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苏联解体,王震对邓力群感叹:毛主席见识远竟超我们五十年

半青说历史 2023-11-09 11:20:05

苏联曾经是令世界瞩目的军事强国,美苏冷战时,让整个世界都感到了紧张不已,那时,好多国家都在猜测,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为期不远了。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1991年的时候,苏联竟然解体了。

这个重磅消息传出后,对同阵营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打击不小。当我国领导人王震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情沉重到了极点,低着头久久沉默不语。

后来,有一次在与邓力群聊天时,又谈到了苏联解体这个话题,王震不由的对邓力群感叹道:“毛主席见识远竟超我们五十年”。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王震对毛主席感情极深,同时对毛主席也非常的了解。

王震第一次见到毛主席 便心生敬佩之情

1923年,“二七”惨案发生后,在长沙铁路当工人的王震,也积极参加了由刘少奇、郭亮领导的工人大罢工运动,他因为在这次罢工运动中表现的很是机智勇敢,于是便被推选为铁路工人纠察队小队长,也正是因为拥有了这个“小队长”的职务,他才有机会接触并结识毛主席。

1925年8月的一天,王震在纠察队长的安排下,带领几名纠察队员去护送一位名叫毛润之的人去往韭菜园。

在护送的途中,毛主席与他亲切的攀谈了起来,当毛主席得知他刚17岁时,便笑着夸赞道:“这么小的年龄就走上革命道路了,很了不起嘛。”

王震听了毛主席的夸赞,非常高兴,他接着毛主席的话说道:“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我甘愿赴汤蹈火!”毛主席微笑着看了王震一眼,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又给他讲了一些革命道理。

王震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越听心里越敞亮,他不由得心生敬佩之情,暗自赞道:“这位毛先生,懂得真多,讲的真好。”

通过这次护送途中与毛主席的的一番交谈,让王震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革命者,“我们既然选择了做革命者,就要做好付出的准备,而不是索取!”毛主席这句话,永远铭刻在了王震的脑海中。过了好一段时间之后,王震才知道自己护送的这位毛润之先生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毛泽东。

毛主席的一些话为王震指明了人生方向,让他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者,此后在革命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1927年春,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正确主张

大革命失败后,粤汉铁路总工会遭到敌人的严重破坏,工人纠察队也被迫解散,王震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回到家乡浏阳,与县委的同志一起建立了浏阳游击队北乡第一支队,并担任了支队党委书记兼政委一职。

1930年,红三军团和红一方面军攻打长沙时,王震率领这支游击队进行了积极配合。

不久后,党组织为了加强湘东地区的武装力量,决定在江西萍乡组建一支独立师,王震奉命率浏北支队200余人,赶赴萍乡参加湘东独立师的组建工作,并先后被任命为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等职。

1932年2月,王震的所在的部队被编入红八军,王震奉命担任了师政委兼代军政委,随后与代军长共同率领部队,多次击败了围攻湘赣苏区的敌军。

蒋介石恼羞成怒,于是又调动40万兵力对苏区发动了第四次大围剿。

王震在与敌63军作战的过程中获悉,敌人从茶陵运过来一批支援敌守军的军用物资,他立即指挥部队前往敌运输队的必经之路进行堵截。

经过一场激战,两个营兵力的敌运输队被王震率部全部歼灭,另外还缴获了很多军需物资。

可是就在王震去阻击敌运输队时,敌63军趁机抢占了一块重要高地。

王震向上级请示,趁敌军还未立稳脚跟,赶紧发起进攻,一举歼灭。

在得到上级同意后,王震立即指挥部队从敌军侧后插去,随后在其他红军部队的配合下,歼灭了63军,抢回了阵地,为中央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四次围剿都败给了红军,但他仍不甘心,于是又调集重兵发动了第五次围剿。

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战争中,王震坚持继续采用毛主席的“十六字”战法,而李德却对毛主席的“十六字”战法不屑一顾,要求王震按照他的“堡垒对堡垒”“阵地对阵地”的战术去打。

王震反驳道:“前几次反围剿,咱们都是采用的‘十六字’打法,而且都取得了胜利,现在为什么要改变战术呢?”

李德有些恼怒地道:“典型的农民打法,现在已经过时了。”王震心里很不服气,于是去找毛主席,向他汇报了这个情况。

毛主席听后,沉思了片刻,道:“咱们红军的兵力和武器不占优势,堡垒对堡垒,你能打过老蒋吗?万万不可那么打,还是应该采用运动战,使用那个‘十六字诀’去打,不能去与敌人硬碰硬。”

王震诚恳的说道:“主席,我听您的!”

“可如今是博古李德手握指挥权,你....还敢听我的吗?”毛主席凝视着王震道。

王震听了毛主席话,坚定的表示:“您的那些主张通过实践证明,都是正确的,所以我肯定是听您的,您说怎么打,我就按您说的去打,准没错。”

在之后的反围剿战斗中,王震坚持采用毛主席的打法,虽然赢得的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但其他革命根据地在博古李德的胡乱指挥下,却连连失利,最终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还是失败了,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毛主席的远见卓识 主张大力开展大生产运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迫于各方压力,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与中共合作,并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可是他反共的立场却从未改变。

1939年12月,蒋介石派重兵向陕甘宁边区发动了疯狂的进攻,八路军驻防的宁县等好几座县城,遭到国民党军队的袭击,并被攻占。

随后,胡宗南又调集优势兵力,准备继续向延安发动进攻,而当时,我们的主力部队都在抗日战场作战,留守在边区的部队非常有限,根本低挡不住敌军的进攻。

危急之时,毛主席把正在华北敌后作战的王震调回了陕甘宁边区。王震率三五九旅日夜兼程回到延安后,与边区留守部队一起,打退了来犯的敌军,剿灭了与国民党顽固派勾结的反动匪帮,稳定了边区的局势。

为了打破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对我解放区的围攻和军事、经济方面的封锁,毛主席派王震率部队前往位于延安约百余里的南泥湾,边随时准备战斗,边开荒田地,发展生产。

当时的南泥湾,荒无人烟,杂草丛生,且有野兽经常出没。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发展生产,面临怎样的困难,可想而知,这对王震和他的三五九旅来说,就是一次极限挑战。但王震和开荒的将士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迅速投入到了热火朝天的生产大潮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王震带领将士们把南泥湾从荒草满地变成了稻谷翻金浪,粮食堆满仓。毛主席来南泥湾考察时,激动地握着王震的手,对王震和开荒的将士们进行了高度评价。

而王震和将士们却认为是毛主席有远见,做出这样的决策,彻底打破了敌人对我们的经济封锁,这绝对是一伟大的创举。

苏联解体后 王震说毛主席早就有预见

1949年,战争的局势已经很明显,全国解放已是大势所趋,人们沉浸在喜悦之中。然而毛主席却并不感到乐观,他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表示,虽然解放了全国,但这并不是最后的胜利,并不值得骄傲。

革命本身确实伟大,但革命后的路程却仍然非常艰苦,因此,真正的骄傲应该在后头。

从毛主席的这些话中可以看出,他推翻反动旧政权的目的,并不是要建立属于个人的新政权,而是为了真正实现让穷苦百姓当家做主,过上好日子,引领着中国人民走上富裕的道路。可是当时,很多人对毛主席这番话并没有多大的感触,甚至不理解他说这番话的真正意思。

后来,毛主席又接连搞了几场运动,严查贪污腐败,揪出两个大贪官张子善和刘青山。这两位,在革命战争时期,也曾做出过不小的革命贡献,但在建国后,身居高位时却未把持住自己,变成了国家的蛀虫,堕落为人民的罪人。

当时,很多人考虑到他们为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请求放他们一马,但毛主席却认为,这种事情绝不能纵容,只有杀鸡儆猴才能对这些腐败堕落的干部们起到震慑作用,这关乎着新中国的发展,对待贪腐之风绝不能留情,毛主席的态度就是这么坚决,当时好多人对毛主席还产生了误解,觉得他有些冷酷无情。

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不少人才意识到,毛主席当初一些不为人理解的做法,其实正是他的不同凡响之处---常人所不具备的先见之明,他的超前意识真的是无人可比。

1992年,有一次,国家领导人王震将军与好友邓力群聊天时,谈到了苏联解体的话题,王震不由的感叹道:“毛主席不愧为伟人,他的见识远竟然超了我们五十年。”

王震之所以发出这样感叹,是因为在五六十年代,毛主席就很有预见性的说过这样的话“要特别警惕国家政权由社会公仆蜕变为‘社会主人’,这是相当危险的。”

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却恰恰违背了这个原则,在他们这个特权阶层控制了党政各级领导机关后,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招牌疯狂的谋取私利、压迫百姓。他们除了堂而皇之的享受种种特权待遇,而且还以改革的名义侵吞国有资产,贪污腐败。

据巴尔乔夫的助理回忆,戈尔巴乔夫除了收受贿赂,他还在多处建造总书记豪华官邸,建筑费用高达上亿卢布。在此之前,苏联还真未未出现过花重金为自己建豪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在91年苏联解体后,细想毛主席说的那番话,还真是很有科学预见性。从而也完全理解了毛主席曾经的一些做法。

结语:

毛主席确实没有愧对过“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这个称号,他从走上革命道路开始,一心一意想的都是中国人民。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先考虑人民的利益,是不是会给老百姓带来幸福,因此,全国人民对他爱戴和敬重,完全是他用自己的行动换来的。

毛主席的远见卓识和超众人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但这却并不只是赞誉,而是通过一件件实例验证出的事实。

0 阅读:3

半青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