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心学之知行合一 2024-03-16 09:39:05

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

古代圣人历来不讲究著述立言,之所以能流传后世,大多与其弟子记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王阳明也不例外,思想能够传承至今,离不开弟子为其整理的《传习录》。

可以说王阳明博大的心学智慧都在其中,虽然大多都是理论辩证,但亦不乏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处世智慧。

徐爱是王阳明最得意的弟子,就像孔子的颜回一样,他经常与师傅请教心学的疑问,其中一次问道:“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大意是说,古往今来,人人都知道对父母要孝,对弟兄要悌,但事实上却并没有孝也没有悌,这样看来知和行应当是两件分开的事才对。徐爱的提问不仅切中心学要害,也反映了一个古今都存在的社会现实。

王阳明在解答弟子疑惑的同时,也深刻分析了产生这种病态现象的根源。他说:“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在他看来这是因为私欲隔断两者,被割断后的知与行看似二件事,实际上已经不是知与行的本体,也不能再称为知与行。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我们在提到孝敬父母的时候,人人都说我知道。然而,没有做过的事情便没有体会过个中滋味,又如何能称为知道呢?

金庸先生在谈论创作经验的时候也曾经打过一个比方,说一个没有生过孩子的女子是永远不会知道生育的痛苦。

有的人因为自私懒惰而并没有尽孝,或者假借“工作忙”而不愿在父母身边多待片刻。显然他是不知道孝顺的,而每个人心中的“孝”都不一样,唯有做了,通过父母的感受反馈才知道做了多少。

所以,在王阳明看来,如果有人在生活中问你道理的时候,无论多简单,都不要轻易说“我知道”,那些常把“我知道”挂在嘴边的人大多都是知行隔断而缺乏行动的人,纸上谈兵样样知道的人是很难有所成就的。

而真正有本事的人,是知行合一的,这样的人正如阳明先生所言:“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所以在面对他人的质疑时,可以用“我听过”或者“听说过”来回答,听过是知晓这个说法,到底知不知道还需要思考有没有知行合一后再回答。

自己没有做过,单凭揣测便说自己知道,往往会种下失败的因。同时他人也会将你所谓的假“知道”当作他实践的指导经验,如此就是损人而不负责的表现,也难怪古人说“贵人语迟,谨言慎行”。

4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