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孙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名为《空城计》。这一计的经典战例莫过于三国时期诸葛亮在错失街亭后,突然在西城遭遇司马懿的主力部队时,被迫而设下的空城计。当时的司马懿率军15万兵临西城,而诸葛亮在西城的全部兵力只有5000人,而且还有一半士兵被派去押运粮草了!同时,诸葛亮手下也无能征善战的武将,情势万分危急!
然而,诸葛亮在这种危机关头却灵光一闪,计上心头,《空城计》的原文是这样写的:“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而当时的司马懿来到西城楼下,经过仔细的观察和思考后,最终却放弃攻城,下令自己手下的15万大军向回撤走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关于司马懿当时的心态,后人对此评论各异,有人说他当时就是惧怕诸葛亮城中埋有重兵,不敢轻举妄动;也有人说司马懿屡次与诸葛亮过招,对他的计谋颇有忌惮,就算城中没有伏兵,也肯定有其它的圈套;更有人说当年的司马懿深受曹魏猜忌,,所以他害怕攻进城后杀了诸葛亮,蜀国便再无谋士与自己抗衡,自己便失去了让曹魏利用的价值而惨遭杀害!
对于诸多说法,在我们现在的人看来,已经是无从考究了!但是,我认为以上的任何一种说法都难免有些片面,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种说法,如果当时司马懿是害怕城中埋有伏兵就不敢攻城,这也太小看历史上的司马懿了吧!他可也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军事谋略家,对于一座空城,竟会连试探一战的勇气都没了吗?
在《空城计》的原文中当时是这样写的:“……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这样的态势,司马懿只要略派一小队敢死队杀进城中,便可试探出敌人的虚实,有伏击损失不大,如果没有伏击,便可立马活捉诸葛亮。
这对于拥兵15万的司马懿来说,简直是太容易不过了!所以此种说法难免有些遍面。那么,对于第二种说法说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计谋颇有忌惮,害怕中了他的圈套,我认为这更是对司马懿的一种误解。因为历史上的司马懿,其谋略与诸葛亮相比并不会逊色多少,不然曹魏几代国主也不会用他来与诸葛亮抗衡了!
再说当时战场的态势,如果司马懿没有确定的退兵理由,也不会仅凭一句害怕诸葛亮的计谋而错失一次生擒敌方主帅的机会,这绝对不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军事谋略家所为!所以这种说法其实就是一种偏见!至于最后一种说法说司马懿当时是害怕攻进城后杀了诸葛亮,自己也因为失去对手,而被曹魏当局以猜忌之心而杀害,这显然也有些夸张了!
因为历史上的三国,可是个人才辈出的时期,当时的蜀国也并不是只有诸葛亮才堪大用,诸葛亮去世以后,蜀国后面不是照样有能力来扶持蜀国的国运吗?再说,当时的司马懿已经手握重兵,曹魏正想靠他去平定西蜀和东吴,也不见得就会因为诸葛亮被杀害就要除掉他。这一点对于当时的司马懿来说,他不会没有想到,怎么会因此而错失重创敌人的机会呢?
那么,司马懿当时到底为啥撤兵呢?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当时街亭失守时,那里的守军只有2.5万人,而当时蜀国第一次北伐出动的总兵力却是12.5万人,也就是说,诸葛亮的主力部队在什么地方司马懿当时可能还并不清楚,更有可能的是,蜀国当时出动了多少兵力,司马懿当时也并不一定知道。
也就是说,司马懿有可能认为,当时的街亭失守也可能是诸葛亮故意诱敌深入而设的圈套。第二,诸葛亮当时带着两位童子在西城楼弹时悠闲的表情,以及城中伪装成百姓镇定扫地的军士,让司马懿也很是怀疑,如果不是有圈套,怎么所有人都一点也不惊慌呢?就算诸葛亮和他身边的童子能装,城中的百姓也能装吗?
那么,司马懿为啥不派一小股部队攻进城去以探虚实呢?那是因为当时的司马懿已经对城中的景象深感怀疑,他有可能担心城外可能有更多的敌人要对他进行伏击了,他若再不撤兵就为时已晚,所以司马懿当时只得下令火速撤兵。因为深懂兵法的司马懿不但知道有空城计,更懂得兵法曾云:兵者,实则虚之,虚者实之。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