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利因素
(1)建设生态文明战略和节能减排、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确立了本行业重要的战略地位
建设生态文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基于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下来,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将其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
在应对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央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出台了 4 万亿的投资计划,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2010 年 10 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
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完善环境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2010 年 10 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从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节能环保产业位居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到 2015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力争达到 8%左右。
2013 年 8 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指出:资源环境制约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解决节能环保问题,是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对拉动投资和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节能减排和民生改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确保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将不断扩大污水处理服务市场的外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发展呈现新局面,小城镇数量迅速增长。2012年末全国共有建制镇 19,881 个,全国城镇人口达 7.12 亿,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 52.57%,中国正处于高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
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对污水处理行业提出更高的服务要求。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总数将不断上升,市场化运营服务的增量和保有量两项指标将长期稳定在高位运行。
另外,随着城镇化进程和小城镇不断提升生活品质的需要,一方面,适应小城镇规模的中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将大量出现,其市场化需求将更为强烈;另一方面,由于水资源日益宝贵,集中式水再生处理系统与就地(小区)型水再生处理系统相结合的配置模式将获得普遍应用。所以,无论是在大都市、中小城市还是在小城镇,污水处理行业都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3)生活污水处理的专业技术成熟且具有不可替代性
迄今为止,国内外通行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为二级(强化)生物处理工艺,应用最广泛的是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技术。随着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已经有多种成熟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的污水处理厂中得到了应用,其中以氧化沟、A2/O、SBR 及其变型工艺为主。
二级生物处理工艺是生活污水处理的主流工艺,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具有不可替代性,当排放标准进一步提高时,有选择地增加化学混凝、石灰处理、膜过滤、活性炭等处理单元即可达到深度处理的要求。目前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重点在于对现有单元技术的改进及集成应用。
2、不利因素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流域化管理力度不够,影响了污水处理行业的稳定发展
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发展水平高,对污水处理有迫切的需求,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还是市场化运营情况,都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是,在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及运营资金难以真正落实,导致污水处理率低,影响了污水处理产业的发展。
随着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将得到较大程度的完善,建立在全流域基础上的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与应急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管网建设滞后,影响了投资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生活污水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污水收集管网必须与污水处理厂同步或先行建设,才能达到削减污染的目的。相对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而言,目前城市排水管网的普及率低,致使许多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没有及时发挥环境效益,
同时影响投资方的投资收益。随着环境保护部多个环境保护督查中心成立并开展正常工作,主要污染物减排核查及环境执法的日趋严格,上述状况将逐步好转。
(3)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不足,专业化运营程度不高
我国征收的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偏低,少数地方还没有开征污水处理费。另外,由于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运营程度不高,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较低,缺乏相应的成本约束和激励机制,使得污水处理成本和出水水质难以得到有效控制。随着污水处理收费体系的完善,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专业化运营的优势会逐步发挥。
1、市场容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多。
2003 年-2012 年,我国生活污水排放量由 247.6 亿吨增长到 462.7 亿吨,十年间,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年复合增长率为 7.19%。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每提高 1 个百分点,将会有一千多万人进入城镇居住和生活,按目前年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平均值 65 吨计算,将每年至少带来 6.5 亿吨的污水排放量,市场空间巨大。
下图反映了 2003 年-2012 年我国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变化情况。
2013 年 9 月 6 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 号)指出:以设施建设和运行保障为主线,加快形成“厂网并举、泥水并重、再生利用”的建设格局。优先升级改造落后设施,确保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国家新的环保排放要求或地表水Ⅳ类标准。到 2015 年,36 个重点城市城区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85%,建设完成污水管网 7.3 万公里。按照“无害化、资源化”要求,加强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 70%左右;加快推进节水城市建设,在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质量差的地区,加快推动建筑中水和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到 2015 年,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达到 20%以上;保障城市水安全、修复城市水生态,消除劣Ⅴ类水体,改善城市水环境。
根据行业发展趋势,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市场前景广阔
清水源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