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1月7日,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5周年纪念日。这一天,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民众大游行。
斯大林的妻子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和她的莫斯科工业学院的同学们一道,满怀激动喜悦接受了现场检阅。
但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11月8日夜,在克里姆林宫,一声沉闷的枪响,打破了深夜时分特有的宁静。手握左轮手枪的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静静躺在血泊中,结束了自己年仅31岁的生命。
直到第二日清晨时分,女管家才发现了倒在血泊中,早已冰冷僵硬的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的尸体,还有一封写给斯大林的遗书。这封遗书,除了斯大林本人,再也没有人看到过它的内容,因为斯大林不久之后就将其焚毁了。
因为遗书内容无人知晓,关于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之死也就众说纷纭,有说她是死于自杀,死因是在11月8日的晚宴上,斯大林曾当众将烟头扔到她的脸上,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不堪受辱,遂开枪自杀;也有人认为,娜杰日达是死于政治谋杀。
在娜杰日达之前,斯大林有过一段婚姻,妻子名叫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是一位勤劳善良的缝纫女工,于1904年和斯大林结婚。1907年,夫妇俩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雅科夫。
不幸的是,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产后不久染上了斑疹伤寒,斯大林不得不四处筹钱,为妻子治病。
同年,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的病情恶化,转为肺病,不久后撒手人寰。
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病逝后,幼小的雅科夫被外祖母和姨妈抚养。自此之后,斯大林一直孤身一人。
且说1903年的一天,斯大林在巴库曾经救起过一个两岁的溺水女孩。这个女孩,正是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娜杰日达是阿利卢耶夫的小女儿,阿利卢耶夫和斯大林是好友。
此时的斯大林大概不会想到,16年后,这个被他救起的小女孩,会成为自己的第二任妻子。
此后,直到1907年,斯大林才又见到已经年满6岁,活泼可爱能说会道的娜杰日达。
数年后,阿利卢耶夫一家搬迁至圣彼得堡,斯大林也正被流放在此地。孤身一人的斯大林,常常寄宿在老朋友阿利卢耶夫的家中。
此时,当年被斯大林救起的落水小女孩,早已成长为亭亭玉立的美丽姑娘了。在中学读书的娜杰日达,不但人生得年轻貌美、皮肤白皙,学习还刻苦认真,积极上进,年届不惑的斯大林对她格外注意和欣赏。
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斯大林,一有闲暇,便绘声绘色地向娜杰日达讲述自己被捕、流放、逃跑、遭遇暴风雪的传奇革命经历,让娜杰日达对其情不自禁产生仰慕之情。
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正是爱英雄爱做梦,爱憧憬美好未来的年岁,娜杰日达一颗少女的芳心,渐渐被斯大林俘虏了。
1919年,40岁的斯大林和18岁的娜杰日达成婚。
成婚后·一地鸡毛结婚前,娜杰日达是将斯大林如同英雄一般看待的,崇拜且爱慕。可是,于普通人而言,英雄大概只适合崇拜和仰慕,不适合相识相恋,更不适合和他结婚生子。
不幸的是,娜杰日达正与自己眼里心里的英雄相识相恋结婚生子。
1921年,他们的儿子瓦西里出生,1926年,斯大林最疼爱的女儿斯维特兰娜出生。
随着一双儿女的降临,娜杰日达却并没有过上外人羡慕的儿女双全的幸福生活,因为与斯大林结婚后,娜杰日达发现,丈夫性格强硬、作风粗暴,有强烈的大男子主义倾向。
在家庭生活中,斯大林的作风一如在工作中,习惯于对妻子发号施令,且不容置疑,不容辩驳,这让娜杰日达越来越无法接受。
娜杰日达是一个性格独立、思想活跃的新时代女性,她渴望得到的是平等和谐的夫妻关系,希望能够得到丈夫的尊重和理解,而不是像上司对待下属一般的发号施令。
在与娜杰日达的相处模式中,斯大林更多是以对待奴仆一般的态度来对待自己最忠实的妻子,就连对她的称呼,也是直接不带姓不带名更不带昵称的直接以“娘 们儿”呼之,这让自尊心极强的娜杰日达感觉完全没有做人的尊严可言,自然也让娜杰日达无法忍受。
此外,斯大林与娜杰日达之间经常为着各种家庭琐事发生争吵,这样的争吵甚至在娜杰日达分娩前都不能避免。
1921年3月下旬的一天,分娩日临近,娜杰日达又与斯大林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吵。盛怒之下,娜杰日达选择离家出走。
后来,娜杰日达和斯大林的第一个孩子瓦西里,就因为娜杰日达的愤怒出走,而出生在莫斯科郊区的一家小医院,而不是出生在克里姆林宫医院。
也因此,孤独出生在小医院的瓦西里,自小便与自己的母亲娜杰日达分外亲近和依赖母亲,和甚少陪伴他的父亲斯大林则感情疏离。
许多年以后,回忆起娜杰日达的死对谁打击最大,女儿斯维特兰娜直言不讳指出,是哥哥瓦西里。
“母亲死时,他崩溃了。她是他的爱和他的保护伞,母亲是他的一切。”
随着争吵次数的增多,尤其是娜杰日达在分娩临近的日子里,斯大林仍然不管不顾,毫不体谅怜惜妻子,与之频繁发生争吵,娜杰日达的一颗心已经彻底碎了。
看着原先她心目中的英雄形象,犹如巍峨的城墙,如今在她的眼前一点一点坍塌,娜杰日达感到悲哀极了。
1926年,在他们的女儿斯维特兰娜出生后不久,娜杰日达和斯大林又发生了一次激烈争吵。
这一次,娜杰日达决定不再退让,不再委曲求全。娜杰日达在愤怒之下,毅然带着一双儿女,和保姆一道回到了娘家列宁格勒居住。
这一次,娜杰日达下定了决心,不但带走了孩子们的四季换洗衣物,还将自己的生活日用品装满了一只又一只大箱子,铁定了心要带着孩子们过不被打扰的单身母亲的生活。
可是,没过几天,斯大林就打电话过来求和,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在电话里,斯大林对娜杰日达说话的语气,是从未有过的舒缓温柔,道歉的态度是从未有过的诚恳。
或许是极少见过对自己如此温柔以待的斯大林,她曾经深爱的丈夫,她心目中的大英雄,娜杰日达心一软,又带着孩子们和行李,回到了克里姆林宫。
可是,娜杰日达没有想到的是,她以为斯大林这一次是真心悔过,哪知,一段时间后,已经习惯了做事独断专行,习惯了对他人发号施令的斯大林又故态复萌。
只有一次,娜杰日达清楚记得,她生病了,孩子们由保姆照料着。遵照医嘱服药过后的娜杰日达,昏昏沉沉睡在沙发上,身体软绵绵的动弹不得,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这时,随着轻轻的推门声响,娜杰日达艰难睁开眼睛,看到工作回来的斯大林。
斯大林一见单薄虚弱脸色苍白的娜杰日达,独自哀哀凄凄躺在沙发的一角,不觉心下一动,立刻走上前去,一声不吭地用一双温暖厚重的大手,将娜杰日达轻轻抱进自己温热的怀抱,而后又抱着她走进卧室,将她轻轻放到卧室的床上,替她盖上被子,还细心的掖好被角。
这时,泪眼朦胧的娜杰日达,喜悦激动的泪水一直在眼眶里打转,她哽咽着喉头,对自己最亲爱的丈夫喃喃说道,啊,原来您还是爱我的。
是啊,她终究只是一个女人,她有求于丈夫的,不过是他对她的尊重与爱,如此,她为他生儿育女,她为他操持家务,便都心甘情愿。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愿望,娜杰日达都不能够实现。
在家里得不到温暖与爱,个性独立追求自由的娜杰日达便决定,要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要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她绝不愿意做有春无秋默默枯死在墙角一隅的一棵小草。
好学上进的娜杰日达,自成为斯大林的夫人后,便立志要取得与其自身身份相匹配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
为此,除了刻苦读书,娜杰日达还曾跟随斯大林一道上过前线,在列宁办公室给列宁担任过秘书。
此外,1929年,娜杰日达还在莫斯科工业学院潜心学习化学纤维工艺。
在整个工业学院里,除了极少数几个人知道娜杰日达的真实姓名和身份外,大多数同学都不知道,坐在他们面前的这位举止端庄、黑发文静、勤奋刻苦好学的女子,竟然是斯大林的夫人。
娜杰日达进入莫斯科工业学院,一开始斯大林是反对的,可是,拗不过娜杰日达的一再坚持,斯大林只得答应。
在工业学院,令娜杰日达颇为意外和惊讶的是,隐姓埋名的她,竟然在这里,作为一个普通人,听到了很多关于斯大林的负面言论,比如独断专行,比如脾气暴躁,这些对于斯大林的负面评价,正与娜杰日达的内心真实想法不谋而合。
出于对斯大林的敬重和爱戴,娜杰日达将这些言论一五一十告诉了斯大林。斯大林听到这些评价后,并没有虚心接受,反而严厉批评了娜杰日达,认为她是在收集右派言论。
这让娜杰日达和斯大林对于彼此的不满和隔阂更深了一层。
1932年11月8日的夜晚,娜杰日达出席了在克里姆林宫大厅举行的庆祝十月革命十五周年的晚宴。
尽管与斯大林隔膜日深,娜杰日达仍然盛装出席。这天晚上,娜杰日达穿了一件德国进口的深黑色连衣裙,梳了当时最流行的新发式,并在浓密头发上细心缀上了几朵芬芳的白色玫瑰花。
当年轻貌美又打扮得雍容华贵美丽典雅的娜杰日达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场上所有的目光都被娜杰日达吸引了过去。
可是,这天的晚宴,斯大林却迟到了,且到达晚宴现场后,看到盛装的娜杰日达,脸上不大高兴,他靠近娜杰日达,和她说了几句半开玩笑的话,就坐下喝酒了,同时大声招呼娜杰日达道,喂!娘 们儿,你也来喝一杯!
娜杰日达最讨厌斯大林对她以“娘 们儿”呼之,且以“喂”来招呼她,仿佛她从来就没有名字。
此外,娜杰日达滴酒不沾,且非常讨厌酗酒之人,经常告诫孩子们不要饮酒,尤为讨厌丈夫斯大林在就餐时要求孩子们学着喝酒。
眼见娜杰日达对他不予理睬,被激怒的斯大林,竟当众将烟头甩到娜杰日达的脸上,然后又若无其事拿起手中的一块面包,将其捏成碎块,攒成一个个小球,而后竟朝着坐在对面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漂亮妻子隆起的乳房浅沟处,一个个丢过去,同时大笑起来。
元帅妻子吓得花容失色,满脸惊慌,娜杰日达见状,再也无法忍受丈夫的荒唐之举,立即站起身来,企图从斯大林手中夺过面包,却没有成功。斯大林继续扔着面包球玩乐。
愤怒至极的娜杰日达把椅子往后大力一推,而后头也不回地离席而去。莫洛托夫的夫人波林娜见状,立即跟了出来。
在寒气逼人的克里姆林宫,波林娜陪着娜杰日达一边漫步一边试图安慰她。可是,失望至极的娜杰日达对眼前的一切厌倦极了。
因为寒冷,娜杰日达将双手环抱在胸前,眼睛定定望着远处无尽的黑暗,微微哆嗦着告诉波林娜,她厌恶一切,甚至包括孩子。
波林娜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
这天夜里,可怜的娜杰日达就在自己的卧室,用哥哥帕维尔从柏林带来送给她的那把左轮手枪自杀了。
当保姆第一个发现躺在血泊中的娜杰日达的时候,她手中还握着那把左轮手枪,手枪边,是一封写给丈夫的遗书,此外,从她发梢上坠落下来的几朵洁白玫瑰花,还在静静散发着最后的芳香·····
结语娜杰日达之死,震动了整个苏联,更给斯大林带来无尽的后悔与痛苦。斯大林的警卫员回忆道:
很长一段时间,斯大林会夜里驱车去墓地,走进小亭子,待在那里,沉默地一袋接一袋抽着烟斗······
关于娜杰日达之死,传统说法倾向于自杀说,但是,也有人认为娜杰日达是死于对右派的清算,斯大林故意激怒她,而后制造出娜杰日达自杀而亡的假象。
不过,这一切,都随着斯大林下令封禁和娜杰日达有关的一切档案资料,对外宣称娜杰日达患有精神疾病,而变成一个永远的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