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最后一个军是如何被全歼的?军长都没逃脱

崔以安沧桑史 2024-10-23 14:48:39

东北军最后一个军是如何被全歼的?军长都没逃脱

1948年的春天,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战役正在山东兖州城悄然展开。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堡"的坚城,守卫着一支令人惊讶的部队——整编第12军。他们是张学良东北军最后的一支主力,经历过九一八事变,见证过西安事变,却在这个春天迎来了最后的时刻。令人称奇的是,这支以"善守"闻名的部队,在短短一天之内就被全歼,连军长霍守义都未能逃脱。究竟是什么样的战术让这座"铁桶般"的城池陷落?为何一向谨慎的蒋介石也无力回天?这支东北军最后的主力,又经历了怎样的命运转折?

一、兖州之城的战略价值

世人皆知兖州是古城,却不知这座古城在近代战争中的特殊地位。1948年的兖州城,不仅是一座普通的城池,更是津浦铁路的咽喉要地。

当时的兖州城,北面45公里就是济南,南边220公里便是徐州。一条铁路线穿城而过,宛如一条钢铁巨龙,将南北两座重镇紧紧相连。这条铁路,就是蒋介石心心念念的津浦线。

"得兖州者,得天下半",这句在当地流传的谚语道出了兖州的重要性。1947年冬,蒋介石在南京的官邸召开军事会议,他指着地图对众将领说:"兖州,就是华北战局的关键!"

这话可不是夸张。兖州城东临泗水,这条河流湍急异常,河面宽阔,形成了天然屏障。城西是一片开阔平原,视野极佳,敌军来犯,远远就能望见。城北有座兴隆塔,塔高九层,在那个年代,这座古塔就成了绝佳的瞭望台。

最令人称奇的是城西北角的那座碉堡。这座碉堡由整块的花岗岩砌成,墙体厚达三米,就连当时最先进的山炮,打在上面也只能留下浅浅的弹痕。守将李玉堂曾亲自在碉堡上刻下"天下第一堡"五个大字,这可不是虚夸之词。

1947年深秋的一天,蒋介石亲自来到兖州城视察。在城头,他仔细察看了城防设施。这座古城的城墙高达十米,大部分是用水泥加固的,还有几处重要的部位是用花岗石和水泥混合建造,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蒋介石站在城头,目光所及之处,尽是战略要地:东面的泗水河,北面的济南,南边的徐州,西面的鲁西平原。他对身边的将领说:"兖州,就是咱们确保津浦线的第一道防线!"

为了巩固这座重镇,蒋介石在兖州部署了2.6万守军。其中的主力,就是整编第12军。这支部队的统帅,便是蒋介石亲自钦点的霍守义将军。

当时的兖州城内,还修建了完备的军事设施。城内囤积了大量粮食和弹药,足以支撑半年的持久战。城墙上设立了错落有致的火力点,城门处都有坚固的暗堡,就连普通民房也被改造成了散兵坑。

在蒋介石的战略部署中,兖州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座城池。它就像是一把锁,锁住了华野东进的道路,守住了津浦铁路的咽喉,更是确保整个华北战局的关键节点。

二、最后的东北军

世人皆知东北军曾是张学良的部队,却鲜有人知这支驻守兖州的整编第12军,竟是当年威震东北的"少帅铁军"最后一支主力。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第12军就是东北军的精锐之师。那时的军长是吉林名将于芷山,他带出的这支部队,以战法灵活、纪律严明著称。每逢阅兵,第12军总是走在最前列,连张学良都称赞这支部队是"东北军的门面"。

1931年冬天,当日军的铁蹄践踏东北大地时,第12军奉命南下。在张学良"不抵抗政策"下,这支虎狼之师只能含恨撤离故土。一路南迁,沿途百姓看到这支威武的部队离开,不少人跪地痛哭。

到了关内,第12军并未解散。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时,第12军驻守在西安城外。当时的军长高树勋面临重大抉择:是支持张学良,还是听命于蒋介石?最终,高树勋选择了追随张学良,第12军全体官兵响应"兵谏"行动。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对这支部队格外关注。他很清楚,第12军虽然已经改编,但骨子里还留着东北军的血性。为此,蒋介石采取了"以柔克刚"的策略。

1937年春,蒋介石召见了高树勋,亲自授予他中将军衔,还特意嘉奖了第12军在抗战中的表现。高树勋感念蒋介石的知遇之恩,逐渐向国民党靠拢。但部队里的许多老兵,仍然以"东北军"自居。

到了1945年抗战胜利,第12军已经换了新军长霍守义。霍守义是四川人,在黄埔军校毕业后被蒋介石特意安排到第12军。蒋介石的用意很明显:要用自己的亲信,逐步消化这支东北军。

然而,一支部队的传统,岂是轻易就能改变的?第12军虽然换了统帅,但那些东北籍的连排长、老士官仍在。他们保持着东北军的老传统:打仗要"有血性",对待百姓要"讲人情"。这些传统,让第12军在众多国民党部队中显得与众不同。

解放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对第12军始终存有顾虑。他不敢让这支部队去打进攻战,只能把它安排在一些重要城市的守备任务上。第12军也确实不负众望,在几次守城战中表现出色,被誉为"固若金汤的铁军"。

1948年初,当第12军进驻兖州时,军中还有三千多名东北籍官兵。这些人大多是"九一八"后南下的老兵,至今仍然保持着东北军的作风。每到傍晚,军营里时常会响起那首思乡的歌谣《松花江上》。

在兖州城头,你总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东北籍的老兵站在城墙上,遥望北方,仿佛要穿过千山万水,看一眼阔别十七年的故土。一位东北籍的老排长曾对战友说:"咱们这些东北人,早晚要回家。"

三、出人意料的攻城战术

世人都知道华野战功赫赫,却不知他们在兖州城下使出了一个闻所未闻的战法——"一面突破"。这个战术,在当时的军事教科书上找不到,连许多军事专家都直摇头说:"这是在冒险!"

1948年3月10日,华野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召开作战会议。会上,成钧和周志坚提出了这个大胆的战术设想:不是传统的多面进攻,而是集中全部主力在西面城墙实施突破。

这个提议一出,立刻引起了激烈争论。有的将领说:"兵法讲究'四面楚歌',为何要放弃三面的进攻机会?"也有人说:"这不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吗?"

可成钧却拿出了一份详细的情报:城内有地下党组织传来消息,守军内部出现了严重分歧。原来,霍守义和李玉堂之间早有矛盾,一个主张死守,一个倾向突围。这个消息,让许世友对"一面突破"的战术更有信心了。

更令人意外的是,一位代号"火柴"的关键情报员传来了兖州城防的具体部署图。这位情报员是城内一位开杂货铺的老板,借着做小生意的机会,摸清了守军的薄弱环节。他指出:西城墙的守备最为薄弱,因为守军认为华野主力在东面。

3月11日,成钧和周志坚带着参谋人员,爬上距离兖州城三公里的小岗子细细观察。他们发现,西面城墙确实存在着守军想不到的有利条件:城墙下有一条废弃的排水沟,可以掩护突击部队接近城墙。

当晚,两位指挥官商定了具体战术:七纵和十三纵的四个主攻团,在400米的正面上并肩突击。突破位置选在了老西门、新西门和西门南侧。最关键的是,他们下了一道死命令:哪个团最先突破,必须立即接应兄弟部队登城,决不允许单打独进。

与此同时,城内的地下党组织也没闲着。他们暗中联系了几位东北籍的老军官,这些人虽然不愿公开倒戈,但默许了地下党组织在关键时刻打开城门。一位姓张的连长还偷偷告诉地下党:守军已经连续三天没有进行夜间巡逻了。

许世友在战前还布置了一个巧妙的计策:故意在东门外泗河边留下一片空地,看似疏于防守,实则暗藏玄机。十三纵39师的精锐部队埋伏在那里,就等着守军自投罗网。

更绝的是,华野还派出了便衣队,混在城内逃难的百姓中间。这些人暗中在城墙根部做了标记,指示着最适合攀爬的位置。他们还发现,西城墙的一段石砌部分已经年久失修,砖缝间长满了野草,正好方便部队攀登。

3月12日傍晚,暮色降临的兖州城看起来一切如常。可谁也没想到,一场改变这座城市命运的战役即将打响。七纵的炮兵阵地上,两发信号弹正悄然上膛。这两发炮弹,将会揭开这场奇特战术的序幕。

四、决战兖州城

1948年3月12日下午5时整,兖州城的宁静被两发呼啸的炮弹打破。这两发落在老西门门楼上的炮弹,就像一声发令枪,拉开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序幕。

紧接着,华野的火力猛然爆发。12门榴弹炮、7门野炮和3门山炮形成了密集的火力网,对准城内的关键目标展开了狂轰滥炸。这种火力配置在当时的战役中并不算多,但炮兵们早已计算好了每一发炮弹的落点,专门瞄准了守军的火力点和指挥所。

战斗刚一打响,一个意外的场景出现了:城内的一些东北籍老兵,居然对着城外的解放军喊起了家乡话。一位参加战斗的解放军战士后来回忆说:"听到他们说东北话,我们还真有点下不去手。"

但战争就是战争。在炮火的掩护下,突击队开始向城墙发起冲锋。他们背着长长的竹梯,弯着腰在夜色中快速前进。守军的机枪扫射得很猛,但突击队员们借着排水沟的掩护,正一点点接近城墙。

一个小时后,第一个突破口出现了。是七纵60团的突击队率先登上了城墙。按照事先的约定,他们立即展开两翼,掩护其他部队登城。十三纵109团紧随其后,也找到了一个薄弱点,打开了第二个缺口。

突破口一开,巷战立即展开。这时候,城内的守军展现出了东北军的悍勇。一支由东北籍老兵组成的队伍,在一个营长的带领下,打退了解放军三次冲锋。他们甚至用旧式的刺刀与突入的解放军展开了肉搏战。

战斗打到13日凌晨3点50分,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20师好不容易打开的突破口,竟然又被守军夺了回去。成钧立即下令:"外面的部队使劲往里突!"随后,部队从西向东展开猛攻,终于重新夺回了突破口。

天亮后的战斗更加惨烈。守军的飞机开始轰炸突破口附近的区域,但这时已经于事无补。上午8时,华野的主力部队已经控制了城内西半部。中午时分,标志性建筑物兴隆塔也落入解放军手中。

这时候,一个出人意料的情况发生了。几名东北籍的连长带着部下放下武器,主动投诚。他们说:"打了这么多年,也该回东北了。"这些投诚的部队,还主动带领解放军抄近路,直捣守军的指挥部。

下午4时30分,霍守义接到了蒋介石的最后一道电令:立即突围。守军开始向东门集结,准备突围。他们显然也发现了东门外那片"空虚"的地带,认为那里是最后的生路。

殊不知,这正中了华野的圈套。当大约一万余名守军逃到泗河桥附近时,预先埋伏在那里的十三纵39师突然发起猛攻。守军腹背受敌,陷入了胜利街和杨家行一带的包围圈内。

一场混战在东门外展开。守军中的东北籍官兵纷纷放下武器,而那些忠于蒋介石的部队则负隅顽抗。到了晚上8点,战斗终于结束。这座号称"天下第一堡"的坚城,就这样被华野拿下了。

五、一个时代的终结

世人都说兖州之战是一场普通的攻城战,却不知这一战不仅结束了一座城池的命运,更终结了一支传奇部队的历史。

战后的清点中,一个令人唏嘘的细节浮出水面:在缴获的武器中,发现了不少上面刻着"东北陆军"字样的老式步枪。这些步枪,是第12军从东北带出来的,十七年来一直保存着,仿佛是他们对故土的一种念想。

军长霍守义的结局颇具戏剧性。当天晚上,他带着妻子和十几名忠心的卫士,试图从一条僻静的小路逃走。他们换上了老百姓的衣服,混在逃难的人群中。但在东门外的一个检查站,一位东北口音的解放军战士认出了他。这位战士曾在东北军服役,一眼就看出霍守义走路的军人步态。

在被俘的九名将级军官中,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副军长杨永泰是地道的东北人,被捕后主动向解放军提供了大量情报。参谋长李德胜虽然是四川人,但因为在东北军服役多年,也很快选择了起义。只有绥靖区司令李玉堂,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在混乱中只身逃脱。

最令人感慨的是那些东北籍的老兵。当华野的干部在清点俘虏时,发现这些老兵中有不少人还保存着当年在东北时的老照片。有的照片已经泛黄,背面还写着"九一八前在沈阳留影"之类的字样。

这些老兵的去向也很特别。华野党委做出决定:凡是东北籍的起义官兵,可以选择就地编入解放军,或者领取路费返回东北老家。让人意外的是,大多数人选择了参军。一位老士官说:"既然要打回东北,咱就跟着解放军走到底。"

在战后的战利品中,还发现了一份特殊的文件:第12军的军旗。这面军旗是用黄色绸缎制成的,上面除了"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的字样,还绣着"东北军"三个小字。这面旗帜后来被送到了北京军事博物馆,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见证。

1948年3月20日,华野召开了总结大会。许世友在会上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兖州一战,不仅打掉了国民党在山东的一个支点,更为重要的是,结束了一支传奇部队的历史。"

这场战役之后,张学良的东北军不复存在了。那些起义的官兵,有的随解放军一路南下,参加了后来的淮海战役;有的返回东北故土,重建了阔别十七年的家园;还有一些人选择了就地安家,在山东平原上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兖州古城的城墙上,至今还能看到当年激战的痕迹。老西门那座被炮火轰击的门楼已经修复,但城墙上的弹痕依然清晰可见。每到夜幕降临,这些斑驳的痕迹就在暮色中讲述着那段尘封的往事。

3 阅读:727

崔以安沧桑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