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公布了最近有关流感的最新数据:病例已逾2400万,住院31万,死亡超1.3万。
而此危机未解,坎普希尔病毒又悄然而至,对此网友戏称美国如今是“毒上加毒”。
根据调查,这种病毒死亡率将会高达70%,至于其产生的原因,在科学家曝光之后,令人气愤不已。
那么坎普希尔病毒究竟从何而来?美国病毒又为何会频发?
最近,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并将其命名为“坎普希尔”,这个消息是通过《每日邮报》以及台湾《中天电视官方》的报道得知的,确实给人带来了不少震动。
研究成果已经在《新兴传染病》期刊上发表,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因此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经过严谨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大家要认真关注。
这种名为“坎普希尔”的新型病毒,主要寄生在一种叫鼩鼱的小型哺乳动物体内。
鼩鼱并不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实际上它们大多生活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森林地带。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这种病毒真的在某个时候爆发,受灾最严重的可能就是这些地区的民众,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的居民,需要做好准备,虽然这一病毒的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很陌生,但在病毒学家介绍它的“家族”背景后,事情的严重性逐渐显现出来。
美国的病毒学家斯帕利博士解释称,坎普希尔病毒其实是亨尼帕病毒的近亲,亨尼帕病毒,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它曾经在多个国家引发过严重的疫情。
更让人震惊的是,坎普希尔病毒和亨尼帕病毒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意味着,亨尼帕病毒可能是坎普希尔病毒的“源头”,两者的关系远比想象中复杂。
亨尼帕病毒的恐怖之处就在于它的高致死率,大家回想一下,亨尼帕病毒曾在亚太地区发生过数次大规模疫情,每次爆发都会给公共卫生带来极大挑战。
这种病毒属于RNA病毒,具有动物到人类传播的特性,通常是通过直接接触动物,尤其是猪、果蝠等宿主动物而感染人类。
感染后,患者的症状初期像是普通流感,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喉咙痛等,但随着病情发展,症状会迅速加重,可能引发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甚至是脑炎、肺炎等致命并发症。
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亨尼帕病毒的潜伏期可以从几天到近一个月不等,这意味着一旦感染者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窗口,导致病情恶化。
全球范围内,亨尼帕病毒的死亡率在40%至75%之间,这个比例实在令人震惊。
至今,针对亨尼帕病毒的特效治疗药物和疫苗还没有出现,治疗只能依赖支持性疗法,控制症状和并发症。
最令人记忆深刻的亨尼帕病毒疫情发生在1998年的马来西亚,那时候,位于马来西亚半岛的尼帕村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病毒传播。
最初,一名猪肉商贩因感染病毒住院治疗,随后多个养猪场的工人也接连出现类似症状,且病情迅速加重。
与此同时,附近的猪群也开始大量死亡,情况愈发严重,经过科学家调查,发现这次疫情源自与猪类直接接触的人类和猪只之间的病毒传播。
于是,这一地区迅速陷入了疫情的漩涡,不仅国内多个地区受到了波及,连新加坡也未能幸免。
在短短的7个月时间内,马来西亚的感染人数达到了265人,死亡人数高达105人,而因病死亡的猪只数量更是惊人,达到了110万头。
这一切显示出亨尼帕病毒的高度传染性以及致命性,而当地公共卫生系统在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时,显得异常艰难。
经过全力以赴的努力,才将这次疫情遏制住,但是它的威胁却一直没有完全消除,如今,随着坎普希尔病毒的发现,人们不得不再次警觉。
在美国的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病毒爆发就是1918年美国爆发大流感,1918年3月4日,那时美国堪萨斯州的芬森军营里,一位正在准备参加一战的新兵感到不适。
他有发烧、喉咙痛和头痛等症状,于是前往军营的医院就诊,医生简单判断为普通感冒,可是,事态迅速变得严峻起来。
中午,军营里的100多名士兵也开始出现类似症状,随着时间推移,更多的士兵出现了高烧、头痛和肌肉酸痛等症状,大家都觉得像是得了流感,但医生始终未曾意识到其中的严重性。
几天后,感染人数急剧上升,军营里有500多人开始感到不适,感染的速度令人震惊,不到一个月,医院接收了超过1100名因病重需要住院的士兵,而最终导致38人死亡。
然而最令人震惊的是,这场疫情爆发后,美国军方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依旧按照原计划将士兵送往法国参战,就在这种轻视中,病毒在欧洲迅速蔓延。
不仅美国的盟友——英国、法国、俄罗斯受到了波及,连美国的敌人德国也没能幸免。
最让人同情的是西班牙,作为一战中的中立国,西班牙没有参与战争,却同样遭遇了大流感的侵袭。
西班牙的情况尤为严峻,因为他们对这场流感的发生缺乏警觉,以至于国内的疫情爆发的异常猛烈。
这场灾难的波及不仅限于欧洲,在亚洲,虽然各国最初没有显现出大规模的传播,但也难以避免这场流感的侵袭。
中国大陆、台湾都受到了波及,台湾在六个月内感染了大约77万人,死亡人数接近四万人,虽然疫情的扩散程度与其他地方相比有所不同,但显然这场病毒爆发的影响不容小觑。
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的肆虐没有得到及时的遏制,反而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
经过了大约几个月的折腾,流感病毒才逐渐被发现并引起更多地方的关注。
然而,尽管病毒最终被控制住,但它已经造成了成千上万的死亡,无数家庭因此失去了亲人。
而在上世纪80年代初,艾滋病病毒悄然出现,HIV病毒的传染性极强,传播途径多样,给许多国家带来了沉重的公共卫生负担。
美国是最早发现艾滋病的国家之一,起初许多人对于这种新病毒了解甚少,直到它成为了一场全球性的危机。
虽然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艾滋病的治疗和防控才有所进展,但它仍然是今天全球面对的一个巨大挑战。
不过,在美国,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病毒爆发无疑是新冠疫情,2020年初,新冠病毒首次在美国被发现,这场疫情的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之广,令人震惊。
美国的疫情一度失控,民众的生活和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在面对如此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时,美国政府实施了严格的封锁措施,尽管如此,疫情依然肆虐。
全球范围内的疫情爆发成为了各国人民共同的敌人,而美国也因此经历了大规模的感染和死亡。
随着疫情的持续蔓延,越来越多的病毒传染数据不断更新,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诺如病毒等其他疾病的传播,也让美国在防疫上面临更多的压力。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报告,近年来这些病毒相继爆发,尤其在圣诞和新年假期期间,病毒传播速度加快,感染人数迅速攀升。
面对病毒的肆虐,我们不得不注意到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一些政客的行为,有些人将疫情政治化,利用这场公共卫生危机来争夺权力。
尤其在美国,一些政客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不顾民众生命安全,公开散布虚假信息。
部分人鼓吹不科学的防疫措施,甚至宣称病毒是“骗局”,让公众产生误导,这样的言论不仅加剧了民众的恐慌,也使得疫情防控的难度大大增加。
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中,全球合作显得尤为重要,病毒没有国界,全球一体的抗疫合作,才能更有效地遏制疫情的蔓延。
然而,美国却在关键时刻做出了让人震惊的决定——退出了世界卫生组织(WHO)。
这个决定不仅破坏了全球合作的进程,还大大加大了全球抗疫的难度,美国作为一个国际交往密切的国家,它的退出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