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哎呀妈
最近被女儿搞得特别郁闷。
看她期末考得不大好,想带她出去放松一下,她说外面人太多了,不想走,只想宅在家。
好不容易说服她到附近的公园走走,她全程像连体婴一样粘着我,连买瓶水都要我帮忙。
多说她几句,要她多看书,提前预习下学期的内容,她就跟我发火,怪我整天只知道让她学习,她都听烦了。
最后还摞下一句话:
“我讨厌上学,老师同学都不喜欢我,我就不是读书的料,我只想呆在家里哪都不去。”
听完这话,我整个人杵在原地,实在想不通女儿好端端的,怎么就厌学,对外界那么多敌意。
要是真这样下去,她以后怎么办,该如何跟人相处,在社会上立足?
都说孩子的问题,反映出父母教育方式的误区。
刚开始我没懂,直到看了董宇辉在直播间里分享的一段话,我突然明白了。
现在的孩子吃好穿好,抗压力却很差
聊起自己早期直播带货时的经历,董宇辉仍旧印象深刻。
那时他没什么名气,直播间的人也少,结果整个评论区全都是攻击他长相的话:
“你长这么丑,还出来卖货,我买东西没有任何心情了。你长得丑,影响我心情了。”
类似这样的话,对方刷了一晚上,轮番轰炸。
董宇辉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内容,心里特别委屈,直播结束后眼泪差点掉下来。
跑去卫生间调整情绪,照了照镜子更难过,因为对方说得真对。
那时他在想,不能因为别人说实话就生气。
第一次被骂会难受,第二次有点难受,再骂一段时间就习惯了。
回想起那段经历,董宇辉称自己是脸皮厚,有钝感力,所以坚持到现在。
听完他的分享,我内心不禁佩服,难怪董宇辉能迅速从老师的角色,成功转型为主播,还成立了自己的独立品牌。
这背后,拼的就是心态,看谁最皮实。
反观现在的孩子,抗压力确实不行,一点点小挫折就萎靡不振、消极厌世,话稍微说重一点,就直接跟你急眼,不是关门就是出走,拒绝沟通。
甚至还把所有的问题归咎到原生家庭上,怪父母不会教、不懂教,给他们太大压力。
去年,一名13岁男孩因为和父母发生冲突,大吵一架后约上自己的同龄好友离家出走。
俩人6天连跨江苏、安徽、上海、浙江四个地方,怕被家长找到,不停坐车往外省赶。
还有,重庆一位爸爸发帖大爆女儿的“黑料”,称女儿19岁,985大学,头脑聪明却一大堆问题。
回到家就像个废物一样,房间不收拾,家务活不帮忙,花钱无节制。
要是动手打开口骂,女儿直接回嘴,怎么没同意就把她生下来,她现在这样是原生家庭害的。
再极端的自残、自杀,相信大家早就司空见惯了。
虽说现在的学习环境、生存现状对孩子来说压力确实大,但这不能总当孩子逃避现实、回避问题的借口。
未来的社会,只会更严峻残酷。
哪怕孩子考的分数再高,谋得一份美差,没有足够的抗压力,分分钟被世界淘汰,赚再多钱都没用。
“大心脏”的孩子,才能笑到最后
之前看节目时,被一个叫席嘉琪的街舞女孩深深打动。
7岁那年,她原本美好、优渥的家庭突然没了。
爸爸离开她和妈妈,家里的生意出现问题,妈妈不得不变卖家产,带她背井离乡。
虽然每天和妈妈挤在一个30平米不到的小房间,可她没有沉湎在家庭变故的负面情绪中。
而是尝试练习自己喜欢的街舞。
因为起步晚,别人一学就会的动作,她怎么练都像坚硬的木偶娃娃一样,经常出糗。
可不管多折磨人,老师一喊到她的名字出列示范,她只能咬紧牙关跳起来。
为了练好舞蹈,席嘉琪每天就对着家里的镜子一直练,周末坐5个小时火车到外地上舞蹈课。
本以为一切都在慢慢变好,步入正轨,妈妈却查出乳腺癌复发。
至亲的妈妈生病,席嘉琪一度很害怕,不敢面对事实。
可妈妈一直鼓励她,让她把心思花在舞蹈和学习上。
很快她“挺”了过去,几个月后,她在一场省级的街舞比赛获得第一名。
12岁那年,席嘉琪获得去国外参加HHI世界街舞锦标赛(街舞界的奥林匹克)的机会。
面对人高马大的外国选手,她有过忐忑,但还是硬着头皮继续上,结果一路杀到前四名。
两年后,她重回赛场,一举勇夺亚军,看到中国红旗在会场上冉冉升起。
年少成名,一向没什么存在感的席嘉琪被同学调侃、八卦。
以前她内向、脸皮薄,可如今她不再在意这些声音,而是脚踏实地做自己能做的,把舞蹈跳好。
奥运冠军邓亚萍说过:
“并非所有的压力都可以躲避,困难和挑战是我们必须要去面对的,如果躲着不解决,问题永远还在那里。”
生活的不如意、学习的压力,俨然是每个孩子会遇到的困境、难题。
比起给孩子投资钱财,让他掌握一门好技能,考上一所好学校;不如帮助他学会在各种风雨面前,依旧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心力,勇敢直面并闯过难关。
因为未来的路,终究得靠他的双手去争取,双脚去前行。
心脏越强大,越有钝感力的孩子,越走得自信、笃定和顺畅。
真正为孩子好,就给他一张“厚脸皮”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
“脸皮从薄到厚,本质上是一个人心智逐渐成熟、情商逐渐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
虽然每一位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
但前提是,培养孩子的钝感力,让孩子拥有一张“厚脸皮”,这样无论走到哪里,遇到什么问题,孩子都能应对自如,变得强大起来。
为此,我给自己如何教育女儿定了三个计划,和大家分享:
1、做孩子坚强的后盾,在他遇到难题时陪伴他。
孩子耐挫力差,不是他不行,而是他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是他没有动力继续前进,对学习和成长失去信心。
这时,父母的陪伴尤为重要。
让他发泄一下情绪,把心里的不满、难受、憋屈表达出来。
当他看到不管自己多糟糕,父母始终不离不弃关注他、爱护他,慢慢地他会更有安全感,不害怕直面自己的问题。
正如那段话说的:
“父母存在的意义,并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他想到父母时,内心就会充满力量,会感到温暖。”
做好孩子厚实的避风港,这种随时带来的安全感,是孩子所能披戴的最强铠甲。
2、多说鼓励、肯定的话,重塑孩子的自信心。
现在的孩子,成长充满压力和艰辛,我们做父母的,就不要再说消极负面的话给孩子添堵了。
用鼓励代替打击,用肯定代替否定。
在孩子犹豫不决、畏惧退缩的时候,学会用有温度的话语、行动抚慰他的心。
一位杭州女孩,考试不理想,心情十分低落,结果父母什么都没说,直接准备好吃的犒劳她,鼓励她。
看到这份惊喜,女孩的眼里瞬间多了光彩。
孩子对自己的价值认知,大多源于父母的态度。
当父母总是用爱接纳他、认可他,他会觉得自己值得、配得,更有信心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3、适当让孩子吃点能承受得住的苦。
《人民日报》曾建议父母,要给孩子“受挫计”,适当体验一下失败的机会。
孩子的抗压力,就像弹簧,拉一拉才有弹力,如果一直给他安全、无挫折的环境,他只会变得安逸,失去拥抱失败的勇气。
想要他变得坚强,拥有足够的抗压力,父母要“狠心”,舍得让孩子承受能力范围内的压力和挫折。
比如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团队合作项目,孩子失败、受伤,只要他能自己处理,就让他来。
好的教育,就是打磨孩子的过程。
让他体验过失败、受挫的滋味,才能明白自己能提升和进步的空间,在挑战中变得坚硬、强大。
做父母的都知道:
无论怎么爱孩子,都不可能永远陪在他身边保护他,照顾他一辈子。
所以为了孩子着想,一定要给孩子稳固的成长根基,让他能从容应对各种处境。
只有孩子脸皮厚一点,心理韧性强一些,父母才能真正放心,放开手让孩子过自由、独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