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军队屠城是怎么回事?

梧桐评商业 2025-01-15 09:38:34

曹操一生最为后人诟病的就是屠城,屠城就是攻破城池后,将全城人杀光,甚至鸡犬不留。作为政治家,曹操不可能不知道人口的重要性,那么曹军屠城是怎么回事呢?

曹操军队屠城是执行曹操的命令,这个命令长期有效,不需要每次下达

曹操曾颁布命令:凡是围城以后才投降的,一律诛杀。

曹操发布这项“屠城”命令的初衷应该是恐吓守城军民,让他们放弃抵抗,尽快投降。

对守城军民进行恐吓,既不是始于曹操,也不是终于曹操。恐吓守城军民文雅一点的说法是:若不尽快投降,城破之日,玉石俱焚。粗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恐吓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动摇守城军民的意志,兵不血刃占领城池;另一种可能是坚定守城军民的决心,拼死抵抗,绝不投降。

曹操屠城命令执行结果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呢?

曹军屠城的实例

东汉献帝初平四年(193年),曹操以为父报仇名义大举进攻徐州,围攻当时徐州政府所在地郯县,没有攻克。曹操回军时攻陷虑县、睢陵、夏丘,对这些城池一律屠城,对军民全部诛杀,甚至鸡犬不留。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率军亲征吕布。十月,曹操在彭城下令屠城,屠杀守城军民。

曹操赦免变民一千多人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西征韩遂马超时,命曹丕留守邺城。

河间人田银、苏伯聚众起兵攻城略地,引起冀州、幽州混乱。曹丕派将军贾信讨伐,大获全胜。残余的变民一千多人,请求投降。曹丕部下多数人的意见是尊照曹操的命令,将这些人全部诛杀。

辅佐曹丕的程昱反对诛杀这些变民,建议曹丕向曹操请示如何处置。

程昱说:“屠城举动,是天下大乱之际。暂时应变的办法。而今,天下已粗略平定,不可以随便杀戮;即使要杀,也应该先向丞相报告。”

程昱网络图片

曹丕接受程昱的意见,向曹操请示如何处置,曹操下令赦免。

曹操知道是程昱的建议后,对程昱大加赞扬。

写在后面

1.屠城令是曹操发布的军令,有前提条件,即在对城池完成合围后,不再接受投降。城破后,对全城军民一律诛杀。如果说屠城令是残暴军令,应由曹操负责。

2.曹操军令森严,曹军将领执行屠城令是服从命令。

3.屠城令对城中居民是一场灾难,只要城门关闭,想出城也不可能。最后,往往被胁迫参与守城。

4.屠城令对曹军而言也是弊大于利,曹军攻城时,城内军民都知道城破之日是什么结果,一定会拼死防守,往往造成曹军伤亡惨重,旷日持久无法攻破。

5.曹操后来对屠城令的执行效果进行反思,觉得并不是好政策。曹军围壶关时,久攻不下。曹操接受曹仁的建议,保证守城军民投降后不死,壶关军民投降。曹丕向曹操请示如何处置残留变民,曹操也下令赦免。

0 阅读:3
梧桐评商业

梧桐评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