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游戏】游戏和电影中各种东方龙,究竟是如何发展至今的?

SONAR森纳映画 2020-12-25 16:47:04

欢迎收看不止游戏第133期,我是乔伊。

在之前的节目里,我给大家讲了西方龙的起源,和它背后的那些有趣细节。

那作为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东方龙,如今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会舞龙、划龙舟,也有龙凤呈祥、望子成龙这些脍炙人口的成语流传下来。

无论是文学,动漫,电影,乃至游戏作品。很多都有东方龙的影子。《塞尔达传说 · 旷野之息》,《守望先锋》。哪怕在西方文化占比较重的《魔兽世界》,里面也有非常多东方龙的元素。

而且在很多游戏、动漫里,不少武器和技能都以“龙”命名的强力技能。像大家小时候玩的街机《三国战纪》里,关羽就有一招飞龙在天,《英雄联盟》里盲僧的大招也叫猛龙摆尾(新皮肤神龙尊者),《火影忍者》里的水龙弹、木龙,土龙之术等等。

在很多小说中,还出现了以龙命名的武器,比如《三国演义》里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以及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被武林各派视作至宝的“屠龙宝刀”。

由此可见,东方龙的形象,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文化中拥有着极高的地位。那本期节目我就来给大家讲一下,东方龙是如何起源,它的形象经历了怎样的演变。龙在中国古代为什么会成为天子的象征,而民间神话中龙又有着什么不同呢。

东方龙作为一个庞大体系,对于整个东亚地区的民间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韩国、日本、越南都是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再慢慢演变,诞生了各自龙的形象。所以我们看越南、韩国和日本这些国家里龙的形象,都和中国龙十分接近。

像《守望先锋》里源氏的大招,就是拿着自己的竜刃进行挥斩,身旁也会浮现出龙的形象。以及之前我给大家讲的日本黑帮,龙也成为了这些黑帮大佬们文身的热门元素。

所以东方龙追根溯源,还得从中国讲起。

根据很多史籍的记载,中国古代不仅有“龙”,还有人养“龙”。《左传》里就记载,有一个叫董父的人,非常擅长和龙打交道,后来这件事还被舜帝知道了,舜帝非常高兴,就赐给他豢龙的氏。但在董父之后,驯养龙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在历史上,豢龙氏的故事曾被多次提及。这也给我们现代人留下了无限遐想,古代会不会真的有龙呢?还是说这种珍稀物种在后面慢慢灭绝了,所以我们现在才见不到。值得商榷的是,即便豢龙氏的故事真实存在,我们也很难确定董父驯养的到底是什么”龙“。有很多人认为当时所说的龙,其实是鳄鱼,也有人说是蛇。

其实之前我在讲西方龙的那期节目里就提到过,龙的形象肯定不是人们凭空想象的。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也说,“大概图腾未合并之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闻一多先生认为,最初龙的形态其实就是蛇,而当以蛇为图腾的强大部落慢慢消灭,吞并其他部落后。原本的图腾造型也融合了其他部落的特征,渐渐变成了如今的形象。

图腾说是目前关于龙起源较为主流的认知,虽然不能就此给龙的起源盖棺定论,但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方向。那就是中国大地上千百年间,随着权力交替,王朝更迭,社会变动和人们审美的不同,龙的意识形态也是在不停的演变。所以早期的中国龙和如今的造型,还是有着不小的差异。

从红山文化、陶寺文化等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龙的造型在当时还保留着很多爬行动物的特征。比如都有着蛇一样的身子,没有犄角、四肢或其他细节特征。如今华夏银行的“C字形”LOGO,也是来源于玉龙的造型。甚至关于龙的起源,还有一种胚胎说。有一部分人根据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造型,与动物胚胎的形状联系到了一起。提出了龙的起源,是源于古人们对于胚胎的探索。

而随着时代的演变,华夏民族逐渐走向统一。我们也能从商、周两代大量出土的青铜器龙纹,以及各种玉器上发现,龙的形象开始细腻起来,如卷龙纹、交龙纹、蟠螭纹等艺术类型的体现。

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社会动荡引领了百家争鸣的盛大场面。龙的形象也更加富于变化,而不再仅仅拘泥于过去单一的造型。等到了汉、唐这样的大一统王朝,社会的稳定促进了文化繁荣。这一时期的中国龙形象,已经逐渐退了去爬行动物的特点。体态或是强劲有力,一副跃起之势,或是像唐代的赤金走龙这样小巧玲珑,极具艺术美感。

而如今我们熟悉的中国龙形象,大概是在宋代才开始慢慢确定。

北宋画家董羽曾提出过,画龙要“三停九似”。“三停”是指要画出龙蜿蜒的身躯,每次停顿都要有转折和粗细的变化。

“九似”则是将龙的角、头、眼、爪等部位的刻画,找到了依据和参照对象,如角似鹿,头似牛,爪似鹰等等。(也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等多种说法)

所以我们看宋代的龙和以前最大的区别,就是抛弃了此前千奇百怪的造型和龙的朦胧之美。龙的形象开始规范下来,变得更为具体和写实。它们都蜿蜒着身躯,好似腾云驾雾一般,神态庄重而威严。此后的元、明、清三代也都以此为基础,延续着这样的造型,只是部分细节更加充实丰富。

讲完了龙几千年来的形态变化,可能大家还会好奇龙在其中的象征意义。

毕竟一说起中国龙,不少人都会觉得这是威严、神圣的象征。像很多电视剧里演的那样,皇帝的什么东西都要跟龙扯上关系,皇帝自称真龙天子,皇帝生病要说龙体抱恙,皇帝发火得叫龙颜大怒。

那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和皇帝有了密切的联系呢?根据《史记.高祖本纪》的记载,汉高祖刘邦的母亲,就是和一条龙发生关系后,有了身孕诞下了刘邦。所以后来还有传说,刘邦喝醉酒后,头顶上还有龙形浮现。当然了,这类故事你肯定不能当真的听,一般要当皇帝的人,无论在起义前,还是登基后。都要弄点玄学的东西来证明自己是“天选之人”,但最起码可以说明,龙从很早开始,就用来比喻“英雄”、“豪杰”这类的能人。

汉武帝即位后,创立了年号。龙也被多次以年号的方式提及,比如西汉汉宣帝刘询和东吴孙权的“黄龙”年号,魏明帝曹睿的“青龙”年号等等。大家会发现,这些用龙作为年号的,通常还会在前面加上颜色。

不同颜色的含义,是源于古人们信奉“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五行又分别由五种颜色代替,如《逸周书》里记载,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苍(青绿色),位木;四白,位金;五黄,位土,五行之间相生相克。

战国末期齐国学者邹衍,又将彼时社会的变动和王朝的兴替与五行说联系到了一起,并提出“五德始终说”的概念。邹衍认为,世间万物周而复始,都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世长存的王朝,只有明白五德的道理,深谙其变化,才能让国家更好的发展。

同时,邹衍还认为夏是木德,商是金德,周属火德,所以最终胜周者那肯定就是水德了。这番理论在乱世之中备受推崇,因为大家都想一统六国,终结乱世。“五德终始说”就很好的为王朝兴衰更替,提供了理论基础。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就根据邹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论断,并结合此前秦文公出猎,捕获到黑龙的传说,将国家定为水德。而黑色刚好是水德的象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秦朝时人们穿的衣服,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姓,都比较偏爱黑色的原因。

东汉时期编成的《说文解字》中曾说过,”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说明在当时,龙就被描绘成了一种变幻莫测,无所不能,有着超凡力量的神兽。

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比如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但要说龙真正被皇家垄断,还得从宋朝说起。前面我们讲过龙的形象到宋朝就已经基本定型,而恰好是从宋朝以后,封建王朝的君主专制逐步走向顶峰。

从元朝开始就有明文规定,民间不允许制造贩卖有日、月、龙、凤纹的绸布。后来又多次下诏,明确禁止民间使用五爪的龙凤纹饰。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朝廷不允许贩卖龙纹绸布,但还是给精明的商人钻了空子。他们在此前的龙纹上稍加改动,比如剔除一个角,减掉一个爪子之类的,就创造出了很多“变异龙纹”。所以即便朝廷三令五申严禁百姓使用,可民间的用龙热情却丝毫未减。

到了明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的同时,皇帝对于龙纹的垄断也大大强化。不仅制定了各级官员服饰的图案和颜色,龙也彻底被皇帝垄断。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也用”龙“来比做人中的豪杰。也就是《三国演义》里”煮酒论英雄“的经典桥段,”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清朝就更不用多说了,皇权在这个时期达到顶峰,不止皇帝们龙袍上都刺着威严的五爪龙形象,龙更是成为了整个国家的象征。像清八旗的军旗上的龙,再比如我们熟悉的黄龙旗。早年间的黄龙旗,是一面三角形旗帜,原本是作为大清水师和官船所使用的船旗。

中国自古以来的封建王朝,都没有国旗这一概念。但随着晚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的外交活动越来越多,缺少一面代表自己的国旗,使得清政府诸多外交活动遭遇了不便。所以为了更好的和国际接轨,在光绪14年(1888年),交由天津军械局重新设计,将原来的三角黄龙旗改为了长方形黄龙旗,并从此成为了大清国的国旗。

所以无论是中国龙的形态,还是它与皇家之间的联系,都是有一个很长的演变过程。龙从诞生至今,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形象。它伴随着中国大地数千年来的兼并、分裂,以及人的主观意识,早就改变了无数次。换句话说,正是因为中国龙数次的演变,才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它璀璨的篇章,也正是由于它的多样性,才能让我们见识到中华文化奇高的包容性。

想必很多人最早接触到中国龙,都是因为各种神话故事。比如《西游记》里的四海龙王,《哪吒闹海》里的敖丙等等。

不过在这些神话故事中,龙却不再单纯是祥瑞的象征,它们甚至会兴风作浪,发洪水祸害百姓,造成巨大的灾害。这就让很多人非常不解了,龙不是皇家的象征吗?那最起码应该是正义的吧,为什么在神话里会和邪恶势力扯上关系。

之前我们讲过西方龙的一大特点,就是会喷火,而中国龙则恰恰相反。在广为流传的神话中,它们与水有着不解之缘。相信在不少观众朋友的家乡,总有那么一两条以龙来命名的河流或是湖泊,也应该都听过“大水冲了龙王庙”这样的歇后语。

《管子·水地篇》中有记载,“龙生于水,被(pī)五色而游,故神。”所以在早期传说中,龙就被描绘成了一种能在水中生活的神兽。但真正让龙被赋予水神,河神等职责的,要从佛教传入中国讲起。大约是从东汉开始,慢慢的有佛教典籍开始传入中国。而在印度神话中,刚好有一条名为娜迦的巨蛇。娜迦(Naga)在印度神话中,是泉水、井水、河流及湖泊的保护神,它们掌管着降雨,能够为人们带来丰收。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隋唐时期逐渐盛行,佛教在中国也开始了本土化。娜迦和中国龙的概念在这期间慢慢融合,所以龙就被赋予了行云布雨的职责,而水神龙王的观念也在民间传播开来。

至于龙为什么时常会在神话及民间传说里扮演反面角色,这其实很难用一两句话解释清楚。因为中国的神话体系实在太过于庞大,而关于龙的传说也很多。

但有一点大家要清楚的是,中国的龙文化是多种多样的。“帝王龙”和“民间龙”是两个独立的体系,而中国龙也并非特指某一条龙。在整个庞大的龙群体中,自然也分正义与邪恶,所以这种设定非常合乎情理。

而且各种神话传说都是由人民创作,自然与人们当时的生活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古代的王朝,历来都是农业社会。只有农业顺利发展,国家才会稳定繁荣。中国历史上多次王朝更替,不少是因为一些自然灾害导致农民们颗粒无收,统治者又刚好是个暴君昏君,不断施以重税,就算赈灾也被各级贪官层层克扣,最后导致接二连三的农民起义。

但种地这种东西,始终是要看天的。人们都会祈求风调雨顺,刚好你龙王就是水神,有着施云布雨的能力。那不管是旱涝灾害龙王都逃不了责任,不下雨导致连年大旱,就是龙王不作为,发洪水那肯定龙王发怒呗。

所以在当时,每每遇上这些自然灾害,人们就会和各路神仙联系到一起,而龙兴风作浪,祸害百姓的传说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总的来说,各位看了这两期节目,无论是东方龙还是西方龙,甚至是各路怪物神兽,基本的都是由古代文明,出于各种原因和目的塑造出来。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不断被后人所改变,运用,赋予含义,东方龙正如同之前讲西方龙的节目一样,当需要它是坏的,则会利用喷火,旱涝等给龙附加额外的负面意义,以借此达成自身所需的目的。当人们需要它是好的时候,就塑造它是正面形象。例如东方龙的祥瑞,西方龙的强大,成为了各种旗帜,徽章的象征。以希望借助巨物的力量赋予自身更加威武的含义。

但无论好坏,也无论东西方的龙形象,它们都成为了人类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让这也许从未真实存在过的生物,在各种艺术作品中栩栩如生。

感谢收看本期的不止游戏,喜欢的观众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我是乔伊,我们下期再见。

1 阅读:83

SONAR森纳映画

简介:《不止游戏》系列节目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