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次!北京震撼世界!机器人顶级大赛
7点30分,1.2万名人类跑者如潮水般涌出起点。当人类跑者的配速达到5分半时,机器人军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群体动力学挑战:清华夸父在第3公里处遭遇人类跑者突然变向,其搭载的激光雷达在0.02秒内生成37个避障预案,最终选择侧身平移0.4米完成绕行,整个过程姿态波动仅2.3°;而美国波士顿动力队的Spot Runner机器人,却在人群涡流中失去平衡,单膝跪地时压坏了路边的智慧灯杆传感器。
"这不是简单的赛道共享,而是两个文明在同一空间的博弈。"赛事裁判长、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协会主席王硕指出,机器人需在人类的无序运动中维持自身秩序,这种"动态合规"能力正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一步。
赛程过半,赛道的"魔鬼设计"开始显现威力:
- 9°爬坡(K6-K8):3台机器人因重心算法缺陷出现"后仰翻车",天工Ultra却通过调整髋关节角度至110°,将重心前移3cm,以8.2km/h配速稳健通过;
- S型弯道群(K13-K15):日本川田工业的Walker X机器人在此遭遇"路径振荡",100米弯道内出现7次轨迹修正,而钛虎墨翟凭借液态关节的阻尼调节,以1.1m/s曲率半径完成连续转向;
- 1.5公里冲刺直道(K20-K21):天工Ultra开启"竞速模式",膝关节冲程提升至18cm,步频达到2.1Hz,最终以1小时52分17秒冲过终点,平均配速5分18秒,这个成绩超过了全球43%的人类半马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