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宿四”到底炸了没有?科学家终于给出了确定的答案

魅力科学君 2023-03-03 19:01:14

宇宙中那些闪亮的恒星,都会有熄灭的那一天,不同质量的恒星,其熄灭的方式也不一样,通常来讲,像比邻星这样的小质量恒星会在默默地熄灭,像太阳这样的中等质量则会“生命末期”剧烈膨胀,成为一颗庞大的红巨星,而在大质量恒星“寿终正寝”之时,通常会发生“超新星爆发”。

“超新星爆发”可以视为宇宙中的一种威力极为强大的爆炸,其在短时间内释放的能量,就可以高达太阳一生释放出的总能量的数十倍甚至更多,当一颗大质量恒星发生“超新星爆发”时,它所在的整个星系都会被它的光芒照亮,其威力之大可想而知。

所以在我们地球附近的那些“年老”的大质量恒星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比如说位于猎户座的“参宿四”就是这样一颗恒星,这颗恒星距离我们大约640光年,对于“超新星爆发”来讲,这样的距离已经足够近了。

在过去的日子里,人们一直在试图弄清楚一个问题:“参宿四”到底炸了没有?而在经过了多年的研究之后,科学家终于给出了确定的答案:没有炸。

可能有人认为这很无聊,毕竟“参宿四”炸没炸观测一下应该就知道了,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因为光的速度是有限的,而1光年其实可以认为是光在宇宙空间中直线前进1年的距离,也就是说,从“参宿四”发出的光线需要640年的时间才可以抵达地球。

这就意味着,我们现在观测到的“参宿四”,其实是它在640年之前的样子,而“参宿四”现在是个什么状态,我们却只能在640年之后才可以观测得到。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如此,科学家又是如何确定“参宿四”现在并没有炸呢?其实这是科学家根据已知的观测数据,再结合相关的理论进行推演所得到的答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都知道,恒星之所以会发光发热,其实是因为它们的内部一直在发生核聚变反应,实际上,核聚变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除了能让恒星发光发热之外,还会产生向外的“辐射压”,进而使恒星不至于发生引力坍缩。

在大质量恒星的核心反应区,氢会聚变成氦,而当氢消耗殆尽之后,恒星就会发生引力坍缩,这就会造成其核心的温度和压力不断上升,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氦就会发生核聚变并生成碳,在氦耗尽之后,恒星又会发生进一步的坍缩,于是其核心的温度和压力又会上升,当达到一定程度时,碳又会发生核聚变……

随着这个过程的持续,恒星内部会发生一轮又一轮的核聚变反应,进而生成越来越重的元素,但当核聚变的生成物是铁的时候,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就终止了,为什么呢?因为铁的核聚变不会释放能量,而是会吸收能量。

在这种情况下,恒星就会因为其内部骤然失去了“辐射压”而迅速坍塌,其核心会形成以中子简并压支撑的致密结构,而恒星外层的物质则会以极高的速度猛烈撞击其致密的核心,并最终引发“超新星爆发”。

需要知道的是,恒星的体积其实一直在有规律地变化,具体表现为其体积一会儿要大一点,一会儿要小一点,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恒星脉动”。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核聚变的速率对温度高度敏感,当恒星收缩时,其核心的温度会上升,于是核聚变的速率就会变高,并释放出更多的能量,进而使得恒星的体积出现一定程度的膨胀,而恒星的体积膨胀之后,其核心的温度会下降,核聚变的速率就会降低,于是恒星的体积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而体积收缩了,核聚变的速率又会变高……

恒星内部消耗的元素类型不同,其“恒星脉动”的周期也不同,所以通过对这种现象的观测,我们就可以知道一颗恒星到底在消耗哪一种元素。实际上,正是通过这种方法,科学家确定了“参宿四”消耗的是氦元素。

对于大质量恒星来讲,元素越重,其消耗的速度就越快,根据恒星演化模型,像“参宿四”这种质量的恒星,氢元素可以消耗大约1000万年,氦元素可以消耗大约100万年,碳元素可以消耗大约1000年,而在此之后一直到铁元素的整个核聚变过程,则只有大约14天。

所以一个简单的逻辑就是,既然“参宿四”消耗的氦元素,那就说明它并没有炸,毕竟在氦元素消耗完之后,还有一系列更重元素的核聚变,即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参宿四”是它640年之前的状态,那它现在也没有炸,因为氦元素之后的核聚变还可以让它支撑上千年的时间。

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观测水平的提升,科学家已经获取到了大量的有关“参宿四”的观测数据,根据科学家的计算,目前“参宿四”应该处于消耗氦元素的早、中期阶段,即使是最极端的情况,它的氦元素也还可以消耗10万年之久。

所以如果要问“参宿四”到底炸没炸,那么答案就是确定的:它现在没有炸,并且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不会炸。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

72 阅读:32774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66

用户18xxx66

19
2023-03-04 11:48

640年之后记得把我唤醒,我要亲自验证看看有没有炸[得瑟]

澄澄 郭 回复 11-14 08:33
你的棺材板都找不到了,怎么唤醒[鼓掌]

浮光幻影流年シ 回复 01-11 14:05
那时你早已经成为物理物质了

修行侠

修行侠

12
2023-03-05 13:45

最快还是人的思维,不管多远,瞬间到达

淋雨时 驍、 回复 04-19 06:55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你以为你思维到了实际上完全没有到

用户18xxx74 回复 01-15 05:14
然并卵,思维还在脑袋几毫米距离内

用户14xxx46

用户14xxx46

11
2024-12-17 15:51

不是有说光年是距离,光对于自己光粒子可以一瞬间就可以飞到了,对于人在缩慢对比空间又要640年的对比感受,以后用光分解引导

雨夜带刀不带伞

雨夜带刀不带伞

7
2023-03-05 22:57

640光年的距离爆发,咱们可没好果汁吃啊

手可摘星辰 回复 03-07 13:36
就算现在原地爆炸,等到的时候,我连块碑都没有😂

viva la vida 回复 01-17 08:01
自转轴没对着我们有啥好怕的

波波沙

波波沙

6
2023-03-04 07:23

[点赞]对于大质量恒星来讲,元素越重,其消耗的速度就越快,根据恒星演化模型,像“参宿四”这种质量的恒星,氢元素可以消耗大约1000万年,氦元素可以消耗大约100万年,碳元素可以消耗大约1000年,而在此之后一直到铁元素的整个核聚变过程,则只有大约14天。

淋雨时 驍、 回复 04-19 06:59
有没有一种可能你说的燃烧和恒星的不是一种。平时说的燃烧是指化学燃烧,某物质和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释放热量,比如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而恒星的燃烧是指的核聚变,氢原子在高温高压下发生聚变释放能量生成氦原子

小自在 回复 10-09 13:05
为什么有质能转换?光子为什么有波粒二属性?我觉得我们认为的物质只是一种稳定的能量结构

雨林

雨林

6
2023-03-05 11:58

也许刚爆炸,要640年后才知道。

淋雨时 驍、 回复 04-19 07:01
不可能,因为观测到了,现在还处于氦聚变阶段。哪怕是今天氦阶段反应全部完成,也至少要1千年之后才会超新星。所以现在必不会爆炸

宜城

宜城

6
2023-03-10 16:39

这篇文章的结论是有问题的。只能说明640年前参宿4没有爆,而它有可能在随后的任何时间爆的。因为我们目前还没有收到它爆炸后的光线,我们不知道而已!

快乐之城 回复 10-15 08:20
根据接收到的参四辐射光线科学家研究出了,它现在正燃烧的是氦元素,就算氦烧光了,之后的碳元素也可以支持1000年,这就说明,就算现在开始燃烧碳元素,它也得有1000年以上的寿命,这证明它没有炸

十七 回复 11-01 08:33
主要是你认为它想爆它就爆了,甚至能瞬间从你认知的结论里它能在量子坍塌的一瞬间突然消失[呲牙笑]

 十七

十七

6
2023-11-01 08:34

讲的很清晰,赞

 私奔到火星

私奔到火星

6
2024-12-17 23:31

拿光的速度来说他到底有没有爆炸真的无脑,就好像如果火星上发生爆发,人类一直用天文望远镜看着他,难道要等他的声音传到地球才知道他炸了[笑着哭],他有没有爆炸我望远镜一看就知道了

yb无聊

yb无聊

5
2023-03-04 14:28

这炮仗威力吓死个人——不,它是要吓死个太阳系,瑟瑟发抖那种!!!!

浮生若梦

浮生若梦

5
2023-05-29 00:59

蟹状星云几千光年堪比满月,这玩意要是炸,估计相当于10倍满月吧

横着走的螃蟹

横着走的螃蟹

3
2023-03-04 17:07

地球炸了都没有关系!

天天乐 回复 03-06 18:59
Tygyuuhj buy by

天天乐 回复 03-06 18:59
Tygyuuhj buy by

omxz

omxz

3
2023-03-05 13:31

在明朝万历年间炸的,都400多年了

ab3721a

ab3721a

3
2023-07-30 11:25

事物内外不但有引力 同时还有斥力 只是大小不同 二者相互依存 相互转换 都是电磁力

老李

老李

3
2023-08-11 08:20

抬杠吧。我说已经炸了300年了,等340年再看结果吧

用户16xxx68 回复 12-29 12:35
现在还是氦,还有碳元素呢?

逍遥子

逍遥子

3
2023-08-20 10:25

目前的技术来看,他爆炸640年后地球人类才能观察到,所以即使639年前爆炸的,人类也得明年才知道!说明自然的伟力是无穷的,人类的生存与毁灭只能懵懵懂懂的听从宇宙的安排!

记忆玄震造物

记忆玄震造物

3
2024-04-23 16:23

爆炸是一种艺术[点赞][点赞]

再也回不去的从前

再也回不去的从前

3
2024-09-10 06:55

还是书写些实在的吧!尽拿这些不着边际的遥远假说说啥事呢?

买火柴的怪蜀黍

买火柴的怪蜀黍

2
2023-03-04 15:45

这个只能证明640年前没有炸……

晨雪飞 回复 03-05 13:25
人类的观测速度能超过光速?

淋雨时 驍、 回复 04-19 07:02
他证明了现在还处于氦聚变阶段,也就是说,哪怕是现在已经完成了氦聚变阶段,也可以确认现在确实没有炸

点燃我的火焰

点燃我的火焰

2
2023-03-06 20:06

杜甫《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轮回无道

轮回无道

2
2023-07-04 20:52

640光年约等于6200万亿公里。

哲仔 回复 01-10 22:14
换算地球是一粒尘,银心是在地球中心的小玻璃球,这6200万亿公里只有北京到天津的距离?

用户56xxx85

用户56xxx85

2
2024-02-10 15:50

50光年内寸草不生

43

43

2
2024-08-07 10:38

117年后还没有巨型聚变堆那就是寄[静静吃瓜]目前管不到超光[静静吃瓜]

Hotel

Hotel

2
2024-11-05 08:47

很有趣的文章

白水

白水

2
2024-12-18 01:53

很好的文章,涨见识了!

用户10xxx94

用户10xxx94

1
2023-03-04 23:31

[点赞][点赞][点赞]表达得浅显易懂

天明

天明

1
2023-03-05 06:45

没事,不管我事,到时我都成土了

人在旅途

人在旅途

1
2023-03-05 11:49

估计早炸了

用户11xxx86

用户11xxx86

1
2023-12-16 08:52

炸了!我昨天从那里跑过来!

我爱这个世界

我爱这个世界

1
2024-02-12 23:07

原来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普及了那么多的科学知识!

左手恋右手201706

左手恋右手201706

1
2024-03-26 06:34

说过多少次了,光年是距离单位,不是时间单位,物理就有这个题,非得抬杠。天体物理学不用考虑时间的关系,因为得用光子为参照物。爱因斯坦早就说过,研究空间物理,考虑时间问题没有任何意义。只有相对运动,相对距离,体积,质量这些,没有时间。

左手恋右手201706 回复 06-08 12:55
注意参照物,看清了以光子为参照物。光子到任何地方都是瞬间的。

Jerome

Jerome

1
2024-03-29 10:39

既然聚变到铁就停止了,那铁后面的元素怎么来的?

淋雨时 驍、 回复 04-19 07:06
超新星爆发啊。因为到铁之后的聚变就不会释放能量了,而是会吸收能量,所以就没有了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对抗自身引力了,所以就停止了聚变。但是超新星会释放大量的能量,可以让更多的重元素产生聚变

NiGONiGO 回复 01-10 19:51
首先,不是聚变到铁就不再有聚变了,还是有可能有聚变,只是聚变不仅仅不释放能量,反而需要能量,是不可持续的,但是恒星燃烧的时候没有这个问题;其次,说恒星燃烧主要是氢(比如说太阳),并不意味着别的元素不燃烧,只是占的比例小而己,比如说太阳现在也燃烧氦,烧碳,也在聚变铁元素(因为现在能量足够)。文章的意思,打个比方,你看一个火炉,看它的颜色,只道烧的啥东西,烧的速率,估计啥时候会灭。

星仔

星仔

1
2024-05-06 21:14

反正没办法证明,就使劲儿的猜吧!

孤傲的莫扎特

孤傲的莫扎特

1
2024-05-10 17:18

目前的读者朋友,在它爆的时候,可能连你的灰都没人记得了[得瑟]

风云

风云

1
2024-09-04 18:30

怎么确定,存在超光速的信息传递吗?

用户15xxx82

用户15xxx82

2023-03-04 13:37

不会自己看吗

用户13xxx39 回复 03-05 00:25
科学不是谁都能明白的

用户15xxx49

用户15xxx49

2023-03-06 15:55

等俺千年后再来告诉大家它炸了没有哦亲

言辞尖锐

言辞尖锐

2023-12-10 07:59

万能的,无所不懂的科学家!

金龍龍

金龍龍

2024-03-09 23:05

牛奶是拿来喝的,但不能太用力把牛吹飞了。

魅力科学君

魅力科学君

解读科学知识,探索科学趣闻,感受科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