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野到药箱,小野草们的止咳传奇

沛春说健康 2024-10-11 22:21:00

小时候小朋友常常在路边或田野间,三三两两地探索“植物界的奥秘”,“这个草掰开会有乳白色的液体流出来”、“这朵花的小尾巴尝起来甜甜的”、“这个叶子掰开拉丝,可以做个项链”,家长们有时候会“语重心长”的喊一下“路边的野草不要采,有些可能有毒”。

那么这些田野的小野草们,究竟能不能采呢?

中华民族对于中草药的探索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中大部分都是植物药,在路旁、郊外、田间,甚至城市的绿化带中我们其实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在秋冬交替季节,呼吸道疾病频发,这些生长旺盛的小野草也有大功效,有些还可以药食两用,今天就来盘点一下这些小野草中的止咳药。

“天然抗生素”鱼腥草

鱼腥草,在田间、池塘边非常常见,繁殖力非常旺盛,有些地方比杂草还要多,它的茎呈一节一节,上部绿色或紫红色,下部白色,叶互生,叶片心形,如折耳,因此鱼腥草又被称为“折耳草”。用手搓它的叶子,具有独特的鱼腥气,因此被称为“鱼腥草”或“臭草”。相传春秋时期,浙江绍兴一带连年洪灾,越王勾践亲自带领将领、官兵和百姓修建堤渠抗洪,连日劳累,许多人出现了发热、咳嗽、吐黄痰、胸痛等呼吸道症状。有一位药农恰巧路过河边采了一种草,服食一天后病情好转。勾践得知此事亲自带领大家采集这种草,分给大家吃。服用几天后,大家的病都好了。因为这种草吃起来有一种鱼腥味,勾践给它取名为“鱼腥草”。春秋时期连年饥荒,鱼腥草因有饱腹感,也常作为百姓充饥的食物。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其味辛,微寒。归肺经。作为中药最早记载于汉末的《名医别录》;在明代《滇南本草》中提出了了鱼腥草可以治疗肺痈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肺脓肿或者是化脓性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空洞等引起的化脓性感染,《本草纲目》也记载了鱼腥草能散热毒痈肿;到了民国时期的《岭南采药录》对于鱼腥草的内服外用的功效不同进行了区分。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鱼腥草的挥发油类成分“鱼腥草素”及黄酮类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止咳平喘的作用,可清热解毒,用于治疗肺痈吐脓、痰热、咳喘等,因此它又被称为“天然抗生素”。

2002年鱼腥草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发布的《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中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以制作凉拌菜,但由于它的口味独特,即使经过调味,有些人还是不习惯,此外,鱼腥草还可以煮水喝。如果用于清热化痰止咳,可以和鲜竹沥、枇杷叶一起煮水代茶饮。由于鱼腥草性微寒,不建议长期食用以及体质虚寒人群食用。

“中药氨溴索”车前草

有一种成片生长的小野草,它通常长在道路旁,又被称为“当道”;它的叶子像猪耳朵,又叫“猪耳草”;它的种子一长串呈麦穗状,小朋友们很喜欢采了玩耍。《诗经》中“采采芣苢,薄言采之”的“芣苢(fúyǐ)”指的就是车前草。车前最早未区分车前草和车前子,因此认为它作为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车前草为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全草,味甘,性寒。归肝、肾、肺、小肠经。一直被认为是一味利尿通淋的要药,在历代的药学本草典籍中均未记录车前可以止咳化痰,直至解放初期的的《科学的民间药草》中提出车前草可以镇咳祛痰,经过相关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发现其中的桃叶珊瑚甙、黏液质、车前甙、熊果酸、棕榈酸等成分能增强呼吸道黏液分泌,帮助痰液排出,缓解咳嗽症状,产生祛痰、镇咳的作用。特别用于肺热咳脓痰的人群效果很好,因此又被誉为“中药氨溴索”。2020版《药典》中记载车前草可祛痰,用于痰热咳嗽,吐血衄血。

车前草被列入2002年发布的《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车前草作为食用可煮水代茶饮、凉拌、炒菜、煲粥、煲汤等。用于止咳祛痰,车前草可单独煎茶饮,如为肺热之痰,痰色黄粘稠,也可以配伍黄芩、川贝和瓜蒌煮水喝。车前草性寒,因此脾胃虚寒人群需慎用。

“草药皇后”蒲公英

路旁细长而直立的茎上一朵白色的小绒球,轻轻一吹,便随风而去,这便是小朋友大朋友们常玩的路边小草蒲公英。蒲公英叶片呈波状锯齿的,还会带着一朵金黄色的小花,犹如金簪头,因此又有一个优雅的别称“金簪草”。人们蒲公英因其美丽的外形以及多种功效被称为“草药皇后”。

蒲公草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最早出现于《五十二病方》中,认为它可以“治疗牝痔”也就是痔疮出血。《新修本草》记载蒲公英“主妇人乳痈肿”,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治疗乳痈的要药。但它的叶和根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等呼吸系统疾病。《医林纂要》中记载“蒲公英点能化热毒,解食毒,皆泻火安上之功”。我们熟知的含蒲公英的中成药如蒲地蓝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功效,可以用于风热咳嗽引起的咽喉肿痛以及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蒲公英也是药食同源药物,同鱼腥草一起2002年被列入《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蒲公英全身都可入药,但其花容易刺激咽喉,所以多用它的根和叶。蒲公英食用可以炒、做汤、煮粥等。煎煮代茶饮是最方便的方法,一般选择蒲公英叶或蒲公英根来泡水喝。蒲公英叶偏于清热解毒、消炎止咳,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蒲公英根偏于养肝,能降肝火,排肝毒。蒲公英也是一味寒凉药材,不宜过量服用,以免出现各种肠胃道症状。

“天然润肺中药”麦冬

在路旁或者绿化带有种长得酷似韭菜的 “杂草”,人们形象地称其为“野韭菜”,俗称“寸冬”、“沿阶草”。它的药用部分在地下根,呈现纺锤形的快根。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麦冬原名麦门冬,其名源于《山海经》中的“虋冬”,作为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之药。《名医别录》记载增加了清热养阴、生津止渴、润肺安神等功效。《本草拾遗》描述中又新增了“下痰饮”等功效。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对于止咳祛痰的作用,麦冬可以润肺养阴用于治疗肺热燥咳痰黏。据统计,在我国最大的方书《普济方》中记载与咳嗽、伤寒病症相关的含麦冬的方剂有250余种,现代研究也发现含麦冬的方剂可显著缓解患 者干咳、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同时改善肺功能,减少肺损伤。

2024年8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麦冬等4种中药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麦冬滋阴润肺可以和百合、沙参一起煮粥食用;还可以与菊花、金银花、罗汉果等一起煎水代茶饮,可清热润肺,利咽止咳。麦冬性微寒、味微苦,因此脾胃虚寒者、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不宜食用。

路边的野草能采吗?

路边的野草居然都有药用和食用的价值,那么究竟能采回去吃吗?

第一如果不能识别正确的草药以及辨别可采摘的时节,建议不要随意采摘,以免混淆误食有毒物质。第二路边有些小草们是绿化植物规划种植,不建议随意采摘破坏生态景观。第三路边这些小野草可能受到尾气或农药污染,自行采摘食用易存在安全风险。建议可以通过正规药店和市场进行采购食用。

作者简介

徐熠 副主任药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药学组长、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药品使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临床药学专科分会呼吸专业学组委员、上海市药学会医院药学专委会药物治疗管理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第一届临床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中药工作组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调剂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中医药大学金牌健康讲师团成员。2018年入选上海市医苑新星人才项目。2018年获得中国药学会药学科普之星。2019年获得上海市合理用药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获得“高产质优”PSM志愿者、PSM药盾公益项目“优秀志愿者”。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徐熠

审稿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黄瑾

0 阅读:11

沛春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