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发现更多城市之美
人就像树,只有把根扎进土里才能活下来。中国人讲究“根系”,黄土地上的人把对归属感的渴望刻在骨肉之中,一脉相承。车水马龙的深南大道北侧,一座四柱三门重檐牌楼将南头古城与外界划分开来,仿若一道时光之门,引人踏足进去看看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去寻找深港文化的根系。
南头古城,又称新安故城,曾是历代岭南沿海地区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集散地,它见证了这片土地1700多年的人文积淀。
1700多年里,辖区、县名和治所几番变更,但深港人民对这片土地的感情却从未动摇半分。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后,香港从新安县割离,深港两地虽隔着深圳河遥遥相望,却并未放下共根同源的手足亲情。香港回归后,不少同胞回到古城脚下重走一遭,有了根的维系,人便不再像一片浮萍。
南头古城全景
东莞会馆
清同治七年(1868 年),东莞会馆始建于南头古城牌楼正街之上,俗称“宝安公所”,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会馆伫立在南头古城中山南街上,与古城南城门不过200米的距离,虽经重修而岭南风情不改,望去一派典雅。
当时,城内东莞籍商人汇集此馆,共叙桑梓之乐。平日里,他们常聚在馆中交流商业信息、议谈生意,甚至存放货物;每逢节日,这些同乡人热衷于设宴过节,请来戏班唱戏,对酒当歌,处处一片热闹景象。若有科举书生经过,也可到此借宿,共论实事。
新安县衙
如今南头古城内仍保存着不少古建筑,它们古色古香,在钢筋水泥下却毫不突兀。与牌楼正街(现中山南街)尽头相交汇的是署前大街(现中山东街),新安县衙位于两者的交汇处。
新安县衙始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 年),由东莞知县董裕卜基、新安知县吴大训营建,距今有四百多年历史,历代几经圮修。后经现代多次重修,新安县衙简化复原为如今二进一天井双廊格局,继续屹立在古城最高点,守护着公正与法度。
报德祠
古时,逢亲民之官,百姓多会为其在立功之地或原任职之地建立专祠,将其汗马功劳记于碑文之中。南头古城中山东街上,便有那么一座祠宇。门额上,石匾隶书阴刻“报德”二字,来人方知原是“报德祠”,为纪念贤哲而建。
根据嘉庆《新安县志》载:“报德祠,在县治前聚秀街中,祀天后,凡知县有功于民者,其禄位牌悉祀于此。”也就是说,报德祠还是一座生祠堂,凡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人,都可将牌位置于祠堂两侧,受香火供奉。时至今日,仍有无数子孙后辈曾踏入报德祠,凭吊留名青史的赤子义士,怀想数百年前的耿耿丹心。报德祠为生祠,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人都可入祠,以供百姓纪念,不忘其功德
信国公文氏祠
700多年前,文天祥在广东海丰五坡岭抗元被俘,被押解上船前往崖山,途经珠江入海口时听闻南宋灭亡,顿生悲恸,吟诵出了《过零丁洋》这一千古名篇。文天祥以忠烈讴歌生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绝句不仅在教科书中传递着爱国情怀,还在南头古城里无声教化着来往游人。在南头古城内中山东街矗立着一座信国公文氏祠,这座古迹是南头古城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官祠。
牌匾故事馆
牌匾故事馆就像是一面穿梭时光之门,吸引着路人踏门而入,去翻阅那段沉淀的岁月。展馆内陈列着古城周边收集到的明清历史牌匾,主要分为商业的牌匾、政治的科举功名匾,以及悬挂于宗祠和家庙上的匾额。
一块牌匾,既像一位才高八斗的学者,将书法艺术、传统建筑以及工艺技法完美地融于一身,又像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者,虽然漫长的时光让它失去了往日的风光,有些已经开始掉漆和开裂,但光阴总是很奇妙,带走了它亮丽的外表,却留下了深厚的内蕴,哪怕是一块木片也足够我们在往后的年月里细细品味。
以上内容节选自《悦读南山》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查看购买
新书《漫步古城》即将和读者见面,
敬请期待。
发现城市之美
“发现城市之美”项目组织专业采编团队,实地走读中国各地,系统收集和发掘每个地方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原生态文化,以原创图文书籍、主题纪录片、自媒体、文创产品等为载体,打造中国最大的原生态文化素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