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梦百合家居董事长倪张根又火了。
倪张根在抖音账号上发布了数期关于“梦百合美国官司”的视频,放出了大量其在美国与当地律师、子公司高管、工厂员工交流的真实录音与画面,案件的诸多细节浮出水面,引起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作为家居行业出了名的性格耿直、快人快语的老板,倪张根在抖音平台拥有近200万粉丝,前不久,新榜发布的2024年12月企业家IP抖音影响力排行榜中,倪张根位列第11。

强大的粉丝基础,加上倪张根本人身上充满戏剧张力的故事,往往容易碰撞出舆论的火花。
梦百合作为一家在江苏起家的龙头家居生产商,怎么在美国卷入官司风波?
梦百合美国官司的基本事实并不复杂,但这场官司却跌宕起伏、历时7年之久,受到众多业内外人士、出海企业的关注。
它既是中国企业出海过程中遭遇来自文化、法律、政治等方面困境的缩影,也关系到中国企业出海的尊严与信心。
2008年,倪张根结识了美国人BENJAMIN FOLKINS(简称BJ),俩人一见如故,很快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1年梦百合为了谋求全球化布局,倪张根便与BJ合作成立公司“CBD”,以作为梦百合产品的美国销售渠道。其中,梦百合通过旗下子公司恒康香港出资5.5万美元持有55%的股权,BJ出资4.5万美元持有45%的股权。2016年,BJ向梦百合出售其手中10%的股权。出于对双方的信任,梦百合通过子公司恒康香港出资100万美元,买下了这10%的股权。
根据当时CBD公司的净资产和营收情况,这100万美元显然是“超额支付”的。倪张根表示,这是一份礼物,是“赠与”BJ的一笔回报:“我没有意识到这未来可能会变成一个把柄。”
让倪张根没有想到的是,距离出售10%股权才过去几个月,2016年底,BJ认为梦百合与美国梦百合存在竞争、心生退意,于是匆匆提出将其手中剩余35%的股份也出售给梦百合,并无视股权交易的基本市场逻辑,简单粗暴地要求350万美元的对价。
BJ的逻辑是,此前10%的股份你给了我100万美元,现在35%的股份你自然应该给我350万美元。
“我非常伤心,我没想到他会做这样的动作,我刚给了他100万元美金,还额外给他CBD公司利润的6个点,他现在居然说不干了,还狮子大开口,我很被动。”倪张根表示,自己曾经的慷慨与善意,居然变成了对方贪婪索取的把柄。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2017年,BJ首先向倪张根发难,把梦百合、梦百合子公司恒康香港和倪张根一起告上了法庭。
2021年,美国法院竟一审判决梦百合败诉,还判罚2000万美元的惩罚性赔偿金。
“当判决说要惩罚性地赔2000万美元,我当时就发火了,因为我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对倪张根而言,认下这个结果,就等于认下自己“做错了”,这不仅不公平,对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信誉、尊严也是一种伤害。
因此,尽管当时很多人劝倪张根和解,倪张根仍然坚持“抗争到底”:
“这不仅是为梦百合打官司,也是为中国人打官司,如果我屈服了,我后半辈子都将活在屈辱之中。所以我会说,要用1百万美元去打1块钱的官司,一定要告诉美国人,我们是那个讲信用的人,我们没有做坏事。”
梦百合代理律师、同时也是著名的“胡安民教授案”的代理律师Phil Lomonaco表示:“我们第一次输掉这个官司的关键是因为整个审理是一个不公平的审理,是带有一种对James(倪张根)和中国商人的偏见来进行的,导致了这种有点偏激的政治环大环境,很多人在这种环境下受到了一些影响。”
在充满偏见的大环境下,华人在美国打赢官司有多难?
“胡安民教授这个案子是美国反华、反华裔科学家的一个案例,是近半个世纪当中,唯一一个获胜的华人。”CBD公司副总裁Dana Thompson介绍。
用倪张根的话来说,在败诉、上诉的过程中,他和梦百合经历了一个“至暗时刻”,不仅充满艰辛,甚至危险重重。
倪张根需要多次飞到美国出庭,同时提防BJ威胁他的人身安全。梦百合在美国的生意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大额资金冻结、公司不能动,此外,还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收集材料、准备庭审。
不过倪张根的上诉行为遭到当地法院的劝退:“你们是大公司你们有钱,不要把精力放在这个案子上,你们应该从商业的角度上去计划时间。”
“非常非常憋屈,有点像六月飞雪那种感觉。”在诉讼前期,处处碰壁的困境令倪张根感觉难以呼吸。
倪张根仍然坚持上诉,“我不允许这个官司输”。耗时多年,在经历了更换律师团队、发起动议换掉有偏见的法官等一系列动作下,倪张根和梦百合终于迎来转机。
2023年底,美国田纳西州上诉法院判决,陪审团的裁决和初审法院的判决“是不合理的”,判决被撤销,案件被发回重审。
对倪张根而言,这是一场巨大的胜利,他自豪地说:“这个案子几乎是美国华人圈能赢的万分之一的机会。”
2024年,梦百合对外发布公告,宣布在上诉成功后,梦百合美国子公司诉讼达成和解,这场持续了7年的跨国诉讼迎来大结局。
部份网友表示不解:不是要抗争到底吗?选择和解是不是打脸了?
同时,还有另一部分声音:既然是和解,为什么7年前不和解,还要花费这么多的时间、金钱成本?
对此,倪张根回应称,此前不接受和解,是因为在不公正的判决中梦百合被冤枉、被判决要支付“惩罚金”,在那种情况下的和解相当于对外认下梦百合错了、中国企业失信于人。
而现在接受和解,则是在梦百合上诉成功、原告BJ道歉认错的情况下,此时和解,梦百合不再是过错方,而是谅解方,这是有本质区别的。
倪张根介绍,梦百合上诉成功后,BJ主动道歉并希望能获得倪张根的谅解:“他跟我说,‘只有你能帮我从这个官司里面拖出来,如果继续打下去,我肯定要破产,我后面付不起律师费了’。”
“当他跟我道歉,那一刻他哪怕可能只有60%的诚意,但还是触碰到了我的柔软的内心,所以我们最终选择跟他和解。”
深度参与该官司的CBD公司副总裁Dana Thompson介绍,情感在这个官司中影响巨大。
由于没有做错却被一审判决的美国法官、陪审团冤枉,作为一个中国人,倪张根在情感上难以接受和解、选择坚持上诉,而当上诉法院承认了梦百合的正当性,且原告真诚道歉后,倪张根才就可以放弃情感上的伤害,以一种商业的头脑去思考案件后续的走向。
事实上,这场官司打了七年,无论是对梦百合还是对BJ来说,选择和解都是最优解,继续打下去的诉讼成本、风险都很大,甚至影响梦百合在美市场的长远发展。
虽然官司以和解收尾,但在倪张根心中,这是一个“赢了的官司”,不仅因为个人、企业、民族的信誉和尊严得到了维护,也为更多中国企业出海铺了路:这个案件被收录到世界最大的在线法律案例数据库之一的正义网上,为其他面临此类案件的中国出海企业提供法理辩论依据,帮助华人提升赢的可能。
“所以对于出海,我们要有信心走出去,一定要勇敢去面对这个过程当中的风风雨雨。”在近期的一次对外演讲中,倪张根显得很激动。
或许,“赢得”这样一个困难重重的跨国官司,会让这位仍然满怀激情的企业家在出海路上更加坚定,书写属于中国人的传奇故事。
编辑|橘总
作者|Vista氢商业
设计|胖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