日不思学,惰性萌生,谈情说爱,精力过剩则乱思乱行,精神空虚则沉沦自贱!”(读这段话时为啥我也会老脸一红,总觉得在说我自己呢?)[打脸]
80年代厦门大学的某食堂,看着就挺丰盛啊!
上面说了这么多八十年代大学生的“坏话”,各位学长学姐不会怪我吧?其实咱家并非针对80年代这批大学生,不过是借题发挥说明并非一代不如一代,而是一代胜似一代。上面这些毛病哪个年代没有?谁的青春不矫情,谁的大学不逃课!
80年代的北大指路牌
其实不管你是80年代大学生,还是90年代的、00年代的大学生,大家都曾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谁还不曾光芒万丈?不曾遗臭四方?我们都曾拥有同样的青春回忆,同样的似水年华,有过同样的懵懂和冲动,也有过同样的泪水与激情。跨越几十年的我们都曾经在女生(男生)宿舍附近装模作样吟唱“上帝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样无病呻吟的诗句,也都曾于伤心时、失恋时、绝望时、痛苦时在心底矫情地吟唱“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吐舌][红脸]
80年代的某大学校园一场交谊舞晚会合影
对酒狂歌,上天下海,无拘无束,自命不凡...当所有的这一切尽成回忆,才知道我们终究不过是孩子爸妈,平凡世界——无论你是哪个年代的天之骄子。
向青春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