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代人应解决一些真正问题,别天天活在营销里”

新汽车 2025-01-20 15:31:46

作者|杨 璐

编辑|李国政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2024年,美国英伟达公司以“卖铲人”身份,收获3万亿美元市值和影响力。在中国,也有一家“卖铲人”当红正盛,那就是智驾独角兽——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简称地平线)。

去年10月24日,地平线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这是它成立9年来的一个节点性时刻。今年1月13日,地平线自成立以来首次举办年度媒体沟通会。会上,创始人兼CEO余凯在公司上市后第一次公开演讲。当天,余凯系着一条红围巾喜庆亮相,讲述公司创业历程与战果,演讲过程中不时抛梗惹笑全场。谈起创业不易,余凯拿自己越来越少的发量变化具象呈现。

他说,过程相当不容易,竞争非常激烈,能活下来绝对是小概率。 会上,曾因一句“特斯拉自动驾驶就是在‘杀人’”而出圈的苏箐,首次以地平线副总裁兼首席架构师的身份公开露面。谈起自动驾驶,他依旧务实且犀利。

他认为,“这代人应该去解决一些真正的问题,而不是天天活在营销里”。1月17日,晚点报道地平线组织架构再调整,苏箐将占地平线内部智驾研发一号位。他目前主要负责高阶智驾研发,项目代号“土星五号”。原地平线智能汽车事业部下属AE(Application Engineer)应用工程部的大部分人员,将并入“土星五号”项目,管理权限进一步向苏箐集中。

余凯自称“最大销售”

中国自动驾驶研发始于百度。余凯于2012年加入百度,执掌深度学习实验室,3年后离开,成立地平线。 业界称百度为“自动驾驶黄埔军校”。从百度系出走创业的人才不少,但迄今为止,发展最好的,当属余凯创办的地平线。

▲余凯与马斯克对比发量变化

当时,业内最火热的是AI算法、移动计算,而地平线另辟蹊径,从AI硬件芯片做起,再走向软硬结合。大部分投资人都不理解:余凯为什么选择了冷门的芯片?而他的想法是“在没有竞争的地方竞争”,让地平线做一个外卷型企业,去拓宽技术和产业边界,去做把蛋糕做大的“无限游戏”。这看似是一条近路,实则是一条山路,虽然向上,但弯曲难行。

创业初期,余凯笃定,“我要做的就是,把深度神经网络放置在芯片中,也就是机器人的大脑芯片,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能”。不过,当时AI芯片应用场景在国内很难落地,注定需要漫长的时间。 作为初创公司,首先要活下来。为了形成商业闭环,2015-2018年,地平线尝试了很多领域,如扫地机器人等。 直到2019年,余凯做了一个改变地平线命运的决定——专做智能汽车业务。

这是一个大胆的选择,因为那时地平线在汽车领域的营收为零,而在汽车之外已经有了亿元规模的营收。基于“智能汽车是智能机器人最大落地场景”的判断,地平线战略聚焦All in汽车,但同时又无法承受汽车之外的AIoT小场景对资源的占用和撕扯,因此只能壮士断腕,完全砍掉汽车以外的项目。 余凯称:“我们要在一个长周期里、大场景下垂直纵深耕耘,所以选择了汽车。”

今天看来,地平线押对了方向,而当时绝对是豪赌。随后,地平线发布了中国首款车规级智驾计算芯片——征程2,2020年上车长安UNI-T,打开量产之路。至今,地平线几乎斩获了所有中国汽车品牌的量产订单,合作车型超300款,2024年交付近300万套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并且与国际车企——大众集团达成合作。而余凯本人,也从AI算法专家变成了金牌销售。提到去年10月地平线港股敲钟时,余凯说:“IPO是一个重要节点,但是第二天我就开始跑客户了,回到正常的工作节奏。

毕竟我是公司的大销售,我要不去跑客户,就怕客户跑了。”

在现场,余凯还不忘表态:“我向蔚来(李)斌哥、比亚迪的王(传福)总、奇瑞的尹(同跃)总、长安的朱(华荣)总、长城的魏(建军)总、理想(李)想哥……所有行业伙伴们表态,如果大家想让我去当Chief Experience Officer(首席体验官),我完全没问题,甚至让我当Chief Entertainment Officer(首席娱乐官)都可以。” “反正为了卖货,我是地平线最大的销售,这个C‘E’O,我肯定‘E’不容辞。”他说。 近期汽车圈发布的一系列车型,包括蔚来萤火虫、奇瑞iCAR、理想L6等,均搭载地平线的智驾计算方案。截至2024年10月,地平线的智驾方案出货量累计超过700万套。

2024年,地平线收获巨大,但前行艰难。用余凯的话说,是地平线“踩着钢丝狂奔”的一年。这一年,地平线面向高阶智驾,推出了Horizon SuperDrive,采用量产的端到端世界模型World Model,可实现全场景无差别的智能驾驶,为用户带来超越“老司机”的拟人化驾驶体验。该系统已实现全国泛化,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量产。征程6系列芯片也在2024年推出。

征程6系列计算方案是目前业内能满足全阶(高、中、低阶)的智能驾驶量产方案。征程6出货第一年即达百万套规模。今年,地平线将发布征程6P,这将是业界算力最大的自动驾驶芯片。目前该芯片已经投片,一季度内回片点亮,预计4月完成高阶智驾实车系统部署。地平线今年的目标是,智驾方案致力于突破1000万套。

苏箐“快抑郁了”

自动驾驶的拐点是否已经到来?这一直是行业探讨的焦点,余凯则认为真的来了。余凯如此认定,是基于Horizon SuperDrive带来的跃变。他从技术维度分析,认为在技术三要素——算法、算力和数据方面,都已具备了条件。算力上,几百TOPS的芯片已经量产上车;算法上,多模态大模型爆发,包括端到端、VLM、VLA等大模型;数据上,成百上千万的智驾车辆正跑在路上,而且会越来越多。

不过,苏箐的看法并不乐观。他认为,自动驾驶的本质比较对象是人类本身,自动驾驶的价值是拐点式的——它比不过人的时候,就是高科技玩具;它有一天比人好的时候,价值立刻有质的改变。今天的自动驾驶,显然仍然没有人类驾驶强。苏箐个人也极具热度。他曾在华为任智能驾驶产品部部长,期间推出了自动驾驶系统方案ADS,多次代表华为自动驾驶业务在公开场合发言。因耿直的性格在发言时“惹祸”,如锐评特斯拉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被华为免去职务。

2022年10月,苏箐加入地平线。此次再次面向公众,苏箐仍然直言不讳,称在地平线的2年多疯狂加班。“我自己做到现在,已经快抑郁了,因为自动驾驶真的非常难。”他坦言,“自动驾驶应该是第一个工作在物理世界和人类交互的机器人,是在半规则和半非规则场景里的东西。如果连这种东西都搞不定,那么去做完全非结构化的机器人是不可能的。”

媒体沟通会上,苏箐再次谈起特斯拉。“如果抛开跟人类的比较,今天你一定要让我找个对标对象,我还是会选择特斯拉FSD。”他表示,能看到特斯拉在技术方面有很多独到之处,甚至在某些地方有断代式的领先。 苏箐称,今年地平线SuperDrive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有两个目标,一是用一段式的端到端把类人做上去,二是把车辆紧急接管安全性至少提升100倍。 “2025年,要把地平线的SuperDrive做到全国第一,做到跟市场上所有产品都与众不同。”他说。 地平线相关负责人透露,Horizon SuperDrive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实现了3个国内首发:首个融合倒车能力的城市NOA、首个支持漫游模式(城区+园区)的城区NOA、首个自主规避拥堵的城区NOA。

3年前,地平线致力于寻找合作客户,让技术落地。那时,余凯称,为了让地平线在2025年立足市场,接下来的3年,必定是夜以继日、夜不能寐的3年。

如今,2025已到。

余凯表示,智驾迎来真拐点,面向未来3年,地平线再次立下目标:

一要向上挑战特斯拉,以高阶智驾方案,推动整个智驾产业的实现,3年实现“脱手开”(hands-off),5年实现“闭眼开”(eyes-off),10年实现“随心开”(minds-off)。

二要向下扎根,用务实健康的商业模式,更广泛地联合车企等合作伙伴,让智驾创新生态繁荣生长,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智能驾驶技术带来的美好生活。自动驾驶是一个复杂系统。

它没有“银子弹”(即一招制胜、极端有效的方式),不会出现一个聪明人一下子就搞定的情况。为了把目标变为现实,需要一个坚实的工程团队,需要比别人有更多的经验、吃更多的苦、有更加持之以恒的心态,还要及时吸收最新技术并理解技术的边界,才能让智驾技术创新一步步迈入现实。“每天面对大量问题还不能崩溃,一年又一年地坚持。”苏箐说。踩着钢丝狂奔。下一个3年,地平线仍不能慢下来。

0 阅读:8
新汽车

新汽车

有品质的汽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