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近期再次挨了炸,事情很诡异,时间点很敏感。
说诡异,是切尔诺贝利并不在俄军控制范围内,要搞事,应该去搞扎波罗热核电站才对,没必要在这里做文章。
说敏感,是俄乌谈判的时刻前脚刚来,后脚就出事了。
俄乌双方都指责是对方干的,其实讨论是谁干的没多大意义,讨论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干,才有意义。

懂王和普京通话了90分钟,事先没有透露半点消息,事后也只是通知欧洲和乌克兰,这就是要卖了乌克兰的节奏。虽说懂王无法命令小泽,但美国的援助,影响实在太大了,没有个高的顶着,矮个子也要跑。
毕竟如果美国跑了,欧盟还有多少心思继续援乌?也许有一点,绝不可能多,做做样子有可能,指望达到过去两年的平均水平,则绝无可能。
必须想办法拉住懂王。
只不过,直接的办法是没有的,毕竟美国在大洋彼岸,小泽手上有些筹码,比如矿产资源什么的,却不足以构成硬筹码,只是软筹码罢了,说白了,拥有这些资源对美国是好事,没有也问题不大。
反正美国的资源多得去了,乌克兰那点份额,充其量算是锦上添花。
筹码不足,就得改变思路,尽管我拉不住懂王,但欧洲可以,准确地说,欧盟可以,欧盟是否真的可以,不是关键,关键是它必须可以,毕竟如果这时候被懂王卖了,那可真是一无所有、一地鸡毛了。
所以,欧盟有足够的动力,然而怎么让欧盟动起来,也是个难题,毕竟乌克兰对欧盟又没有控制力。只不过,没有控制力,不等于没有筹码,乌克兰境内,别的不多,核电站还是有不少的,包括欧洲最大的一座。
偏偏这些早期核电站的技术和安全等级,都不高,一旦出点什么事,让欧洲遭殃未必有那个本事,但让欧洲金融市场遭殃,顺便加速制造业外流的本身,是绝对有的,于是核电站就挨炸了。
如果欧洲不管乌克兰的死活,后续可能挨炸更多,你能说这个事一定是小泽干的?那可真不一定,毕竟,希望欧盟当冤大头的人,有的是。每炸一次,欧盟的紧张度就高一点,银子就要掏一点,不管多少,反正是要掏的。
每掏一次,乌克兰就能续命一段时间,这样一来,有些人就不用出钱了。

到此,有些迷雾就揭开了,为什么把目标选在切尔诺贝利,而不是扎波罗热,因为切尔诺贝利的历史影响力足够大,说好听了是警醒欧洲,说难听了是敲打欧洲,好让他们回忆一下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有人说,要是欧洲死活不掏钱,咋办?好办,假戏真做呗。逼急了,什么事做不出来?有时候,想活命,就得敢做。这不是残忍与否的问题,是能否活下去的问题。独木桥上打架,谁腿软,谁就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