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類肇興繪畫之藝,即示人類由蒙昧臻文明之階。繪畫之初,本乎模寫生活之真實,若洞穴岩畫,遺世千載,所摹者,大抵人獸之際會也。隨寫實之能漸臻精妙,乃有文藝復興之古典油畫,唐時人物畫之描寫宮廷,以至當今超寫實之現實主義油畫,蔚然大觀。
然於此藝術之演進,亦有背離寫實之道,諸多畫派風格紛呈,強調內心之感受,拒絕無批判之自然主義寫實,遂有種種現代之抽象作品。中国画亦然,初則“師造化”,繼而“中得心源”,以形式筆墨之美感為創作之旨歸,遠真實之摹寫而去。
何以至此?關鍵在於寫實之作,所呈之畫面,皆世俗之所睹,其藝術之言語,對應生活之真實。此真實為眾人所共納,無須藝術之鑒識。彼等常以生活真實為衡量藝術真實之準繩,結果則“俗眼”觀“俗物”,遠離藝術之精神境界,僅為現實之圖解矣。
是故,吾人賞鑒藝術之作,首當留意者,非其描繪之具體物象,乃其表現之形式也。藝術之作,若徒以真實為務,而不求精神之超越,則必流於庸俗,失其作為有别于現實之精神境界之本質。故當以形式之美感、技法之精湛、意境之深邃為賞鑒之要,方能領略藝術之真諦也。
材質:80年代紅星棉夾二層+80年代上墨榮寶齋定版
尺寸:四尺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