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云冈…石窟中那些值得一看的细节,美到落泪

文史宴说 2024-09-19 13:48:38

最近几年,石窟成了众多文博迷的打卡圣地。

我像很多爱好者一样,最初策划《了不起的石窟》这门课,是始于探索石窟的兴趣。这种对于石窟的向往,于我而言,是在观看的过程中,受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不断激发的。

然而,当我真正置身于洞窟中,被精美的壁画或雕塑所吸引、打动时,我发现那是一种直觉而当下的感官上的获得,是碎片式的。在被这些古代艺术形象包裹的同时,你会渴望在这些碎片之间寻找某种连结,去找寻背后隐藏的属于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

云冈石窟第20窟露天大佛

但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越想深入了解,却越发感到自身知识的贫乏,进而更加渴望去了解石窟的历史、每个时代独特的艺术审美,从更宏观的角度,建立起观看、思考的坐标系。于是,这门课便更具必要性。

当我亲身探访这些石窟,当历史与美的气息迎面而来,它带给我的震撼完全不同以往。走进云冈石窟第12窟,你会惊叹于洞窟内繁复精致的彩绘浮雕,从窟顶绵延到四壁,几乎没有给壁面留下一处空白。这是云冈石窟很有名的“音乐窟”,来到这里参观的人,驻足停留时间最久的通常是洞窟前室,因为这里上演着一场生动有趣的“古代宫廷音乐会”。

云岗石窟第12窟

一场生动热烈的“墙上音乐会”

抬头望前室的窟顶,布满稚拙可爱的高浮雕飞天,北壁上部的佛龛中,端坐十四位天宫伎乐,一字排开,气势辉煌,它们手持各种乐器,细看有琵琶、横笛、箜篌、腰鼓.....可谓是吹拉弹唱,样样俱全。天宫伎乐的下方,则是一群身姿婀娜、优雅曼妙的舞伎群,仿佛应和着音乐的节奏在翩翩起舞。

十四位天宫伎乐

最有意思的是,在这些“古代乐手”对面墙壁的顶部“C位”,悬立着一尊身穿红裤的乐伎塑像,它站在核心的位置,两腿交叉踮起,扭动着身躯,双手合掌高举,头斜视看着对面的天宫伎乐团队,彷佛在扮演着一位“指挥家”的角色,引领传递音乐律动的节奏,在这场古代的交响乐中“运筹帷幄”。你会忍不住要感叹古代工匠的巧思,在小小的空间之中,让一场热烈奔放的宫廷音乐会气息扑面而来。

着红裤的乐伎塑像(视觉中国供图)

想象你是古代的一位朝拜者,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在走进洞窟绕塔礼佛前,先“听”一场美妙的音乐会,那是何等美事。对于古人来说,石窟似乎为他们构建了尘世生活之外,另一重美好的世界,他们来到这里,祈福修行,寄托自己的宗教信仰。

而千年之后,我们现代人再走进一个个洞窟,去观看,也是寻求一次在繁杂日常工作之外,精神上的短暂休憩。

云冈石窟第5窟西壁立佛

在洞窟中,在不同的朝代之间穿梭,与古代的能工巧匠相遇、对话,在开展一场“视觉漫游”的同时,也可以获得不期而遇的心灵触动:

与北魏嘴角含笑的佛像对视,你会获得一种“烦恼退散”的平静感;

看到唐代菩萨脖子上的“三道肉褶”和丰腴的“小肚腩”的可爱模样,你也会忍不住会心一笑;

看到古代瘦骨嶙峋的苦修僧形象,表情依然恬静淡然,你会被他们对于生命的豁达与乐观所触动。

龙门石窟第104窟阿弥陀佛像

在洞窟中,调动感官、激发思考

这种来自于感官上的对话,是非常美妙的事。当然,这只是我们观看石窟的一种维度。

比如刚刚提到的“音乐窟”,在视觉的惊艳之外,你会不禁思考:

如此繁复精湛的雕刻,背后的能工巧匠到底是谁?

古代音乐会的形制和规模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何北魏王朝要花费如此多财力物力来修建石窟?洞窟中的乐器,既有中原传统的排箫、琴,也有沿着丝绸之路来的琵琶、筚篥,也有来自古印度的法螺、齐鼓,为何这些乐器能在这里齐聚一堂?当时的文明交流又为何如此繁盛?

所以,要真正地看懂石窟,需要调动、激发你的思考和知识体系,需要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内涵,从多重维度来欣赏。

云冈石窟第18窟东壁弟子群像

比如也许也有人会好奇,在北魏时期的洞窟中为何会有许多“二佛并坐”的画面?那其实是跟当时政治形势有关,北魏太和初年,皇帝尚小,由皇太后来执政,于是出现了“二圣”的局面,反映到洞窟中就是“二佛并坐”场景,这也成为了北魏时期流行的一种样式。所以石窟不仅是古代艺术审美的体现,也是历史的记录,是时代的缩影。

云冈石窟第12窟“二佛并坐”

观看石窟,比博物馆的规整空间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通常位于自然之中,位于远离尘世的沙漠戈壁、山崖中,那是因为古人修行、礼佛需要安静的空间,所以对于石窟的选址也是颇为讲究,需要观察周边的山体,与城市的距离,那是另外一种从空间地理角度来理解石窟的方式。

所以参观石窟的旅程,从你来的路上就已经开始了。

给你送上一份“观窟秘籍”

所以我们说,观看石窟,也需要掌握一套“方法论”。如果在观看石窟之前,你能有所准备,在观看的过程中,调动你的知识和方法,你会获得比别人更多层次的体验。

为此,我们为你归纳总结了一套观看石窟的“秘籍”。从历史维度、宗教维度、美学维度、空间维度,让你可以延展更多层次的思考,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如何全景式地看懂石窟,你可以在三联中读新推出的《了不起的石窟》中找到答案。

首发限时福利!课程原价198元早鸟期购买只需138元(8.30—9.30)还可获赠三联中读独家全国石窟分布地图(实体版)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获取课程为了让大家真正了解石窟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请来了11位来自各大石窟研究院、研究所的权威专家。

他们将带你按照佛教文化起源-落地-生根的过程,沿着石窟在中国的传播营建路径:由丝路门户新疆传入,至河西走廊沿线,再深入中原腹地之后再南下,深入扎根中国大地,从历史、美学、宗教、空间多重维度进行精讲,带你足不出户,也能全方位掌握石窟的观看之道。

那些无法亲身前往、却值得一看的10大石窟,我们也为你网罗了进来:

不能错过的三大石窟: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中国佛教石窟寺文化的源头”克孜尔石窟

与莫高窟比肩的“姊妹窟”榆林窟

“中国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

最早有明确纪年题记的炳灵寺石窟

崖壁上的“东方雕塑博物馆”麦积山石窟

独具艺术特色的响堂山石窟

被《黑神话:悟空》选为取景地的大足石刻

《黑神话:悟空》中出现的大足石刻宝顶山千手观音造像

主讲人们会用专业兼具通识性的讲解,一课解决你“看什么,怎么看,从哪里看起”的问题。

也会以石窟为起点,带你了解中华文明的真正内涵,唤醒对传统之美的感知。

超豪华主讲阵容首次齐聚

让专家为你划重点

为了给你送上一份最全面的观看攻略,我们邀请了11位国内各大石窟的学者,他们是国内石窟研究的权威专家。

他们中的很多人扎根石窟二三十年,在卷帙浩繁的资料中翻阅历史,在一个又一个的洞窟中行走、观摩,获取大量最一线的资料。可以说,他们是国内最熟悉石窟的一批人,同时也是各大石窟的重要“守护人”。

这一次,他们把别处听不到的一手资料带进了课中,连难得一见的特窟也会为你精讲。

4重维度、6大领域系统精讲

带你从“我听过”到“我看懂”

经过长达半年的打磨,课程进行了系统的设置。主讲人会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地理背景到艺术风格,再到以2-3个代表性洞窟为例进行精讲。带你层层深入,轻松了解石窟的发展及内涵。

课程还会通过多重视角,带你360度观看石窟,在欣赏过程中不留死角。

你可以从历史维度,探索古代石窟的营建背后的历史故事;

从宗教维度,通过古代僧侣修行、礼佛之所,了解石窟的宗教内涵;

从美学维度,从洞窟内彩塑、壁画看不同时代的审美喜好;

从空间维度,在宏大的山体空间中,全方位拓展石窟的观看方式。

从入门到了解再到精通,你只需要这一课。

串联中华文明的完整版图

带你从石窟中见中国

石窟是起点,而文化才是内核。这门课的最终目的,是以石窟为圆心,带你踏遍中华文明的广袤大地。课程结束,你会探索到文明产生与发展的源头,建立起更加宏大的历史文化坐标系。

是旅行必备的导览秘籍

也是打开文明视野的宝贵锦囊

如果你计划前往,这门课可以帮你备足功课,游览时不再走马观花;

如果你没有时间,却想不留遗憾,我们可以为你省下10张机票+讲解费,一次性解决“没机会、没时间、没经验”的3大难题。

如果你是文博爱好者,课程会为你系统梳理石窟发展史,以跨学科知识拓展认知边界,助你成为真正的“石窟达人”。

购买课程,免费解锁“三联文明寻踪”石窟线路!《了不起的石窟》也会同时上线“三联文明寻踪”小程序。购买课程可以免费解锁石窟线路。在微信中,也能随时随地听课程啦。在小程序里,还可以沉浸式打卡集章,听完课程即可点亮10大石窟主题徽章。我们为你准备的石窟知识图谱,开通线路也可立即解锁!首发限时福利!课程原价198元早鸟期购买只需138元(8.30—9.30)还可获赠三联中读独家全国石窟分布地图(实体版)作者:尤小朵编辑:鞠欧

排版:小小

0 阅读:0

文史宴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