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父母对于孩子的爱,自古以来就是伟大而无私的,拥有母爱的孩子是十分幸福的。《诗经》中有云“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可以看得出,若有父母作为依靠,我们心中都会有着莫名的底气,但是如果没有父母依靠,那么我们便如无根之浮,异常艰难。
今天要说的,是德国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为了为女儿报仇,她不惜在法庭之上当众开枪,甚至自己深陷囫囵都在所不惜。1981年3月,德国的一位母亲在法庭之上为女儿复仇,当众开枪射杀了害死自己7岁女儿的凶手,那么,为女儿复仇的母亲是否正义?这个话题引发了许多德国民众的热议。
这位母亲名叫玛丽安巴赫迈尔,是一位无比苦命的单亲妈妈。在幼年时期,玛丽安的父母便已经离异,到了玛丽安青年时代,年仅16岁玛丽安便跟当时的男友前后生下了两个孩子。但是由于当时的玛丽安没有经济能力,因此两个孩子的抚养权都被剥夺。直到1973年,玛丽安才在工作中小有成就,自己拥有了一座酒吧,因此她才合法拥有了自己的第三个孩子,一个名叫安娜的可爱小女孩。
1980年5月5日这一天,噩梦诞生了,恶魔一般的邻居克劳斯对着年仅7岁的小安娜伸出了他的罪恶之手。当天安娜因为与母亲玛丽安发生了争执,因此愤然离家,并没有选择前往学校,因此给了克劳斯可乘之机。
值得一提的是,克劳斯是一个有过性虐待儿童前科的变态男人,他在35岁时曾被强制进行化学阉割,后来据说又接受过荷尔蒙治疗,因此可能恢复了一定的性能力。克劳斯将年幼的安娜整整囚禁折磨长达两个小时,最终用一条连裤袜将其活活勒死,其后又将安娜装入一个纸箱,并抛尸运河岸边。
在警方将克劳斯逮捕后,克劳斯虽然承认了对小女孩安娜的暴行。但却辩解称这是因为安娜向克劳斯勒索,索要金钱,气愤的克劳斯才在盛怒之下对安娜做出了暴行。而克劳斯的辩护律师更是在法庭上声称克劳斯是因为荷尔蒙失调才做出了失控的举动。
1981年3月6日,这时的法庭之上正在对克劳德进行审判,愤怒的母亲玛丽安在听到克劳德与其辩护律师的说辞后,居然当庭拔出手枪将克劳德就地击杀。当天玛丽安总共开了8枪,其中6枪都正中克劳德后背,导致克劳德就此身亡。据当天在玛丽安旁边站着的民众所说,他当时听到愤怒的玛丽安嘴里一直说着:我想当面杀死他,但他向前走去,我只能朝他的后背射击。
此事件一发生,这位可怜的母亲玛丽安便立马被推到了德国的舆论风口,无数民众开始讨论玛丽安的做法正确与否。而玛丽安在法庭上自我辩解称当时处于极度愤怒之中,下意识地朝着克劳德疯狂开枪。但是据邻居所说,玛丽安曾经在地窖当中偷偷练习过开枪,玛丽安的医生也说在事后玛丽安的日记本上看到过一句话“安娜,我为你做到了”。
玛丽安的案件,从本质上讲师一场关于道德与法律之间的争执。有人认为玛丽安只是要履行作为一名母亲的职责,并不能说是冷下午的杀手,并且还有很多人对玛丽安的遭遇深感同情。后来德国法庭以非法持有枪支和过失杀人的罪名宣判了玛丽安6年监禁。对此有记者曾向德国民众做过一个统计,有28%的人认为法院量刑适当,有27%的人认为量刑过重,还有25%的人认为量刑太轻。
总之对于玛丽安的量刑,可谓是众说纷纭,民众各自的观点都有一定的依据。有人站在法律的一边看问题,也有人站在了道德一边看问题,对待这类问题,如何能够协调好法律与道德,就比较考验德国司法部门了。
结语
1985年6月,服刑仅一半时常的玛丽安便重获自由,出狱后的玛丽安离开了这个让她伤心的城市,移居到了尼日利亚,并开启了新的生活。但是可能是由于经历太过于沉重,玛丽安在46岁时便与世长辞,死后和女儿安娜合葬一处。
参考资料:《游子吟》《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