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因时而化!

心学之知行合一 2024-03-09 09:40:28

天下事虽万变,吾所以应之,不出乎喜怒哀乐四者。——王阳明《传习录》

这个世界瞬息万变,一个人只有顺应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用一种发展变化的眼光和思维来应对生活中的万事万物,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位虔诚的信徒正在佛堂中拜佛,却突然下起了暴雨。雨越下越大,山上的洪水滚滚而来,眼看就要淹到他跪着的膝盖了,但他并没有惊慌,他相信佛祖会来救他的。

这时,一个人在洪水中驾着舢板飘来,他对信徒说:“赶快上来吧,洪水马上就会涨高了!”信徒摇头拒绝,表示佛祖会救他。

之后,洪水越来越大,信徒站在祭坛已经很吃力了。但是,面对一个开着快艇来救他的人,他还是选择了拒绝,坚信佛祖会救他。

过了一会儿,洪水即将淹没整个佛堂,这时,一架直升机缓缓地飞到了佛堂的上空,飞机中有人冲信徒大喊:“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否则你真的要被洪水淹死了!”说罢,便放下了绳梯,让信徒顺着绳梯爬上去。

然而,即使到了这样的生死关头,这位信徒居然还是选择了拒绝,坚信佛祖会救自己。于是,飞机驾驶员无奈地飞走了。然后,洪水一浪接一浪地向信徒袭来,这个固执的信徒被淹没在了洪水中。

信徒死后,见到了佛祖,他生气地质问佛祖道:“佛祖啊,我一生都在非常虔诚地侍奉您,一生都在布施行善,可是您为什么不肯救我呢?”佛祖无奈地答道:“我怎么没去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板去救你,你不要,我以为你担心舢板危险;于是,第二次,我又派了一只快艇去救你,但你还是拒绝了;最后,我甚至以国宾的礼仪待你,派了一架直升机去,可是你仍然不肯接受救助。所以,我以为你急着要回到我的身边,只好放弃。”

成大器的人和平庸的人是有区别的——前者懂得因地制宜、因时而变,而后者则往往不懂得审时度势,总是死守着一个事实,就像故事中的信徒一样。

王阳明就深谙做事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化、顺势而为的道理。他曾说:“天下事虽万变,吾所以应之。”

在平定江西匪患时,王阳明深知土匪强盗很多都是农民演变而来的,所以,他并没有采取一贯的严厉打击的办法,而是把杀人越货十恶不赦的人和被迫铤而走险的贫苦民众区别开来,把已经犯罪和还未犯罪的人区别开来,把愿意改恶从善和死不悔改的人区别开来。

在剿匪过程中,他始终从当地的实际环境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因时而化、顺势而为的原则,而当具体到个人时,王阳明更是谨慎,即使是确认犯了罪的人,他也要根据该犯人的认罪的态度来决定处罚。而且,在每次去剿匪之前,王阳明都会先行发布招安的布告。有多少土匪和山贼愿意背负一个恶名呢?见王阳明有心招安,许多人都主动弃暗投明。最终,王阳明的这番剿匪行动不战而胜。

这便是王阳明心学的奇妙之处,他并没有对所有人一概而视,而是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方略,做到了“顺势而为”四个字,所以,他的成功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时代在变化,但王阳明因地制宜、因时而化、顺势而为的观点却并不过时,尤其是身处瞬息万变的社会。

欲成大器者,在面对不同环境、不同事物、不同情况时,也应该因地制宜、因时而化、顺势而为,不能总是以陈旧的眼光看问题,更不能墨守陈规、停滞不前。否则,若是一味固守自己最初的看法,迟早会被这个不断发展的世界所淘汰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