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被无人机击落,又被无人艇击落!俄直升机太脆了,是否该淘汰?

大壮实验室 2025-01-04 08:50:46

近日,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称,乌侦察兵使用搭载R73导弹的Magura V5 海上无人艇摧毁了一架俄罗斯米-8直升机。这是乌军首次使用海上无人艇击落空中目标。

其实在俄乌战场上,这已经不是无人装备第一次攻击直升机了。2024年8月6日,乌克兰军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个视频影片,该影片展示了一款未知型号的自杀式无人机,成功地击中了俄罗斯米-28攻击直升机的尾旋翼并将其击落。

随着微小型无人机在俄乌战场上的泛滥,传统武装直升机的空间似乎受到了局限,甚至有观点认为,微小型无人机的成功运用已经让传统的武装直升机面临了生存风险,是否该淘汰现有的传统武装直升机,继而大规模换装中小型或微型无人机,成为了各国热议的话题。

因为从现有情况来看,一架成本数百美元的无人机,往往可以摧毁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昂贵装备,远比直升机性价比高。而且微小型无人机的入门门槛很低,简单熟悉操作页面,学习基本的战术打法后,一名后端飞手也就可以披挂上阵了。由于微小型无人机具有物美价廉,隐蔽性强的特点,容错率极高,即便是第一架未摧毁目标,也可以快速切换到第二架继续“补刀”。同时,由于微小型无人机普遍挂载了各类型的相机,使其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图像显示和传输功能,在一般情况下还可以客串战场侦察的任务,引导己方地面部队作战,所以不少中小国家和地区,都开始扩大微小型无人机的普及率。

与中小国家或地区不同的是,以中美为首的军事强国早就实现了装备的体系化建设和部队编制的改革。对于中美两军来说,缺乏的并不是火力打击的手段,而是战场信息化建设的加强,战场监视、毁伤评估能力的扩大。以俄乌战场上大放异彩的自杀性FPV为例,本质上就是连排一级单位下设的无人机分队,是为了弥补常规火炮及航空支援不足的情况下,北约根据乌克兰武装部队的现状和需求,针对性提出的一项改进。在俄乌战场爆发之前,微小型无人机主宰战场还只是设想,北约此前也发现了微小型无人机在未来战场的价值,但基于大规模战争为目的,战场节奏强调快速,迅猛的北约,对于拉锯性质的微小型无人机并不是相当看好,微小型无人机之所以能在俄乌战场上发光发亮,也是因为乌军的确有效阻挡住了俄军的锋芒并形成拉锯,这才有了微小型无人机的发展空间。

微小型无人机的价值的的确确是存在的,尤其是为一些中小型国家或地区武装在遭遇强于自身的对手时,提供了更多的“非对称作战”优势。而对于中美这样的军事强国来说,正规野战部队的节奏仍应该是快速和迅猛。俄乌战场的实战经验表明的并非是坦克,武装直升机这样的战斗平台应该被取代,反而是强调了坦克,武装直升机在新时代的战争背景下所需面临的转型问题。以“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为例,AH-64D“长弓阿帕奇”完全侧重于战场打击和火力支援。以美军中型战斗航空旅(CAB)为例,辖1个侦察攻击营(ARB,24架AH-64D),1个侦察攻击中队(ARS,30架OH-58D轻型武装侦察直升机),1个空中突击营(AHB,30架UH-60武装输送直升机),1个通用航空支援营,1个无人机连,1个航空保障营。其中AH-64D所处的位置是依靠自身的长弓雷达,侦察范围内的目标并发起打击,为突击运输的AHB部队内的UH-60提供伴随保障。

在微小型无人机还未在俄乌战场上大放异彩前,美军陆航旅编制及战术打法的确是多国效仿的标杆。但是在无人作战系统泛滥在战场上之后,美军在最新的AH-64E(V)6上,单独配备了认知决策辅助系统(CDAS)和有人/无人机编队-能力扩展”(MUMT-X),在新的操作系统和更新的数据链配合下,AH-64E(V)6已然具备指挥无人平台的能力,加强了在战场上的任务弹性和生存能力,对微小型无人机的反制能力也有了明显增长。 实际上这也代表了未来武装直升机的发展道路,类似于六代机那样,开始寻求人工智能(AI)或认知决策辅助系统(CDAS),分摊飞行员的操作驾驶压力,承担更多的任务,在探测到目标并制定好打击规划后,随即将指令发送给飞行员,由人来决策是否对目标发起打击。而受武装直升机指挥的无人平台在与武装直升机联动之后,可以获得高于后方操纵平台的信息权限和感知能力。

而与AH-64E(V)6理念相近的还包括解放军新一代重型武装直升机。从现有信息分析来看,这款新型直升机在机身四周安装了先进的告警系统和桅顶雷达。由于最大起飞重量的增加,机身空间和载荷能力也有了显著增强,为此其内部航电系统似乎也具备了类似乃至超越AH-64E(V)6的无人平台协同能力。与此同时,新型直升机上还安装了大量的干扰系统,这些系统不单单可以对空空导弹的弹载导引起到作用,对敌方无人机同样也有着不俗的干扰效果。简而言之,新型直升机较过去的武直10和直19,最大的改变就是接入了战场云网络,它的任务效率和战场生命力已经不是俄系直升机乃至多数欧美直升机所能比拟的,同时也并不是若干微小型无人机就可以威胁的。在完整的战场体系支援下,武装直升机非但不会被淘汰,反而会因为新环境的出现得到技能上的增长。同时因技术层次的跨越,新型武装直升机可以在平台不做大修改的情况下,通过换装商用现货(COTS)得到提升。

俄乌战争中,电子技术水平欠佳的俄系直升机,例如米-28NM,卡-52等,出现战损记录是很正常的事情。以米28NM为例,在一次行动中遭遇乌军地面部队的伏击,随即被乌军地面部队发射的英制“星光”单兵防空导弹命中并当场被击落。“星光”单兵防空导弹采用的是激光驾束制导模式,较激光制导,被动红外制导等手段,有着更好的抗干扰能力。但激光驾束制导容易受烟雾,障碍物等可以影响操控手视野的物体影响,从而大大降低命中率。

米28NM在内的俄系直升机不足之处就在于,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缺乏独立软防护能力。米28N之所以会被FPV无人机击落,首先一点就是它的态势感知能力不足,这也是俄系军机的通病,没有先进的半导体和材料做支撑,虽然装备了桅顶雷达和其它搜索设备,但依旧难以发现这样的空中小目标。即便是发现了,米-28N的机载对抗设备也很难对FPV无人机起到作用,因为在当初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到会面临这样的低,慢,小目标的威胁,许多直升机都是如此。但与俄军不同的是,其它军事强国在认识到微小型无人机的威胁后,开始对直升机队进行升级,针对性的安装了专业的对抗干扰设备,这也是AH-64E(V)6的产品噱头之一。所以,直升机被无人机击落的根源问题并不在于直升机本身是否应该生存,而是如何让直升机重新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战场环境。

有了俄系直升机在战场上被摧毁的实战范例,解放军自然清晰自己想要的是一款什么样的新型直升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解放军的新一代重型武装直升机突出的是战场态势感知和信息联合能力,搭配不同的战斗平台可以起到不一样的作用。在联合组网模式下,它已经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作为“整体”一份子,它的联动范围除了无人平台之外,也包括数字化通讯的单兵,装甲单位和炮兵。这样的改变并不是多个单位依靠对讲机,小电台的简单整合,而是战场体系的微妙综合。新型武装直升机也不单单只是担负对敌地面目标进行打击摧毁的单一火力平台,而是要兼顾指挥,侦察,数据引导和平台协同等多种任务的新模式直升机。

着眼现在来看,武装直升机的需求性我们是很高的,但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基于现实情况下的升级。战场上不会轻易淘汰任何一款武器装备,只会促生原有武器做出更大的调整和升级,就类似于俄军的“乌龟坦克”,实用角度出发,只是缺乏新平台而已

0 阅读:2
大壮实验室

大壮实验室

笑看国际史,趣学古今风云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