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你,你是否愿意尝试胶囊树葬?这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殡葬方式,由意大利设计师提出。在这种殡葬方式中,逝者的身体会被安置在一个可降解的蛋形胶囊内,身体蜷缩,如同回归生命的起点,寓意着“从哪里来,便回哪里去”。随后,这个胶囊会被密封并种植在逝者生前喜爱的树下。树木会吸收胶囊中的养分而茁壮成长,成为逝者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这种方式占地小,还能回归自然。
亲朋好友会来为这棵树施肥照料,仿佛逝者仍在他们身边。与传统的墓碑不同,这棵树本身就是对生命不息的最好纪念。看着它逐渐枝繁叶茂,人们会感受到生命并未真正离去,而是以另一种形式陪伴左右。此外,设计师还贴心地为每棵树配备了专属的GPS系统,无论环境如何变迁,亲人朋友都能轻松找到它,并实时了解树木的生长状况,以便及时处理各种问题。树葬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更是回归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
树葬正迅速崛起,未来或将逐步取代火葬?传统殡葬中,一个墓穴占地面积大约在1㎡,根据位置不同,价格也不等,均价一般在3-5万,而树葬的价格在3000元左右。作为一种科学的丧葬方式,树葬省时、省地、省钱,且环保卫生。为了鼓励和引导人们接受树葬,各地还出台了奖补实施办法,逝者家属甚至能获得补贴。树葬的方式简单而自然:选择一棵大树,在树干上开洞,将装有骨灰的不锈钢容器放入,再用愈合剂封闭洞口,让树皮恢复原状。
这种方法无需墓碑,不占用耕地,山地、林地均可实施。选择与自己性格相符的树作为最终的安息之所,对许多人来说是一种浪漫而符合个性的选择。然而,尽管树葬具有诸多优势,但目前支持并选择这种方式的人仍然有限。以河南郑州为例,尽管自2008年起就推行公益树葬活动,但在2008年至2019年间,死亡人口中选择树葬的比例极低,不到千分之三。对于这种新型埋葬方式,你是否会接受呢?
树葬会代替火葬吗?树葬为什么不被接受?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心理接受度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入土为安”的观念根深蒂固,树葬作为一种新兴方式,让一些人感到难以接受。此外,关于树葬的一些误解和担忧,如担心树木成为“鬼影”,也影响了人们的接受度。二是祭拜不便。树葬除了在树上挖个洞以外,还有将骨灰撒在树下,或者将可降解骨灰盒埋入树下等方式。
通常不留墓碑,逝者的名字被统一刻在集体纪念碑上,这使得个人祭拜变得不便。同时,树木的作用很多,树的生长和可能的转移位置,也给骨灰的长期安置带来问题。然而,随着观念的转变和时代的进步,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一些地方为了推行生态葬,已经给出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如郑州对选择生态葬的家庭给予补贴。此外,新型树葬的诞生和改进也在不断克服传统树葬的缺点。让逝者在树中面朝光明、永远生长,或许将成为一种新的丧葬趋势。