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机场客流量于2024年在全国位列第4,不及成都,尽管2023年白云机场客流夺冠,然而面对双机场城市,即便再努力也难以企及。上海两大机场客流量高达1.25亿,成都双机场也有8734万人次,广州白云机场以7637万人屈居第4,其第2机场亟待启动。
新机场不仅可以增进国际交流,提高经济合作的效率,推动临空区域的发展,建设双机场也符合广州一线城市的定位。
虽然有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广州机场客流2023年全国NO.1,但2024年下滑至第2位,说明客流已相对饱和,没必要再建新机场。
可白云机场2024年排名虽然下滑,但客流依然增长了2成增长,而且上半年广州雨水太多,这对客流影响很大,需求还也没有释放出来。
为了提高国际知名度,增加经济合作机会,单个白云机场已无法满足广州需要,第2机场应争取尽早动工。
广州高明机场2024年已批复,新机场投资420亿,也传出很多现场施工的场面,不过正式动工要在2025年了。
之前看到的施工场面,是地下高铁项目的施工,要等到这些前置工作完成以后,高明的新机场才能动工。
由于广州第2机场位于佛山和肇庆,离广州和佛山的核心区都很远,所以在设计之初就要求,地铁、高铁与机场无缝衔接,否则就失去第2机场的意义。
不少人都质疑新机场太远,为何不建在南沙或者增城正果,这主要是考虑珠江口航线资源紧张,很难再增建新机场了。
先不提珠海、澳门这种规模较小的机场,光国际大型机场珠江口就有3个,当年深圳要建机场时,阻力都非常大。
将广州新机场设在高明和高要,物理距离上看确实挺远,所以机场在建设之初,就考虑了提高接驳效率。
广州第2机场的设计方案是,将机场、地铁、高铁、高速融为一体,高铁地铁出站就是机场,不用到站还走很远进机场。
此外,将新机场选择在佛肇交界处,可以带动附近临空板块的经济发展,增加粤西城市的发展资源。
广州和佛山是广佛都市圈的发展引擎,想要辐射肇庆清远,高要和高明算是北进的桥头堡,机场的选址应该有这方面的考量。
广州的第2机场建成后,佛山沙堤机场的民用航线也可做迁移,并为白云机场的扩建,空出更多的空域资源。
白云机场的扩建规模非常的庞大,总投资约为538亿,这种扩建力度确实少有,可以说是很罕见的。
目前扩建的第4跑道已投入使用,3期扩建工程预计也在今年完工,也算是弥补第2机场建得太远的缺点。
白云机场的航线量很大,随着扩建工程的完成,未来的空域资源将会更为紧张,沙堤民用航线迁移就显得重要了,这或是选址高明的另一个原因。
珠江口150公里内3个国际都市,3个国际大型枢纽,这种客流的相互抢夺,在北上蓉区域内也是没有的。
广州白云机场客流量单拿出来算,还是非常大的,但再怎么样也比不上北上蓉的双机场规模。北上广都是国家定位的国际枢纽,广州再建新机场才符合定位,也将成为大湾区内的双机场城市,对湾区一体发展很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