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毛主席身边的女外交官,82岁至今未婚,第一次上班激动昏厥

历史伟人录 2025-04-06 10:19:10

曾经,毛主席身边有两位一生未婚的女外交官,我们第一反应肯定是王海容,其实,除了她还有一个人,她就是唐闻生。

唐闻生的父母都是名人。其父唐明照是新中国第一任驻联合国副秘书长,其母亲张希先毕业于燕京大学,致力于儿童教育事业。因此,唐闻生自幼便深受熏陶。幼年时,她在纽约生活了两年,在此期间,她初步接触到英语文化,还结识了不少海外知名人士与外交家。

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时任外交部部长的周恩来总理致电唐明照,希望他能回国效力。接到电话后,唐明照毫不犹豫,带着一家人毅然踏上归国之路。

1962 年,唐闻生顺利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期间,她一头扎进图书馆,阅读大量英文书籍,不断扩充词汇量和知识面。她还积极参加各类英语演讲和联欢活动,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逐渐成为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尽管众多爱慕者不断地给她写情书,但唐闻生始终保持清醒,将全部精力投入学业。凭借不懈的努力,她仅用三年时间便完成了通常需要五年才能完成的学业,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

上世纪 60 年代,新中国外交事业刚起步,专业外交人才极度短缺。周总理亲自关注选拔工作,委派在外交翻译领域成绩斐然的冀朝铸前往北京外国语学院,选拔一批优秀学生充实外交部力量。

冀朝铸来到北外后,对英语专业学生展开严格考核,涵盖英语听力、口语、翻译以及对国际形势的理解等多方面。唐闻生在考核中脱颖而出。

1965 年,唐闻生被选拔进入外交部翻译室,正式开启外交翻译生涯。

唐闻生第一次见到周总理时,周恩来应邀参加芬兰大使举办的宴会,总理译员冀朝铸随行。

周恩来一眼就注意到了唐闻生这个新面孔,和蔼地询问:“你叫什么名字?”

唐闻生红着脸,略带紧张地回答:“唐闻生。” 周恩来凭借着超凡的记忆力,立刻想起冀朝铸之前对唐闻生的介绍,微笑着点头,对她说:“好好努力,用两年时间赶上你的师傅!”

进入外交部后,唐闻生被分配到教育司翻译处英文组。这里主要承担外交文件翻译工作,为各类外交活动提供翻译支持,对唐闻生而言,是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的关键平台。

翻译处每天都有大量文件需处理,从政治声明到经济报告,从文化交流协议到外交会谈纪要,涉及各个领域。唐闻生从最基础工作做起,认真对待每份文件。

她深知外交文件翻译必须精准无误,一个单词、一个标点的差错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为保证翻译质量,她频繁查阅专业词典和资料,遇到疑难主动向同事请教。在这过程中,她逐渐熟悉外交领域专业术语与表达方式,翻译水平大幅提升。

然而,首次为毛主席翻译的经历,令唐闻生刻骨铭心。那是一次重要外事活动,毛主席要会见外国贵宾,唐闻生有幸被选为翻译。接到任务后,她提前做了大量准备,研究外宾背景资料,熟悉可能涉及的话题。

活动当天,站在毛主席身旁,紧张情绪瞬间袭来,刚开始翻译,她声音颤抖,大脑一片空白,突然一阵眩晕,最终晕倒在地。这次经历让她无比自责与羞愧。

但唐闻生并未就此一蹶不振。她清楚自身不足,明白作为外交翻译,需具备强大心理素质与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此后,她加倍努力训练自己。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唐闻生逐渐克服内心恐惧。

1970 年 12 月,著名记者、《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访华。尽管毛泽东身体欠佳,但仍坚持接见了他。这次会面意义重大,持续了整整五个小时,从上午 8 点一直到下午 1 点。唐闻生全程陪伴在毛泽东身边,担任翻译工作。翻译过程中,她全神贯注,努力准确传达毛泽东的每一句话。

毛泽东对唐闻生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唐闻生深受鼓舞。

1971 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唐闻生在这次会面中担任翻译。为确保翻译工作顺利进行,得知将负责此次任务后,她立即投入紧张的准备工作。她反复研读中美外交词汇,深入研究基辛格的口音、谈话风格和背景资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接待的 48 小时里,唐闻生展现出高超的语言能力和超凡的心理素质。她发音准确、翻译流畅,不仅准确无误地传达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每一句话,还以自信的笑容和得体的举止为这次艰难的外交互动增添了光彩。

基辛格对唐闻生印象深刻,由衷称赞道:“这位女孩不仅美丽,而且聪明伶俐。”

除了基辛格秘密访华,唐闻生还参与诸多其他重要外交活动。1974 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召开,这是一次聚焦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会议。

中国首次派遣高规格代表团参会,唐闻生作为翻译团队核心成员参与其中。会议期间,围绕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资源分配等议题,各方观点激烈碰撞。

唐闻生在复杂的多语言交流场景中,精准地将中国代表关于建立公平合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翻译给各国代表,让世界清晰听到中国声音。

在工作过程中,唐闻生与周总理有过许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周总理对工作的严谨态度和对下属的关怀备至。每次有重要的外事活动,周总理都会提前仔细地了解相关背景资料,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反复推敲。在活动现场,他总是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各种信息,并迅速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反应。唐闻生在一旁协助翻译工作时,从周总理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有一次,在准备一场重要的国际会议翻译工作时,唐闻生对一些专业术语的翻译有些拿不准。她向周总理请教,周总理不仅耐心地为她解答,还亲自查阅相关资料,找到最准确、最恰当的翻译方式。

周总理告诉她:“外交翻译工作至关重要,一个词的翻译错误都可能引发误解,影响国家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严谨对待,不能有丝毫马虎。” 唐闻生将周总理的教诲牢记在心,从此在翻译工作中更加精益求精。

除了工作上的严格要求,周总理在生活中也对唐闻生关怀有加。有一次,唐闻生因为连续加班工作,身体有些吃不消,在工作中不小心打了个盹。周总理发现后,并没有责怪她,而是关切地询问她是不是太累了,让她注意休息,还特意嘱咐工作人员为她准备一杯热茶。唐闻生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激。

凭借着自己的努力,1974 年,唐闻生晋升为美大司副司长。

三年后,唐闻生的人生遭遇重大转折,被下放至五七干校劳动。在五七干校,唐闻生和其他干部一同参加农业劳动。每天天未亮,她便起床随大家下地,除草、施肥、收割庄稼,每项工作都认真对待。尽管劳动强度大、生活条件艰苦,她却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心态。

后来,随着国家形势变化,唐闻生重返工作岗位,先后担任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铁道部外事局局长等职务。

唐闻生一生未嫁,将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国家的外交事业。

参考资料:

中国经济史论坛:《唐闻生:“主席用生命书写那段历史”》

青岛新闻网:《第一次上班激动昏厥 专访毛主席当年贴身英语翻译》

0 阅读:23
历史伟人录

历史伟人录

欢迎大家关注历史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