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讨论中,我们多次强调高超音速导弹在未来战争中的决定性意义,特别是其几乎不可能被拦截的特点,使得没有高超音速导弹的一方面临被吊打的风险。眼下,中美俄都在积极发展高超音速武器的同时,也在研究拦截高超音速导弹的技术。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率先宣布获得拦截高超音速导弹技术的竟然是台湾媒体。
台湾当局的所谓“行政院长”陈建仁在一次颁奖典礼上大言不惭地表示,台湾中科院已经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全新的主动式电子扫描相列雷达,能够远距离精准追踪并预估弹道导弹的拦截点位置。《中国时报》更是得意地声称,台湾中科院已经具备反制、拦截“东风-17”导弹的能力,并介绍了天弓三型防空导弹的性能,射程从45公里增至70公里,被寄予拦截来袭导弹的期望,堪称台版“萨德”。
台湾“中科院”宣称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导弹飞控运用了复合控制技术,提升了导弹在稀薄空气下的整体操控性,使其具备在平流层以外空域拦截弹道导弹的能力;二是成功开发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远距离精确追踪目标,并预估弹道导弹的拦截点位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领域的突破是这一技术的亮点,可远距离跟踪弹道导弹,并通过软件解算预测其飞行弹道。
然而,对于这一技术突破,我们需要保持冷静。首先,台湾中科院宣称的“拦截东风-17”的能力,值得怀疑。高超音速导弹的飞行特性使得其在临近空间飞行时可以横向机动,传统的X波段雷达难以预测其飞行弹道。就算是在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帮助下,要预测高超音速导弹的飞行弹道仍然是一项极为困难的任务,更不用说进行有效拦截。
其次,即便台湾的“天弓3”导弹系统具备一定的反导能力,也仅限于对付常规弹道导弹,可能勉强对付解放军的东风-17以及采用双锥体弹头的弹道导弹。对于远程火箭弹等更为复杂的目标,台湾的系统可能显得力不从心。
总体而言,台湾中科院的技术突破虽然为其导弹系统增加了一定的反导能力,但要将其吹嘘成“东风-17的克星”则显得言过其实。高超音速导弹的威胁性不容小觑,而目前全球范围内对其的拦截技术依然面临极大挑战。如果台湾真的希望提升拦截高超音速导弹的能力,还需要更为先进的技术和系统支持。此次台湾中科院的宣称,究竟是实质性的技术突破还是夸大其词,值得引起广泛关注。
绿🐸值得东风吗?就是个吃炮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