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里将军儿女何在,唯一的儿子是将军,儿媳父亲是军委副主席

半青说历史 2023-11-21 11:43:01

在我国众多的开国将军中有十位是独臂将军,余秋里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位。

余将军的左臂是在长征途中负的伤,因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无奈截肢,截肢后的余将军并没有气馁,他就用仅存的右臂坚持革命,直到革命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余将军继续为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发光发热,他为中国的石油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让中国不再依靠“洋油”生活,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身残志坚的余将军让我们无比钦佩,他的儿女们也没有让父辈丢脸,他们没有借助着显赫的身世背景而停止自己的努力奋斗。

将军唯一的儿子子承父业参军入伍,经过多年的打拼,如今已是少将,将军的儿媳也来自革命家庭,父亲曾官至军委副主席,算是纯正的红色家庭了吧。

余秋里将军灿烂的革命历程

余秋里1914年出生于江西吉安一个乡村,一出生就同那个时代的人一样生活在一个黑暗苦难的世界中,过着缺衣少食的日子。

虽然家中很穷,但到余秋里七岁时,父母还是勒紧裤腰带送他去上村里的私塾,想着让他学点知识万一能改变泥腿子的命运呢。

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余秋里仅仅念了两年私塾就不得不辍学了,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虽然余秋里学习很刻苦,成绩也很好,但家里人也得吃饭,也得活呀。

年幼的余秋里从此就和父亲一起开始为这个家辛苦劳作,他和父亲一起种田,农闲时外出打零工,但这些拼死拼活挣来的钱连一家人吃饱饭都满足不了。

在余秋里十五岁那年,全国革命搞得如火如荼,这股革命的风也刮到了江西,刮到了余秋里的家乡。

在这个小乡村也有了共产党的组织,他们经常秘密召集穷苦的农民们开会,为他们讲共产主义,讲这个万恶的吃人的旧社会应该被推翻等革命道理,余秋里虽然听得有点懵懂,但他却听懂了一件事,那就是共产主义就是要让穷人翻身做主人,要让穷人都有地种有饭吃,这种主义他喜欢,于是他很积极的参加共产党组织的各种活动,俨然是个小积极分子,不久余秋里就加入了红军。

余秋里虽然年纪小但是作战却很勇敢,在战斗中他多次负伤却坚持不下火线,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

上级发现余秋里很机灵也很有上进心,是个可造之材,就多次安排他去红军学校学习,由于成绩优异,他还担任了红军学校的指导员,这时的余秋里也不过刚十九岁。

后来,时任红二军团6师18团政委的余秋里随红二军团参加了长征,在长征中,余秋里奉命率部担任前卫,不幸的是他在一次掩护任务中左臂受了重伤。

由于途中缺医少药,受伤的部位得不到及时的医治,伤口严重化脓溃烂,但余秋里仍然咬牙坚持随队伍前进,他的伤臂整整拖了半年多才得到了救治,但已是回天乏术,左臂只能是截肢处理,否则就会危及生命了。

左臂虽然没有了,但这丝毫没有削弱余秋里战斗的热情,他用更大的激情投入到战斗中去,各个战争阶段他都有着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还获得过贺龙元帅由衷的称赞,说他打出了个天下第一团。

石油部长余秋里

建国后的余秋里依然受到了重用,他的工作重心移到了军队教育建设和后勤领导,在这两个领域他都干得有声有色,颇得组织赏识,1955年,他还被授予了中将军衔,就在他这个解放军的大管家干得风生水起时,他又被彭老总和周恩来总理推荐去担任石油工业部部长。

余秋里最初对这个任命有点不理解,毕竟对他来讲这个领域完全是陌生的,毛主席为此还亲自找他谈了话,从主席的谈话中,余秋里知道了石油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及石油对中国的紧迫性,谈话结束时,主席还风趣地说:“余秋里同志,你知道吗?很多同志都不同意组织让你担任这个部长,理由就是你太年轻了,我告诉他们,年轻不是缺点,年轻才能更有冲劲嘛!”

余秋里立刻的站起来,给主席敬了个礼,铿锵有力的说:“请主席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就这样,年仅四十四岁的余秋里将军脱下了心爱的军装奔向了另一个“战场”。

余将军深知这个战场对新中国意味着什么,虽然他的上任已经有了突破找到了卡拉玛依油田,但对于新中国来讲只能算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他面临的情况还是很严峻的。

余秋里很清楚自己对于石油工业来讲毕竟是个外行,要想在短时间内成为业内专家是不可能的,他要做的就是多向技术能手、业内专家学习,集思广益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为此,余秋里多次拜访地质学家,像个小学生似的向这些科学家们了解关于石油的地质知识和勘探的一些成果,最终经过大量的考察探测决定在我国东部进行石油勘探。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勘探发现那里虽然有石油,却是油层薄产量也不高,没有大力开发的价值。

第一次出击就这样以失败告终了,余秋里有点失望,手底下的人也有说闲话的,说什么:“毕竟是外行,外行人管内行,这不是瞎搞嘛。”

关键时刻还是毛主席给余秋里打了气:“别气馁嘛,虽然油量少,但毕竟也是油,这里找不到大油田,就换个地方找,这么大的中国,我就不信找不到石油。”

在主席的激励下,余秋里重新振作起来,他积极的总结经验教训,彻夜与勘探人员们研究勘探情况、地质结构、储油量等问题,最终把勘探重点放在了东北的松辽盆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在松辽盆地不负众望的发现了大油田,当时正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这个被发现的大油田被命名为大庆油田,作为献给国庆十周年的一份大礼。

油田发现了,接下来的就是石油大会战,余秋里并没有坐在办公室里等着工人们汇报工作进度,他亲自带着工人们进驻到了第一线,与工人们同甘共苦,铁人王进喜就是在时出现的典型人物。

王进喜带着1205全体钻井队队员全凭人力苦战七天七夜把钻井设备运进场地,又苦战不到五天半打出第一口井,这就是放在现在也是个奇迹呀。

很快,石油大会战的战场上“向铁人王进喜学习”的口号声就响彻了云霄。

在余秋里的努力下,在铁人精神的带动下,大庆油田仅仅用了3年就让中国摘了贫油国的帽子,余秋里也获得了主席的高度赞扬,从此中国进入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时代。

余秋里将军的儿女们

余秋里将军在石油工业部的工作得到了中央的好评,他在经济工作方面的能力更是得到了毛主席的赏识,经主席提议,余秋里被调到了国家计委工作。

在这个新领域,余秋里一如既往的从学习研究开始,连轴转成了家常便饭,经过半年多的昼夜奋战,三五计划终于完成并获得了全票通过。

余秋里的工作能力又一次让中央刮目相看,他也再一次又被委以重任,到1975年,余秋里被任命为国家副总理,这年他刚刚六十一岁。

余秋里由于工作原因与家里人是聚少离多,跟孩子们也生疏了不少,但他也从未因此就溺爱孩子们,为孩子们大开方便之门。

余秋里共有五个孩子,四个女儿一个儿子,他虽身居高位却从来没有为孩子们为家人们谋过任何特权任何福利。

余秋里的四个女儿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奋斗了一辈子,每个家庭都很低调,从来没有打着他的旗号在外面为自己谋个方便谋些福利,就这样平平谈谈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他唯一的儿子余浩(余方方)想去当兵,他没有反对,只是对儿子说:“你想去部队锻炼锻炼我赞成,但你不要指望我会为你在部队铺好路,你一切都要从基层做起。”

余浩进了部队成了一名普通的士兵,同其他新兵一样拼搏在训练场,没有人知道他的父亲就是独臂将军余秋里。

经过不断地努力打拼,余浩凭借自己的成绩在部队得到提干晋升,但这时候,他的父亲余秋里开始干涉了,余秋里说:“只有经过战场的历练才能成为真正的士兵。”

因此,余浩两次晋升都被父亲拦住了,最后,余浩拿起枪上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在战场上,余浩没有让父亲失望,他作战勇敢颇有父亲当年的风范,获得了上级、同僚的一致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余浩目前已是少将军衔,他的妻子来头也不小,妻子的父亲是曾为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元帅,二人是根正苗红的红二代、官二代,但是夫妻二人却从来没有想过依靠父辈的影响力来为自己添砖加瓦,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各自的领域奋斗着。

1999年2月3日,独臂将军余秋里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五岁。

老将军虽然走了,但他那些英雄事迹却永远的流传了下来,他一心为国、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让孩子们刻骨铭心,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工作中处处都能看到父亲言传身教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低调的生活着。

结语:

余秋里将军这一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光彩异常的,他用自己的辛勤耕耘取得了巨大的收获,不管是自己熟悉的领域,还是自己陌生的领域,只要是祖国需要,组织一声令下,他都会去奋力拼搏,穷尽自己的全部也要为国家做出成绩,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奉献自己全部的力量,而且,他也做到了。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他做出成绩后,组织让他负责另外的工作,他立刻毫无怨言的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毫不留恋曾经的成绩。

这就是老一辈革命家的胸怀,老一辈革命家的气魄,对国家、对人民毫无保留的付出不讲回报,顾大家舍小家,余秋里将军这种伟大的精神会永远的流传在人间,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0 阅读:4

半青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