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金瓶梅词话》第89回之威风八面的守备府少奶奶

文一史二ywh 2025-01-26 17:30:48

清明佳节,上罢新坟,吴月娘和吴大舅、吴大妗子吃了回酒,恐怕时间晚了,便吩咐小厮玳安、来安收拾食盒酒果,先往那十里长堤杏花村酒楼下,拣一高处,人烟热闹的所在,在那里设放桌席等候。

像吴月娘这种古代的上层妇女平日大多不能轻易抛头露面,这次借着清明上坟,正好趁机踏青游玩,一举两得。

因见吴大妗子没有轿子,吴月娘干脆弃轿步行,领着这一簇男女,边走边玩,三里抹过桃花店,五里望见杏花村,端的好不快活!忽见前面绿槐影里有一座寺庙,修造得甚是齐整,吴月娘却不曾见过。

吴大舅说这寺名唤永福禅寺,是周秀周守备的香火院,当日姐夫(指西门庆)在日,还曾施舍几十两的银子让他们重修佛殿,“方是这般新鲜”。吴大舅所言不虚,此事见小说的第57回“道长老募修永福寺 薛姑子劝舍陀罗经”。

但吴大舅的记忆恐怕有误,当时西门庆捐的可不是几十两银子的小数目,而是五百两银子的巨资。现在问题来了,这么大的一个款项支出,难道西门庆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连在家中掌管财务大权的吴月娘竟然毫不知情。

吴月娘一听,既然西门庆生前还是这座寺庙的大金主,焉有不去之理?早有小沙弥看见,报知长老,长老合掌问讯迎接,吩咐小僧看茶,请众位施主菩萨随喜游玩。吴月娘拿出五钱银子,教吴大舅递与长老:“佛前请香烧。”其实说是香火钱,说白了就是斋饭钱。

不一时,小和尚摆上桌子,拿来素菜斋食,长老在一旁陪坐,吴月娘众人正待举箸用些斋饭。忽见两个青衣汉子,走得气喘吁吁,暴雷也一般报与长老说道:“长老还不快出来迎接,府中小奶奶来祭祀来了!”

慌的长老披袈裟,戴僧帽不迭。看书至此,我们方知原来这位长老见吴月娘一行人的时候并没有披袈裟,戴僧帽,其慢待也如此?前倨后恭,不啻天壤之别。

长老赶紧吩咐小沙弥收了桌子等家活,又“请列位菩萨且在小房避避”,不由分说,就将吴月娘一行人“赶”到一旁的小房躲避,其势利也如此?长老又命鸣起钟鼓,远出山门迎接。只见一簇青衣人,围着一乘大轿,从东云飞般来,轿夫们个个走得汗流满面,衣衫尽湿。

“簇”“乘”“云飞般”“个个”“尽”,作者兰陵笑笑生精心选择的这些用字用词,便为这位府中小奶奶的出场造足了声势。《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的手法与此如出一辙,美中不足的是,和《金瓶梅词话》此处这位府中小奶奶的出场相比,犹略显单薄。

不用说,估计我们聪明的读者已经猜到了,这位青衣汉子口中的“府中小奶奶”就是周守备的新宠春梅。原来春梅今日是专门到永福寺来给潘金莲上坟祭扫的,不过对周守备说的却是要前来给自己葬在永福寺的娘前来祭扫。

春梅与潘金莲的关系名为主仆,但却情同姐妹,有时也确实将潘金莲视作是自己的娘,所以说是给自己的娘来扫墓倒也并无不可。春梅到了寺后白杨树下潘金莲的坟前,下了轿子,不慌不忙,上了香,拜了四拜,说道:“我的娘,今日庞大姐特来与你烧陌纸钱,你好处生天,苦处用钱。早知你死在仇人之手,奴随问怎的,也娶来府中,和奴做一处。还是奴耽误了你,悔已是迟了!”

说话之中,可注意之处是:对潘金莲称“娘”,自称“庞大姐”而不是“春梅”。言语之中流露出自责之意,感叹造化弄人,早知潘金莲会被武松杀死,她死活都要让周守备把潘金莲娶进府中,而现在一切都追悔莫及。

不管潘金莲为人如何评价,庞春梅对她始终是不忘旧情,对她有情有义,这也许是这个人物的闪光之处吧。而与之相比,吴月娘便要逊色不少。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