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过去两年俄乌战争这片风云诡谲的“舞台”,有一个身影的命运转变格外引人关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曾经,他像是被命运和舆论共同眷顾的宠儿,在世界各国的视野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那时候,人们对他的未来充满期待,以为他能在战火纷飞中力挽狂澜,带领乌克兰走向和平。
战争初期,局势的走向仿佛给泽连斯基带来了一丝生机。普京出于对整体局势的多方面考量,并不想让泽连斯基在此时倒下。那段时间,俄罗斯的打击目标有意避开他,普京更是多次通过公开声明的方式,表明会保证泽连斯基的人身安全。这一举动,让人们看到了普京的“底线”和他为寻求和平解决问题所展现出的善意。
这使得泽连斯基在战争初期信心倍增,他穿着标志性的绿衣服,在国际舞台上频繁亮相,甚至不顾危险跑到前线作秀。他的种种行为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我很安全,我有底气对抗这场战争。
大国态度的集体“变脸”然而,国际局势瞬息万变。如今的局面已和当初大不相同,大国们的态度逐渐发生转变。
美国方面,前总统特朗普表明乌克兰应重新进行总统选举,普京也随之公开表示乌克兰应在联合国监督下开展总统选举。这种态度虽未直白地要泽连斯基“下台”,但其中蕴含的无奈和对泽连斯基未来命运的漠视之意难以掩饰。
欧洲这边,德国、法国对乌克兰的军事训练和援助承诺表现出消极态度,欧盟对乌克兰的入盟申请也是冷处理。曾经泽连斯基寄予厚望的“欧洲牌”逐渐失去效力,那曾经令他充满希望的1500亿欧元援助计划,如今也如梦幻泡影般破碎。
不可否认,泽连斯基在俄乌战争中能有底气坚持三年之久,乌克兰军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北约的多次军演中,这支军队的成绩相当亮眼,与俄军作战时更是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力,战绩几近五五开。这表明他们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成为泽连斯基在战争中坚守的重要支撑。
信任危机的爆发但战争是残酷的,它不仅考验着敌对双方的实力,也考验着一支军队内部的凝聚力和忠诚度。随着战争的持续,泽连斯基的一系列决策开始影响军队的士气。
长期欠饷问题成为了军队内部的一颗“定时炸弹”,士兵们为国家和人民浴血奋战,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此外,抓壮丁式的征兵方式让许多家庭支离破碎,逼迫军队执行高风险任务也让士兵们感到绝望。甚至传出有活着的士兵器官被贩卖的丑闻,这无疑是对军队士气的沉重打击。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乌军逃兵数量同比激增100%,第155旅更是因欠饷导致千名士兵集体逃亡,下级军官倒卖装甲车的事件更是让人震惊。俄罗斯方面还掌握了由厌恨泽连斯基的战俘组成的部队,以及顿巴斯地区60名战俘主动投效俄军等情况。这一系列事件表明,乌克兰军队不仅战斗力在下降,而且内部已经开始反泽连斯基。
自毁长城的行为当军队支持摇摇欲坠,外交环境也日益恶劣时,泽连斯基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在停火协议签订仅24小时后,他迅速撕毁协议,对俄罗斯发起空袭。
这一行为,仿佛是一个绝望的赌徒在孤注一掷。他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挽回局势,争取一线生机。然而,事与愿违,这场“赌博”的代价是惨重的。他不仅彻底丧失了最后的外交信誉,还更加坐实了自己“不可靠谈判对象”的标签。
曾经人们对他的那一丝胜利的希望,如今已如同消散的烟雾,变得遥不可及。而等待他的,似乎只有无尽的深渊,等待命运最终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