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如今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不少企业都渴望搭上热门流量的快车,迅速提升自身知名度。但若是过于急切,行事毫无章法,往往就会适得其反。这不,最近文和友就因为一场与网红甲亢哥相关的风波,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人们不禁要问,这场风波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文和友又将何去何从?
一、蹭流翻车,丑态百出
全球网红甲亢哥的中国行备受关注,所到之处皆掀起热潮。当行程来到长沙,文和友自然不想错过这难得的流量盛宴。然而,文和友联合创始人翁东华的一系列操作,却让这场 “蹭流” 变成了一场尴尬的闹剧。
甲亢哥刚抵达长沙下车时,翁东华就迫不及待地拿着喇叭在一旁大声叫嚷,完全不顾及现场秩序和他人感受,保镖多次提醒也无济于事,那急切蹭热度的模样像极了没头的苍蝇。在甲亢哥与路人合影时,一直陪伴在旁的卤鹅哥本在合适位置,翁东华却强行贴脸插入,硬生生将卤鹅哥挤出画面,其行为之突兀,如同在一幅和谐画卷中泼上了一大滩墨水。
而最让人瞠目结舌的,当属吃饭时的那场 “座位之争”。卤鹅哥原本在甲亢哥身旁坐得好好的,翁东华却走上前,以一种近乎威胁的口吻说道:“我们都是做餐饮的,希望在长沙能相互尊重,让我介绍一下,不然明天去重庆。” 这话一出口,瞬间引发轩然大波。卤鹅哥无奈起身让位,而翁东华这一行为,也让网友们义愤填膺,纷纷指责他毫无风度,为了蹭热度不择手段。不仅如此,当甲亢哥明确表示对贝类过敏时,翁东华竟大声呵斥 “no!no!no!”,完全不顾及客人的感受,强行推荐菜品,这一系列举动,可谓是将 “没素质” 三个字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危机降临,品牌蒙羞
随着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文和友面临的危机也越来越大。文和友客服称已接到多个人身攻击电话,品牌官方微博的评论区更是被网友们的批评声淹没,满屏都是对翁东华行为的指责以及对文和友的失望。许多网友表示,因为翁东华的所作所为,对文和友的印象大打折扣,甚至会选择避雷。
更糟糕的是,网友们还扒出了翁东华过往的黑料。他曾在外网发布对着警车轮胎小便的照片,这种辱警行为一经曝光,更是让公众对他以及文和友的好感度降至冰点。面对如此严重的舆情危机,文和友联合创始人杨某却表示不需要回应,这般冷处理的态度,无疑让事件进一步恶化,也让文和友的品牌形象岌岌可危。
这场风波,让文和友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品牌形象遭受重创。曾经,文和友以其独特的市井文化和美食吸引了无数消费者,成为长沙的一张文旅名片。可如今,因为创始人的不当言行,品牌陷入信任危机,实在令人惋惜。
三、流量浪潮中,坚守本心方为上策
文和友甲亢哥风波,表面上看是一场因创始人个人不当行为引发的舆论危机,但深层次反映出的,是当下一些企业在流量诱惑面前的迷失。在这个网红经济盛行的时代,流量确实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曝光度和商业利益。但若是为了追逐流量,而放弃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和品牌素养,最终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企业想要借助流量实现发展,这无可厚非,但必须明白,真诚和尊重才是赢得消费者认可的根本。就如同淄博烧烤,没有刻意去蹭什么热门流量,而是凭借着老板默默为顾客加炭的真诚服务,收获了无数好评,成功出圈。文和友本也有机会借助甲亢哥的影响力,向世界展示长沙的美食文化和热情好客,却因为创始人的自私和无礼,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此次事件,不仅给文和友敲响了警钟,也为其他企业提了个醒:在流量的浪潮中,唯有坚守本心,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维护,才能走得更远。否则,即便一时获得了流量,也难以长久留住消费者的心。不知道大家对文和友这场风波有什么看法呢?是觉得文和友还有挽回形象的可能,还是就此 “粉转黑” 了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象罔罔象
没听说过,也不会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