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孤独症群体|优质慈善项目评审会圆满举办

深圳市社基会 2025-03-28 14:31:49

在深圳这座充满活力与温暖的城市里,生活着一群“星星的孩子”——孤独症谱系障碍人士。晓妍(化名)的孩子轩轩(化名)便是其中一员。轩轩确诊孤独症后,晓妍带着他四处寻医,尝试各种康复方法,努力寻找适合他的方式。

直到遇见“星星童话梦”项目,轩轩的生活迎来了转机。

起初,轩轩抗拒参与活动,但老师们用专业与耐心,慢慢打开了他的心扉。在绘画活动中,老师发现轩轩对色彩感知独特,便因势利导。此后,绘画成了轩轩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在一次画展上,他的作品受到称赞,看到孩子脸上久违的笑容,晓妍既激动又欣慰,这也让她深刻体会到关爱项目的服务价值。轩轩的经历,是众多孤独症群体故事中的一个画面,也是“关爱孤独症群体优质慈善项目评审会”上的一个路演项目展示的案例。

在第十八个“世界自闭症日”来临之际,为引导社会各界关心关注孤独症群体,增强市民群众对孤独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认识,推动孤独症群体关爱帮扶工作走向深入。深圳市民政局组织举办“星光照亮成长路”关爱孤独症群体系列活动。

2025年3月27日,“关爱孤独症群体优质慈善项目评审会”在深圳市民政局圆满举办。本次评审会是“星光照亮成长路”系列活动的重要部分,吸引了全市33个涵盖孤独症群体全生命周期服务的项目进行路演展示。

深圳市民政局一级调研员肖卫国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他指出孤独症群体及其家庭需求多元,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深圳市孤独症全程支持服务实施方案》,通过政策支持、资源整合,积极引导公益慈善组织投身孤独症群体关爱帮扶,培育实施了一批优质公益慈善项目,不断加强和推进孤独症群体服务工作。希望本次评审会聚焦孤独症服务领域的痛点,遴选出一批服务孤独症群体及其家庭全生命周期的优质项目,不仅为孤独症群体及其家庭提供更持续、更优质的关爱服务,而且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到孤独症服务领域。

评审会现场,项目方代表依次进行项目路演。“守望特殊家庭计划”关注孤独症家庭整体需求,通过家庭知识手册、家访、入学咨询会等方式,帮助家长提升知识水平,解决养育难题。该项目已链接3600户家庭,并在龙华开展家庭发展中心试点,经验有望向全国推广。“平安信托蔚蓝行动・心青年融合计划”聚焦孤独症青年就业和融入社会难题,构建五大角色突围试验,通过培训、体验和评估双向赋能,让孤独症青年走进企业、社区等场景尝试不同角色。目前已开展多种体验活动,吸引300多名志愿者加入,200多人次参与,为孤独症青年就业创造了更多机会。

评审会现场气氛热烈,来自各领域的专业评委汇聚一堂,包括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陈伟新、市残联康复就业部科长刘仁吉、市民政局高级社工师蒋爱秋、深圳市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徐宇珊、深圳大学研究员兼自闭症研究会理事长黄裔、深圳市社会工作院院长余令以及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未保专委会总干事温婷。他们凭借着专业素养和丰富经验,从创新性、可持续性、服务成效等多个维度,开展项目评审。此外,活动承办机构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还邀请了捐赠人代表作为观察员,参与项目评审活动,以期为路演项目带来更多社会关注与支持。

项目路演结束后,深圳市社会工作院院长余令和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陈伟新作为评委代表分别进行了总结点评。余令建议项目方不仅需要注重项目成果的可视化呈现,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项目成效,而且可借助金融、科技等手段推动不同群体的融合协同发展。此外,余令还呼吁要进一步深化相关政策,更多地关注大龄孤独症群体和社区康复服务。陈伟新指出参与路演的众多项目非常出色,基本聚焦了孤独症群体的各个年龄段,在康复治疗、喘息服务、就业支持和社会融合等多个关键环节都有很好的举措,并着重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对项目运作的重要性。

此次评审会不仅为项目提供了展示平台,也为项目间的交流和借鉴创造了重要契机。通过科学的评审流程,将筛选出关爱孤独症群体的首批优质慈善项目。这些项目将得到持续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到孤独症服务领域,共同为孤独症群体创造更友好更温暖的社会环境。

0 阅读:2
深圳市社基会

深圳市社基会

社会创新,为生活带来美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