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已经进行了14天,目前双方形势如何?为何说美国注定会输呢?
中美关税战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了,如果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措施落地开始算,到今天差不多就是14天左右。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互相出招,都想逼着对方先让步、多让步。那么中美双方目前的形势如何呢?

先来看美国,特朗普可以说是噩耗不断,在中国打响对美滥施关税反制第一枪后,欧盟、加拿大等多方迅速跟上,直接引起了美国人的集体恐慌,反映在股市上,美股直接蒸发上万亿美元资产;美债收益率飙升,这意味的是美国政府不得不拿出更多的资金,花在利息支出上。而就在特朗普因为国内经济市场的动荡而焦头烂额之际,他又收到了一个坏消息。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表示,日方不认同不断对美妥协、寻求和美国尽快谈拢,是好的做法。潜台词就是,日本不会全盘接受特朗普开出的条件,是要和美国讨价还价的。
别看日本在政治、经济以及防务等多方面依赖美国,但其实在这件事上,日方还是有着自己的底气的。日方的底气从何而来?就是美债。目前,日本是美国的海外最大债主,如果日方抛售大量美债的话,那就会导致美债收益率变得更高,说白了就是美国支付美债利息的成本会进一步提高,这是特朗普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所以说,日本在面对美国关税威胁时,并非毫无议价能力,恰恰相反是有杀手锏的。日本向来是美国最忠实的盟友之一,可石破茂依旧是想和特朗普讨价还价,特朗普肯定难受,严重点还会让美国社会对特朗普的能力产生质疑。

反观中国,因为美国犯下这么一个重大失误,中国可以说是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首先是欧洲。特朗普一次又一次地伤欧洲盟友们的心,让欧洲各国彻底醒悟——特朗普不念旧情,也不会讲什么盟友体系,欧洲要是继续跟着美国,结局注定悲惨,只会成为美国的“移动粮包”。所以欧洲不再随美起舞、对抗中国,而是开始“联中自重”。原因很简单,如果中欧闹崩,那特朗普会高兴,分化的目标永远比一个整体更好对付;但如果中欧“抱团”,那特朗普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中欧两大经济体强强联手,美国也不得不小心行事。可以看到,近段时间中欧之间的关系正在飞速缓和,一位又一位欧洲高官访华,之前陷入僵局的中国电动汽车输欧谈判也重新启动,在特朗普的“施压”下,中欧政治、经贸关系“两开花”。

在东北亚,俄罗斯也不出意外地抓住了这个难得机遇,提出了和中国深化能源合作的建议。俄副外长表示,中国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能给中国多少石油。很明显,俄罗斯这是想抢占美国石油之前占据的中国市场份额。逻辑很简单,因为在中美关税战之下,美国的石油、农产品会失去价格优势难以进入中国市场,但这些东西属于刚需,美国产品撤离后的空白必须填上,所以俄罗斯这时候的发声,等于就是在减轻中国的后顾之忧。同时,俄罗斯也能因此大赚一笔,是个双赢的事。并且可以明确的说,我们是不用过于担心俄罗斯是否会趁机涨价这个问题的,因为中国的煤制油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如果进口原油价格过高,煤制油反倒会成为最佳选择。

在东南亚,越南的态度也发生巨变。在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后,越南就向美国表示,愿意取消对美国商品的进口关税,这是对美妥协,于是有声音就说,越南是最先向“对等关税”跪下的国家。而现在,越南也终于想开,认清现实了,不光加强了和中方的接触,为中越两国合作指明方向,而且还和中国深化了贸易关系,两国一共签下了40多个巨大订单。那么越南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自负。美国人对越南的“降书”不屑一顾,彻底粉碎了越南对美国仅存的幻想,越南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自然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