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走多了,总能遇到不少奇葩事。
之前有一次下班太晚了,赶上肚子又饿,随便找了家自助盒饭准备对付一口,进门前我还问了服务员,我说现在菜还多么,因为我想着是如果菜不多了,我就换一家吃。
服务员说还很多,多得很,放心吃,我就把钱交了,拿着自助餐盘准备好好大吃一顿。
结果进去之后才发现,菜其实不多了,而且还是属于“剩的不多”,
都是剩菜,也没有补充的,我环顾四周,发现还有几个跟我一样的深夜下班族正在默默低头吃饭,
我想着算了,本身自己很饿了,而且这么晚了也不想费劲,所以就拿了点看着还可以的菜,端着盘子找地方坐着开吃。
吃了没多久,我意识到边上有人,抬头一看,好像是这家店的老板娘。
我并不是从对方的感觉上判断的,因为从感觉来看,对方扮相高雅,穿着贵丽,笑盈盈看着我的样子,
一看就是在滚滚红尘之中,傲然而立的强者。
“吃的还好吗?”
我说还好,又往嘴里巴拉两口饭,不想多说了。
“我们家的菜色怎么样,有没有特别喜欢的?”
我抬头看了看,不愧是强者姿态,之前看我没搭理他,还能保持得体的笑容,
于是我准备尊重这个对手,放下筷子,擦了擦嘴告诉他,我不知道他家的有没有自己特别喜欢的菜色,因为本身可以选择的菜就那几样。
你问我怎么选,我是真的没得选。
后来这家店我又去了一次,诚实的说,我是为了老板娘而去的,
更诚实的说,我是为了老板娘那番话而去的。
因为我也想知道,他家的菜色之中有没有我特别喜欢的。
这次去的时候,我特意选择饭点,一般自助盒饭店,饭点时供应的菜色往往最丰富,而且补充及时。
交完钱,拿上餐盘,到了菜品区一看,菜的种类确实比之前多了不少,而且菜的情况来看,都是刚出锅没多久的新菜。
第一眼满怀期待,看了两眼发现,
其实就那么回事。
真正可吃的其实并不多,因为我发现,大多数的菜都给人一种没什么食欲的感觉。
要么就是炒的颜色不太对,要么就是食材很明显不够新鲜,总而言之,我总能找到不接受的理由。
当时心想,是不是自己太挑剔了?
回头看了看店里其他客人的选择,我发现似乎大家都很明白,
敷衍了事的菜不要拿,缺乏诚意的菜别去看,
就那几样能吃的,赶紧吃饭走人就行了。
于是,我也选择随波逐流,有时候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随波逐流绝非坏事,毕竟大家共同认可的经验不能说一定对自己有意义,
但是从立场的角度来说,大多数食客的想法,跟店家的想法必然是有所不同的,
我是食客,站在食客的角度想问题,总比站在店家的角度想问题更合适。
所以在拿了那几种菜之后,我便找个地方坐下来慢慢吃,
这次我吃的很慢,边吃边看着来来往往的食客,我发现大家的选择其实都差不多,盛的菜基本还是那几样,
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店家提供了大概三四十种菜,但真正受到多数人普遍认可的,其实就三四种。
虽然这属于典型的身边统计学,但我依然觉得,与其相信某些招牌式的花里胡哨,
不如清醒一点,
眼见为“食”。
饭后出门,遇到在门口蹲着发呆的店员,于是走过去闲聊两句。
“你挺会吃的嘛。”
店员笑着说,然后指了指里面,似乎意思是说,
这里有这里的规矩,而我知道了这里的规矩,
作为知道的奖励,被赋予“很会吃”之美名。
我点了点头,反问道,原来你们员工其实很清楚这里面的门道嘛,
他笑着没直接回应,只是自顾自的说,我们也跟你们一样在那边吃饭。
成年人心照不宣的话题,就此落下帷幕,我慢悠悠的离开,回头看去,
他依然朝着远处不知名的方向发呆,
餐馆里的规则,我们都懂,我是食客,他是打工者,大家都在这里,以基于生存需要的方式活着,
上一次的老板娘呢?我本想问问店员,
只是话到嘴边,便觉得此话太过多余,
如此高手,怎会随意出没呢?
我不知道他在哪里,
我想,给老板打工的店员,
更也不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