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只有大S的2个孩子戴着最普通的蓝色口罩!

哎呦喂育儿 2025-02-09 16:56:46

哈喽大家好,我是哎呀妈。

很多粉丝看完昨天那篇文章,《大S两个孩子现身,送别亡母最后一程,老大哭红了眼:年幼丧母的孩子,注定会比别的孩子活得更难!》,留言最多的,都是说她两个孩子最可怜。

其实还有个细节我没提到,就是对比他们跟两位亲阿姨的孩子,完全就是“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的真实写照。

大S去世后,小S的女儿们提前回台湾,现身机场时,全身上下都是名牌,还用帽子和口罩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大S的姐姐的儿子,出现在媒体面前也是,尽可能减少自己的曝光,一切都特别低调。

可大S的一儿一女,穿着普通不说,连帽子也没人提醒戴一下遮挡,还有口罩,一看就是那种最普通的蓝色款。

虽说有可能是因为失去母亲的是这两个可怜的孩子,所以没心思打扮自己,但他们的其他家人,应该也需要注意保护下他们的隐私吧。

不管怎么说,不同家庭的孩子们,呈现出的这些细节像一根根细针,刺破了“孩子有吃有喝就能长大”的谎言,露出一个残酷的真相:

母爱的缺失,是扎在孩子生命里的一根倒刺,看不见伤口,却永远隐隐作痛。

1、妈妈的手,是孩子与世界的第一层铠甲。

天冷时的一顶帽子、下雨时的一把伞、出门前扎紧的鞋带,这些琐碎的照料,是妈妈为孩子织就的“安全网”。

没有妈妈的孩子,就像被剥去外壳的果实,直接暴露在世界的风雨中。

他们可能穿着不合适的鞋子磨破脚,却没人教他系鞋带;可能感冒发烧时硬扛,因为没人摸他的额头说“该吃药了”。

这些看似细小的缺失,会让孩子对世界产生深深的不信任感。

他们很容易像惊弓之鸟,一片落叶飘过都以为是危险来临。

更可怕的是,这种不安会渗入骨血,长大后面对挫折时,他们总觉得身后空无一人。

2、妈妈的眼睛,是孩子情感的镜子。

孩子的喜怒哀乐,需要一双温柔的眼睛来映照。

当他说“我害怕”时,妈妈的一个拥抱教会他“脆弱不可耻”;当他摔跤大哭时,妈妈的一句“疼就哭出来”让他学会接纳情绪。

没有这面镜子,孩子就成了情感世界的盲人。

这样的孩子往往有两种极端:要么像刺猬般暴躁,用拳头代替语言;要么像含羞草般封闭,把心事埋进沉默。

他们可能永远学不会说“我需要你”,因为无人回应过他的呼唤;也不敢接受别人的善意,因为从未体验过无条件的爱。

那些在同学间流传的“怪人”“木头”,背后往往站着一个渴望被看见的灵魂。

3、妈妈的声音,是孩子生命的指南针。

“你真棒”“再试试看”“妈妈相信你”,这些话语像种子,在孩子心里长成自信的树。

没有园丁照料的幼苗,要么在自卑中枯萎,要么在迷茫中疯长。

这样的孩子常常陷入自我认知的迷雾。

他们不知道考90分算不算优秀,因为没人对他说“进步了真好”;不明白被欺负时该不该反抗,因为没人教他“保护自己很重要”。

更残酷的是,当他们看着同龄人被妈妈打扮得光鲜亮丽时,会不自觉地揪起起球的衣角。

那种“我不配拥有美好”的念头,像藤蔓一样缠住整个人生。

4、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孩子,请记住:

1)做他的“临时妈妈”

邻居家孩子总穿反衣服?顺手帮他整理衣领;亲戚家孩子头发打结?送把梳子教他打理。

这些举手之劳,都是在修补他破损的安全感。

2)当他的“情绪翻译官”

当他摔门而去时,试着说“你看起来很生气”,而不是“没教养”;当他沉默不语时,轻轻问“需要我陪你待会儿吗”。

你的理解,会成为他情感荒漠里的绿洲。

3)成为他的“人生见证者”

记住他今天掉了颗牙,下周提醒他“新牙长出来了”;发现他作业本上的五角星,夸一句“你真努力”。

这些微小的关注,会让他相信:“原来我值得被看见。”

写在结尾:

心理学家鲍尔比说:“孩子需要至少一个稳定的依恋对象,才能健康成长。”

母亲的位置或许无法替代,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束光。

愿所有曾被风雨淋湿的孩子,在老师帮他扶正红领巾的瞬间,在邻居阿姨递来热汤的傍晚,在同学牵起他冰凉小手的课间,一点一点拼凑出被爱的勇气。

更愿这个世界,少一些“没妈的孩子”,多一些张开的手臂。

当某个孩子戴着蓝色口罩走过时,愿有人蹲下来轻声问:“你的口罩带子松了,需要我帮你调整吗?”

不知道今天的话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评论区分享。

我是哎呀妈,各大平台签约作者,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爱写作,爱看书,爱看电影电视剧。育儿这条路,我们一起携手同行,遇见更好的自己❤

注:图片来源网络截图,侵权联删。

0 阅读:0
哎呦喂育儿

哎呦喂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