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程潜病逝,追悼会上其妻鼓起勇气询问周总理:程潜算什么人

有史杂谈 2025-04-22 10:44:10

1968年4月头几天,程潜老先生离开了人世。后来,按照周总理的意思,民革中央给他办了个告别仪式。

第二天夜里,周总理专门腾出空来,到了程家表示哀悼。

程潜的老婆郭翼青突然抛出了个挺微妙的事儿,想弄清楚程潜他到底是个啥样的人。

她一开口,全场人都呆了,都安安静静地盯着周总理看。

那么,咱们来看看周总理是怎么回应的吧?

【投向光明】

1949年刚开始那会儿,国军打仗老打败,全国快解放的风声是越来越大了。

程潜在湖南掌权时,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选择:是该起义呢,还是硬着头皮继续打?说白了,这问题就是选我们这边,还是站国民党那边。

他算是国民党里的老前辈了,对党内那些糟糕透顶、没本事的事儿心知肚明。国民党那帮人败得是一塌糊涂,这一撤啊,就再也回不来了。

蒋介石让他去守湖南,但并不是真心信任他。

1948年5月份,蒋介石为了搞定“副总统”的位置,打算把李宗仁和白崇禧这对老搭档给拆开,好让桂系的势力变弱些。

他直接让白崇禧去当“华中剿总”的头儿,叫他守在武汉那边。同时呢,他又把程潜打发到湖南,目的是为了让程潜盯住白崇禧,别让他搞小动作。

蒋介石这个人疑心很重,他老觉得程潜可能会“反水”,所以就派了一堆特务去盯着程潜,看他平时都干些啥。另外,他还特意让几个湖南籍的心腹回老家,去牢牢把控那边的军队和政务。

说白了,他手上的权力挺有限的。

另一边,我们党正努力争取程潜的支持,希望能通过和平方式解放湖南,尽量避免战斗带来的伤亡,也减少对当地老百姓的伤害。

我们党派人主动和他身边的亲人接触,像他的堂弟这些,努力说服他听从解放军的建议,往好的方向走。

在部队里头,大家想法不一致,加上有间谍在里面搞破坏,士兵们的情绪都不安定。蒋介石和白崇禧老是给程潜施加压力,让他那段时间特别为难。

他满脑子都是各种事儿:革命以后会咋样,湖南能不能平平安安的,还有自己能不能保住小命。这些问题全搅和在一块儿了。

这时候,他突然回想起几年前跟毛主席聊过的事儿。

日本打完仗认输后,毛主席接受了蒋介石的邀请,跑到重庆去商量事情。在那段日子里,程潜自己找上门去见毛主席。

他们俩可是老朋友了。大概1912年那会儿,主席在湖南新军服役,那时候他的头儿就是程潜,因此他一直管程潜叫“老领导”。

这么多年过去,他一直对毛主席心怀敬意和赞叹。

他们聊了聊现在的形势,还有国共两边合作的事情,聊得非常顺畅。

不久之后,毛主席造访了程府进行回访。在交谈即将结束之际,他向程潜表达了一个观点:作为国民党中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将来是有资格参与副总统竞选的。如果竞选成功,自然能为百姓谋取更多的福祉;即便未能当选,回到湖南发起和平运动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之后,程潜真的去参加了国民党里的选举,但不幸的是,他没被选上,而是败给了李宗仁。

现在他管着湖南,我们党的中心想法和办事方法跟他的想法对上号了。再加上毛主席、周总理他们主动找他谈心,程潜就铁了心要起义。

1949年5月份,他写下了《起义备忘录》这份文件,同意了我党的提议,并且这事儿还得到了毛主席的点头。他和自己黄埔军校时期的同学陈明仁私下里合作,两个人一个做好人,一个装坏人,表面上稳住蒋介石和白崇禧,实际上却在悄悄地推进起义的计划。

听说程潜打算加入我们党,蒋介石气坏了,好几次派密探去暗杀他。

尽管这样,他依然很坚定,没有改变主意。

1949年8月1号那天,他自己出面,公开宣布了要求和平的消息。到了4号,湖南就顺利地实现了和平解放。

程潜和陈明仁在这里面可是立下了大功。

【其妻询问周总理】

新中国快要成立的时候,程潜果断站出来起义,让湖南能够平平稳稳地解放。过了19年,他因病去世了,他老婆郭翼青就问周总理,说程潜到底是个啥样的人。总理几句话,就把程潜这个人给说透了。

1968年一开始,程潜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结果被送进了医院。那时候,他已经过了80岁,身体明显不如以前硬朗,这一摔还牵出了其他老毛病,身体状况是一天不如一天。

4月9号那天,他离开了人世。

现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背景挺让人注意的,因为他以前给国民党干过活。

所以,对于要不要给他办个告别仪式,这事儿可把相关部门给难住了。

大家心里没底,就去找周总理问问怎么办。

他马上就说,不光要举办追悼会,还得去问问民革中央的主席何香凝他们几个的看法,以此来显示对程潜的尊重。

4月12号那天,民革中央给程潜办了个告别会。那时候,到场的人挺少的。

尽管周总理工作繁忙,没能赶上当天的追悼活动,但在13号晚上,他还是抽空来到了程家,表达哀思,并安抚正处在伤痛中的程家亲属。

郭翼青心里纳闷,就开口问了程潜,说他到底是什么来头,程家又有些啥背景。

那时候,说到“成分”这事儿,真的挺微妙的,她提的问题相当直接,但这就是她心里一直琢磨着要搞明白的事儿。

程潜和郭翼青的爱情,真的挺让人动容的。他们的故事,讲起来特别有感觉。两人之间的感情,真的挺深厚。

1938年那炎炎夏日,程潜身边的一位重要帮手陈从志,领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到了程家大门。

其实,陈从志打算把郭翼青介绍给自己,让她成为自己的第四个老婆。

一位是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另一位则是青春洋溢的少女,他们俩对彼此都挺有好感。

相处一段时间后,他们跨越了37岁的年龄差距,最终决定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这对年龄相差较大的夫妻,结婚后过得非常美满。郭翼青特别细心周到,全心全意地照料着丈夫,经常帮程潜解决各种烦恼,两人之间的感情也因此越来越牢固。

在动乱开始之前,他特地找人,把老婆安全送到了香港躲起来。

郭翼青的第三个老婆曾经找上门来,对着他就是一顿骂。他看自己老婆受了气,心里过意不去,干脆就和那个人离了婚,还把自己那点不多的存款给了她。

程潜向郭翼青保证,以后会全心全意对她好,盼着他们能一起走到白头。这足以说明,他心里真的很在意郭翼青。

夫妻俩已经相伴走过了三十年,对彼此都知根知底。说不定,郭翼青向周总理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正是程潜活着时一直想弄明白的呢。

她问完问题,大家就都紧张兮兮地盯着周总理。没想到,周总理的回答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同时也深深打动了程家人的心。

【盖棺定论,一生为国】

1968年4月份,程潜老先生离世了。周总理亲自到程家去吊唁,郭翼青就问总理,程潜到底是个啥样的人,还有程家到底是什么背景。

他直接就说,程潜那可是响当当的革命干部,大功臣一个。新中国成立后,他一门心思扑在国家和人民上,真是拼尽全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所以说,程家那可是地道的革命世家。

他的一席言论,直接给程潜和他的家人下了定论。

程潜以前确实搞砸过一些事情,最糟糕的就是花园口大坝崩溃那档子事。

不说这事儿了,不管他身在何处,一直都在为国家和老百姓出力。

1938年6月8号,蒋介石拍板同意第一战区的点子,决定把花园口的黄河大堤给炸了,用洪水来挡日本鬼子,不让他们往西边窜。

程潜呢,他正好是第一战区的司令长官。收到上面的命令后,他就把这事儿安排给了商震去处理。

第二天,国民党把河南省的花园口给炸开了个大口子。

国军把日军给绊住了,让日军不得不调整他们的打法。

不过,国民党这么一搞,让当地还有苏北、皖北那四十多个县城的大片土地和老百姓可遭了大殃。

超过两千万亩的农田被洪水吞没,导致成千上万的百姓受灾,八十多万条生命因此消逝,这场灾难还间接地让河南地区陷入了大饥荒。

程潜是负责实施那个计划的人,因此被挺多人不爽。但说实话,他也就只是个干活的。

在蒋介石一个人说了算的时候,他既没一班自己的人马,也说不上什么话,地位低没分量。

另外,程潜这人真的没啥大问题。

很久以前,他就和我们党有了联系。在革命的那些年里,他给了我们党很多帮助。

“四一二”那个反动事变一起来,他就是不肯把队伍里藏着的地下党员交出去,这样一来,我党的好多同志都得以保全。

国民党内部派系争斗得很厉害那会儿,程潜手里的大权就没了。

他气坏了,因为国民党没有按照孙中山先生的意思来办事。

他年轻时就有拯救国家和百姓的大志,同盟会一成立,他就跟着孙中山干,加入了辛亥革命,是名副其实的老一辈革命者。

抗战那会儿,程潜特别支持国共联手打鬼子,他还亲自带兵上阵,勇猛杀敌。

尽管他身居要职,但始终坚守清廉原则,不贪污不腐败,不像国民党里的其他一些大官那样,过着极度奢侈的日子。

因此,他下定决心,要放弃所有东西,跟着我党走。

快建国那会儿,他赞成郭翼青把南京那座二层小楼献给国家。还有啊,他们家里那一百多亩地,也都分给了乡亲们。

他讲道,自己现在就两件老衣服,兜里比脸还干净,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政府给的。他常跟身边的人念叨,得省吃俭用,不能铺张浪费,国家的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动。

毛主席特别批准的资金,程潜大都用来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战友了。

我们党能宽容大度地接纳他,还给他安排了重要的工作,这让他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

他年纪虽大,但在当湖南省省长那会儿,真的给当地办了好多实在事儿。

毛主席和周总理一直对程潜怀有深深的敬意,都亲切地称呼他为“颂公”,高度认可他在中国革命事业中所立的汗马功劳。

周总理在郭翼青他们面前直接讲了,他是个为革命立过大功的人。要不是他,湖南和平解放可没那么顺利。

程潜这辈子,从同盟会那会儿起就一心扑在革命上。到了国共第一次联手的时候,他铁了心跟着孙中山的步子,赞成跟苏联和共产党合作,后来也全力支持国共一起抗日。

在打仗那会儿,也就是解放战争期间,他站出来宣布要反水起义,这可给咱中国的解放大业添了把大火,进度快了不少。

程潜确实是个了不起的革命家,他一直都在为咱们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出力。从早年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到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革命,他一直都在前线奋斗。他始终保持着那份热情和坚定,真是个优秀的革命领袖。

隐秘较量,迎来湖南和平解放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展开,它的目标是为了湖南的和平解放。这场暗中的较量,虽不见刀光剑影,却同样扣人心弦。各方势力在幕后运筹帷幄,智谋与勇气的碰撞,推动着事态向和平的方向发展。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与周密部署,湖南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和平曙光。这一胜利,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与智慧,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湖南的和平解放,不仅标志着战争的结束,更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和平与希望。

程潜将军走的时候,新闻台、中国网络电视台,还有民革中央的网站都报道了。

0 阅读:7
有史杂谈

有史杂谈

繁花的落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