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在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ICC)总部内,通过了一项对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的停职决定。卡里姆·汗是主导对普京发出逮捕令的检察官,被指控对女助手存在不当行为,涉及性侵、锁门、强迫等细节。
他的停职时机耐人寻味,因为这一天,特朗普与普京刚刚进行了一次“热络”的通话。两人都表态愿意推动“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而卡里姆·汗——这个因“追捕”普京而闻名的检察官,此时成了被停职的对象。
这背后是ICC的“自我整顿”,还是有意在特朗普的压力下“顺应形势”?这一切令人不禁怀疑,ICC是否在特朗普重回政坛的背景下,进行了一次“倒戈”操作?
这次卡里姆·汗的停职表面上是因为性侵指控。根据ICC内部文件,卡里姆·汗曾多次在办公室对女助手有不当行为,甚至有锁门和强迫行为的详细记录。虽然这些指控尚未被正式证实,ICC还是果断决定将卡里姆停职,并授权启动外部调查。
然而停职的背后,不可能仅仅是因为这种所谓的不当行为。随着特朗普的再次当选,美国对ICC的态度也可能随之转变。卡里姆·汗被停职,是ICC的一次“自保”之举,还是受外界压力而进行的“清洗”?这个问题尚无定论。
回顾卡里姆·汗的职业生涯,他因主导针对普京和内塔尼亚胡的“逮捕令”而名声大噪。2023年3月,卡里姆·汗推动ICC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逮捕令,理由是普京涉嫌“战争罪”,并多次要求相关国家在普京出访前实施逮捕。
这一消息迅速成为全球焦点,也让ICC因“敢碰硬”而备受赞誉。今年5月,卡里姆·汗再度发力,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出逮捕令,指控其在加沙问题上的战争行为。卡里姆·汗一连串的“高调出手”让他成为ICC的代表性人物,风头一时无两。
然而,卡里姆·汗的行动并非得到各方一致支持。特别是美国对待ICC的态度就充满矛盾。虽然美国曾签署建立ICC的《罗马规约》,但始终没有完成批准,因此美国并非ICC的缔约国。
美国的态度十分明显:当ICC的调查目标是“敌对国”时,美国支持的声音响亮;而一旦ICC的逮捕令或指控涉及到美国盟友或自身,立场便立刻变得强硬甚至对抗。
比如今年5月,当ICC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出逮捕令时,时任美国总统拜登立即跳出来谴责ICC,称其行为“荒谬无比”,并威胁对ICC官员实施制裁。而针对卡里姆·汗对普京的指控,美国却给予了明确的支持,这一双重标准让外界充满了对美国的质疑。
与拜登不同,特朗普对ICC的态度一直是冷淡甚至对抗的。在他的上一个任期中,特朗普对ICC多次发难,甚至直接对ICC官员实施制裁,冻结其在美资产,并禁止这些官员进入美国。
特朗普政府的制裁直接增加了ICC的运作难度,也对ICC的公正性和独立性构成了严峻挑战。如今特朗普重回白宫,ICC显然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为了不重蹈覆辙,ICC或许正通过停职卡里姆·汗来表明某种态度,希望特朗普的态度能稍微“手下留情”。
卡里姆·汗事件凸显了ICC的独立性危机。作为一个国际多边司法机构,ICC号称捍卫“公正”和“正义”,但现实往往让这个机构陷入大国博弈的旋涡之中。ICC虽然在纸面上拥有“全球追责”的权力,但它的独立性却不断受到质疑。
这一“看人下菜碟”的态度不仅让ICC难以真正独立执行职能,也让其公信力屡遭质疑。ICC停职卡里姆·汗被许多人视为一种“自保”策略。特朗普再次当选后,很可能延续他对ICC的强硬路线,ICC若想避免再次成为制裁目标,在特朗普上任前“主动整顿”或许能缓解些许压力。
毕竟特朗普一向对普京颇有好感,与以色列的关系更是紧密。这种背景下,ICC的逮捕令显然成为“眼中钉”。如果ICC继续坚持对普京和内塔尼亚胡的指控,不仅可能进一步激怒特朗普,还可能使ICC在未来的美国政策下步履维艰。卡里姆·汗停职,或许是在为未来的外交和司法压力铺路。
ICC一直试图通过自身的“独立性”来维系其国际权威,但现实却显得无比残酷。未来,如果特朗普的强硬立场得以持续,ICC的独立性恐怕会进一步削弱。
美国还可能推动各国签署双边协议,以确保美国公民不被引渡至ICC,这将进一步限制ICC的调查范围,让这个国际司法机构的操作空间更为狭窄。尤其在特朗普再次上任后,美国与ICC的关系是否会继续紧张,将直接影响ICC未来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ICC的处境折射出国际司法机构在大国角力中的无奈和无力。为了保持独立性,ICC想要超脱大国压力,但在国际现实的夹缝中,它却不得不“见风使舵”,甚至被迫在大国博弈中妥协。
尤其是当前的卡里姆·汗事件中,ICC面对特朗普政府的重压,似乎选择了“服软”,试图通过这一“清理门户”的举动,为未来的独立性争取一点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